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術能治療帕金森病和老年癡呆嗎?

  • 發佈時間:2015-05-20 01:31:0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日漸加快,帕金森病和老年癡呆的患者也越來越多,這類功能神經疾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品質。請關注——

  很多人不知道,諸如帕金森病和老年癡呆這些疾病目前只有外科手術可以達到“根治”,在這個領域功能神經外科醫生可以大展身手。近日,第六屆全國功能神經外科學術會議在京召開,來自國內外的神經外科專家們圍繞功能神經外科技術的新進展進行了研討,其中在世界上得到廣泛應用的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和立體定向技術得到了專家們的廣泛關注。

  腦起搏器在我國發展任重道遠

  “功能神經外科是神經外科的一個亞專科,除了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疾病外,諸如癲癇、疼痛、精神疾病和老年癡呆等疾病也是其治療範圍。近年來,神經調控技術的快速發展,腦網路技術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大大促進了功能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和觀念更新。目前最為醫學界所接受的技術就是DBS技術了。”會議間隙,大會執行主席、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淩至培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DBS也叫腦起搏器,即通過高頻電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達到控制疼痛、震顫等症狀和增強老年癡呆記憶力的目的。

  去年9月,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的全球最高醫學獎項——拉斯克臨床醫學獎就授予了DBS的發明人Benabid教授,獎勵他發現DBS治療中的巨大貢獻,從而幫助了以往難以治療的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此次會議上,Benabid教授應邀來到中國,與國內的專家學者們分享了DBS的現狀和未來。然而,這項已經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的技術在國內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淩至培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全球有超過12萬人植入腦起搏器,而在我國只有7000人接受這項手術治療,佔帕金森病人總量的不超過0.4%。因此,在我國功能神經外科的發展任重道遠”。

  手術可以治療多種功能神經疾病

  DBS技術不僅可以用於治療帕金森病,還能用於治療肌張力障礙、頑固性疼痛、強迫症、抑鬱症、頑固性癲癇等藥物難治性的功能性神經疾病。以前採用損毀手術治療的方法,不僅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對大腦有著不可逆的損傷。而此技術最大的優點在於不會破壞腦部結構;患者可以控制開關,當出現副作用時,可以把它關掉;並可對電流大小和刺激頻率進行調節等。

  本次會議的最大的亮點就是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余新光、淩至培教授報道了我國第一例應用DBS技術治療老年癡呆的初步經驗,患者早期的進步是可喜的。

  與DBS相配套的立體定向技術,則可以幫助醫生準確找到導致病症的只有幾毫米大小的腦部核團,然後埋藏電極,進行腦深部刺激。

  “立體定向技術主要起‘GPS定位’的作用,指導醫生準確地找到治療靶點。通過這種方法同時結合現代的微電極細胞電生理記錄技術,使我們能把治療的電極準確的植入到預定的位置,通過微電流刺激這種神經調控技術以解除患者病痛,恢復正常生活。”淩至培説。

  新技術可為患者提高生活品質

  如今,功能神經外科這門已有70餘年發展歷程的老學科正煥發著新的光彩,也給我國800萬老年癡呆病人帶來希望。這要歸功於新技術、新設備、新療法的應用,使功能神經外科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如腦功能網路技術、神經調控技術、神經外科機器人手術技術以及遠端遙控治療技術等等。同時,美國和歐洲腦研究計劃的啟動給臨床神經科學研究與轉化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給功能神經外科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目前,神經外科機器人在國內已經逐漸開展應用。淩至培指出,神經外科機器人可在帕金森、老年癡呆的DBS電極植入、癲癇的立體定向腦電圖等手術中大顯身手。特別是在立體定向手術中,神經外科機器人克服了傳統的框架式立體定向儀和導航系統的局限性,節省了操作時間,適用於各種不同顱型的患者,尤其是小兒和兒童,老人。同時,機器人定位範圍大,自動定位,手術入路不受限制,且無需調節坐標和角度,減少了操作失誤和誤差。

  “帕金森病、癲癇、老年癡呆等疾病雖然在短期內不是立即致命的,但卻使患者生活品質嚴重降低,並給患者及其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我們不能延長生命,但卻能很好的控制症狀,提高生活品質。隨著功能神經外科的不斷發展,我們希望能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活品質。”淩至培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