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文博會總成交額2648.18億元 再創新高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3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化+”特色凸顯,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水準提升,展會規模、品質、成交額刷新紀錄……歷時5天的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5月18日圓滿落幕。
開幕以來,文博會9大展館、61個分會場內觀眾熙熙攘攘,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個展團,在這個舞臺上獻上了728項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和難以計數的文化珍品。
據統計,本屆文博會總成交額達2648.18億元,比上屆增長13.9%;合同成交額1535.36億元,連續第4年超過意向成交額,成為文博會最主要的交易方式,佔總成交額57.98%,比上屆增長28.06%,創歷屆文博會之最。
“一帶一路”看點多
本屆文博會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突出“一帶一路”主題,首次設立了絲綢之路專館。絲綢之路館由俄羅斯、印度等15個國家以及西安、烏魯木齊、泉州、廣州、深圳等15個國內城市參展。
印度匠人現場製作的五彩斑斕的手鐲、土耳其展團帶來的用於製作煙斗的海泡石、吉爾吉斯斯坦展團的鑲寶彩繪的木碗……絲綢之路專館內,來自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古老手工藝品賺足了觀眾眼球。伊朗展團帶來聞名世界的波斯毯,負責展館的伊朗小夥子告訴記者,“文博會給了我們讓世界重新認識波斯毯的機會。伊朗政府對文博會很重視,給了我們參會補貼,這些波斯毯的售價要遠低於伊朗國內。雖然每條毯的平均售價仍達5萬元人民幣,但開館頭一天就賣出了20條。”
輪值主辦單位文化部以“‘一帶一路’文化遺産與當代設計”為主題舉辦了“2015中國文化産品國際行銷年會”,中國文聯和陜西省舉辦了“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展”,展出印度、伊朗等沿線國家題材的50幅作品。本屆文博會的出口成交額中,“一帶一路”沿線海外國家的文化産品和項目交易成交額達101.84億元,佔61.78%。
深化持久合作
本屆文博會,各地方政府組團參展更加務實,把交易和合作放在了更明確的位置。《經濟日報》記者在匯聚全國各地政府組團的文化産業綜合館了解到,各地政府都在文博會這個日益專業化、市場化的舞臺上找到了合作夥伴,以圖拉動當地文化創意産業發展。
除在文化産業綜合館設展外,各地方政府組團還在其他專業館設置展位。江西、貴州等省市舉辦了數十場大型交易和投融資活動,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采購商和投融資機構參與;河北省在文博會第二天就實現了51個項目簽約,金額近千億元;“東道主”深圳市與鄂爾多斯市簽約在當地建創意産業園……“深圳産業設計園會帶著人才和成型的産業到鄂爾多斯去,我們雙方把深圳現代成熟的理念和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傳統化的民俗元素結合起來發展創意産業,實現共贏。”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曦説。
本屆文博會還更加注重強化海外代理商作用,與馬來西亞禮品商會、印度工商聯合會、意中商會、泰中文化經濟協會和智利世界貿易中心等達成了海外招商代理合作。
創意展館凸顯魅力
創意設計館是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以其中引領風潮的台灣創意文化精品最受矚目。精緻的茶文化、醇厚的香文化……台灣精緻的生活品質立體化地呈現給觀眾。不少臺企表示,文博會已成為他們搶佔內地市場的“灘頭陣地”。一家名為“富山檀香”的台灣企業,積極參加歷年文博會,由最初在會上的4個攤位發展到12個攤位,公司在兩岸的門店也擴大到2000多家。
“2009年我們首次組團參展時,台灣館只有14家企業參與,今年已有79家企業參與。”台灣館負責人、台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葉明水告訴記者,文博會讓台灣企業更了解大陸各省份文化創意産業的優勢和不同,有利於今後差異化發展。
倡導“差異化、高端化、綠色低碳”的新聞出版館,今年重點展示了我國新聞出版業最新的技術、産品和成果。廣受關注的是全國首家大型全媒體出版印刷智慧雲平臺CCPP的上線。江蘇鳳凰新華印務公司帶來的這一高科技成果,將用印刷改變人們的生活。“CCPP平臺實現推廣後,未來生活可能是這樣的:一家人在海島度假,晚上把當天拍攝的照片上傳平臺,當晚就能實現傳輸、創意設計、印刷、製作、配送等多種功能,第二天清早,遠在全國各地的親朋好友們就能收到精美的相冊了。”該展位負責人介紹説。
非遺展館同樣驚喜連連。觀眾不用跋涉八方,就能在展館內感受從“四大名繡”到“四大名瓷”的魅力。據介紹,今年該館的展示交易內容涵蓋了唐卡、剪紙、年畫、雕刻等各種門類,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超90%。非遺館首次設立了非遺傳承人表演區——“絕活”大舞臺。來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國家級非遺傳人在舞臺上輪番表演各自的家傳絕技,達到了“讓非遺活在當下”的效果。(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金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