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林子裏尋來脫貧“密碼”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29:26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成棟

  “還有兩個月,果子就要上市了。”望著山上已經挂果的核桃樹,岳池縣黃龍鄉聚鑫乾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范延偉滿心歡喜,若一切正常,合作社4000畝核桃總産值將會超過1200萬元,帶動合作社130多戶農戶戶均收入超過4.5萬元。

  而在8年前,這裡還是另外一番景象。黃龍鄉鄉長周國慶還記得,當年的黃龍鄉是全縣生態最惡劣、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區域,森林覆蓋率不足18%,貧困村集中連片,全鄉年每人平均純收入不足2500元,僅為全縣平均值的六成。

  那麼,黃龍鄉脫貧的“密碼”,究竟是從哪尋來的?

  連遭挫折

  農戶對經濟林“免疫”

  “實際上,為了脫貧,黃龍鄉沒少摸索,但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周國慶説,曾經有企業打算在這裡落戶,但是當地連修一條兩公里水泥路的錢都拿不出來,投資一事就此作罷。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政府重新審視周邊光禿禿的山梁,希望從這裡發現脫貧的“密碼”。

  省林業廳産業處處長劉屈原也表示,對於生態脆弱區域的扶貧,需要在遏制不斷惡化的生態前提下,對症下藥,“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選好種苗。”

  2007年春天,鄉政府請來專家,得出令人振奮的結論——當地屬於弱酸性土壤、氣候乾旱、地形排水通暢,是種植核桃、花椒的絕佳區域。

  然而,沒想到,當地居民卻對此並不熱心,甚至抵觸。山上的土那麼薄?種這些東西能活嗎?原來,此前為了荒山綠化,黃龍鄉先後栽過巨桉、柏樹、柑橘,由於土質等原因均未成活,“老百姓都整怕了。”

  滑石板村村民劉振喜至今還記得,當年花費1300元買的巨桉樹苗,“耗費一個春季種滿了6畝山地,秋季就只剩下一根燒火棍。”劉振喜説,當年他也是把種植巨桉當成致富路徑,誰承想,對水肥要求極高的巨桉沒能熬過伏旱。

  通過種樹致富的夢想破碎,劉振喜乾脆選擇了和兒子一起去浙江務工。

  對症下藥

  引市場機制、優選良種

  要想説服村民,只能靠事實説話。

  岳池縣林業局局長陳自力帶著技術員跑遍了整個黃龍鄉,再次給出明確答案:這裡是花椒、核桃的適生區。

  為了進一步打消群眾的疑慮,周國慶決定,先做示範。2007年的冬季,周國慶找來了范延偉等業主,將村民們廢棄的荒山以每畝每年80元的價格流轉,並同村民們協商,流轉期限結束後,村民們可以獲得核桃林和花椒樹。當年,在流轉的1200畝土地上,種上了800畝核桃、400畝花椒。

  4年後,有了喜人的收成。范延偉的核桃園畝産乾果超過50公斤,畝産值超過1000元;花椒也進入豐産期,畝産乾果500斤,畝産值接近2600元。這樣的效益讓村民們心服口服,紛紛申請加入剛剛成立不久的合作社,一個冬季下來,申請入社的農戶接近130戶。

  劉振喜也在那時加入了合作社,如今自家山上的20畝花椒園,每年收入超過6萬元,“我和兒子還在合作社做事,每個人每個月能拿4000塊錢的工資,一家人生活過得還不錯。”

  過上好日子的不只是劉振喜,根據統計,2014年,全鄉一半以上的宜林山地已經種上了花椒和核桃,進入豐産期後,花椒、核桃可助推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當地人徹底甩掉了貧窮的帽子。

  除了收入,黃龍鄉的另一個變化是,以前年年種樹不見樹的狀況沒有了,全鄉的森林覆蓋率也增至47%以上,高於全省平均值約10個百分點,真正實現了經濟生態雙豐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