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義大利經濟奇跡回放 中小企業唱主角

  • 發佈時間:2015-05-18 08:1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胡世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馬歇爾計劃在義大利實施。

  新的自由經濟體制釋放的活力被認為是義大利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二戰以前,義大利經濟長期增長乏力,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典型代表。而在法西斯專制統治下,封閉的“自給自足式”經濟政策讓義大利民間的經濟活力受到嚴重遏殺。

  通過國家壟斷來適時調節經濟也是義大利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義大利在戰後,利用國庫資金大量投資了鐵路、公路、基礎設施等領域,另外,大力發展國家控股的大企業,進一步增強了該國的資本實力。而利用國家財政撥款,扶持相對落後的南方地區,使得南方地區經濟增長明顯加速。

  對近代以來的中國人而言,“東亞病夫”的稱呼無疑是民族不可承受之辱,於是乎才有了一波接著一波的救國圖強運動。而在今日南歐的義大利,也有著一個與“東亞病夫”相類似的稱呼——“歐洲病夫”。

  長期以來,義大利經濟增長緩慢、政治鬆散、改革乏力,而近來更具貶義的“歐豬五國”帽子也戴了幾年。

  然而,義大利沉悶許久的經濟或許即將迎來轉機。今年5月1日,義大利米蘭世博會正式開幕,合計有14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這一為期半年的世界級展會讓經濟趨近零增長的義大利看到了新希望。義大利總理倫齊明確表示:“我們相信世博會將推動經濟重新啟動。”

  義大利曾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擁有著舉世矚目的歷史文化榮光。但在義大利人的記憶中,該國近代以來在經濟層面其實也並非一無是處,而是同樣有著輝煌的過去。二戰以後,義大利曾遍地廢墟,但短短幾年之內就迎來快速增長。其中,尤以1951年至1963年這十餘年的增長最為迅猛,被稱為“義大利經濟奇跡“。

  哪些因素促成了義大利戰後經濟奇跡?這一經濟奇跡如何奠定了義大利經濟模式的根基、又如何深刻影響了義大利今日之發展?

  經濟曾瀕崩潰

  戰爭賠款讓本已困難重重的義大利經濟雪上加霜。不過,這次義大利人選擇務實地將重心置於內政問題,而不再像一戰之後那般糾結于領土爭端。在內政問題上,解決君主制的問題是第一個重要議題

  二戰中,義大利墨索裏尼政府曾與納粹德國及日本組成“軸心國集團”。後來墨索裏尼被推翻,在二戰尚未結束的1943年9月,義大利即向盟軍投降。

  連年戰爭讓義大利的經濟動蕩不安。在墨索裏尼當政期間,義大利國家預算赤字曾高達870億里拉,政府財政收入僅為財政支出的36%,各地黑市猖獗,軍隊補給也大受影響。

  戰爭結束後的統計顯示,該國工業設備損毀嚴重,1/3的國民財富毀於一旦,工業生産及國民收入降低了50%以上,數千萬人失業。在1943年向盟軍投降之後,義大利國民的很大一部分生活物資甚至需要盟軍的配給。到1946年,聯合國救濟總署共向義大利提供了大約價值4.5億美元的食物、燃料等其他必需品援助。

  然而,即便如此,因戰爭後期未深入參戰,義大利戰後的經濟狀況雖然窘迫,但仍好于其他主要的歐洲國家。

  1947年2月,盟軍在巴黎與義大利簽訂《對意和約》,和約在義大利、法國邊界地區作出了有利於法國的調整,在義大利、南斯拉伕邊界作出了有利於南斯拉伕的變化。而在戰爭賠償方面,和約規定義大利對蘇聯賠償1億美元,對阿爾巴尼亞賠償500萬美元,對希臘賠償1.05 億美元,對南斯拉伕賠償1.25億美元,對衣索比亞賠償2500萬美元。

  戰爭賠款讓本已困難重重的義大利經濟雪上加霜。不過,這次義大利人選擇務實地將重心置於內政問題,而不再像一戰之後那般糾結于領土爭端。在內政問題上,解決君主制的問題是第一個重要議題。

  1946年3月,義大利全國就是否保留君主制舉行全民公投,結果1720萬人支援共和制,而1070萬人支援保留君主制。這次公投結束了義大利的君主制,義大利從此成為共和國。

  1947年,義大利進一步制定了共和國憲法。由於國記憶體在著強大的左翼勢力,新憲法相比其他歐洲國家憲法,多了一些偏向左翼的進步內容。比如新憲法規定“義大利是以勞動為基礎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人民。”此外,新憲法還確立了地方自治及政府權力分散原則,並明確禁止法西斯勢力上臺等。

  解決了國家內政路線問題的義大利,第二步是要解決外交路線問題。經歷了二戰的教訓,義大利國內主張和平中立的呼聲強烈。然而,義大利政府卻認為要恢復經濟,必須要依靠國際間的某一集團。當時,義大利國記憶體在著強大的左翼勢力,正竭力抵制美國的“歐洲復興計劃”。如何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選邊站,是義大利政府一度面臨的兩難選擇。

  美國政府這時敏銳捕捉到了義大利的動向,於是乎不斷加大對義大利的施壓力度。1947年4月,美國政府明確告知義大利領導人,稱只要義大利不倒向蘇聯,美國就將毫無條件地向義大利提供援助。此後,美國政府又多次強調了這樣的説法。

  在美國政府屢次施壓之下,義大利的親美派最終戰勝了國內的左翼勢力,確立起在外交上全面追隨美國的路線。這為義大利獲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掃清了障礙。

  10年成主要工業國

  有了美國的資金支援,以及國內新政治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義大利早在1950年就已經恢復到戰前水準,農業部門也因為新的《農業改革法》而煥發活力

  義大利在外交層面對美國的妥協與追隨,讓其獲得了馬歇爾計劃的大量援助。在馬歇爾計劃落實的1948年至1952年的幾年間,義大利從美國獲得了14.7億美元援助,約相當於馬歇爾計劃全部援助資金的11%。而在所獲得援助佔本國國民收入的比重上,義大利達到5%,高於英國的3%、法國的4%及西德的2.5%。

  政治倒向美國的另一個好處,是義大利戰後一開始就確立了偏向美國的自由市場和對外開放路線。為了確保自由經濟體系的實施,義大利頒布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

  早在戰後初期,義大利總理加斯貝利即取消了價格管制和配給制度,放鬆外匯管制,允許私人從事出口貿易。此外,1950年8月,義大利成立了旨在促進該國南方經濟發展的“南方基金會”,“制定了一個1950年至1960年的10年執行總計劃”。另外,推行土地改革和農業改造的《農業改革法》也在同年得到實施。

  實際狀況是,有了美國的資金支援,以及國內新政治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義大利早在1950年就已經恢復到戰前水準,農業部門也因為新的《農業改革法》而煥發了活力。當經濟開始復蘇,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又進一步刺激了義大利的出口。從1951年開始,直到1963年,義大利經濟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1951年至1963年,是義大利戰後經濟的第一個黃金時期。這一階段其經濟增長率高於義大利本國歷史上的任何時期。1962年,義大利工業總産值是一戰以前的7倍,工業從業人員佔全體就業人員的比例從1951年的29.4%上升到37.4%。工業的進展,也帶動了國民收入的增長,這一時期義大利國民純收入以年均5.8%的速度增長。在歐洲的表現僅次於西德。

  義大利在二戰以前的百年間,經濟發展長期乏善可陳。為何二戰後的短短十多年間,該國能夠迎來快速增長?

  新的自由經濟體制釋放的活力被認為是義大利經濟復蘇的主要原因。二戰以前,義大利經濟長期增長乏力,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緩慢的典型代表。而在法西斯專制統治下,封閉的“自給自足式”經濟政策讓義大利民間的經濟活力受到嚴重遏殺。

  戰後的義大利政府在對外貿易方面又做了什麼呢?一方面放鬆了外貿管制,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由於古羅馬帝國的歷史因素,義大利人對於“大歐洲”向來有著濃厚情結。在1951年設立的歐洲煤鋼聯營中,義大利一開始即為積極參與者。

  在積極的對外經濟政策下,到1957年,義大利與歐洲煤鋼聯營成員之間的私人貿易中,99%實現了自由化。而1950年之後的12年間,其出口額年均增長12.3%。

  此外,通過國家壟斷來適時調節經濟也是義大利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義大利在戰後,利用國庫資金大量投資了鐵路、公路、基礎設施等領域,另外,大力發展國家控股的大企業,進一步增強了該國的資本實力。而利用國家財政撥款,扶持相對落後的南方地區,使得南方地區經濟增長明顯加速。

  在1951年後的10年間,依託于良好的出口環境,義大利傳統的紡織服裝業、食品加工等迅速起步,新興的汽車製造及旅遊業也迅速增長。得益於義大利南北方之間相對較大的經濟落差,來自該國南方的大量勞動力進入北方地區,使得義大利産品的價格較具有國際競爭力。據統計,1955年至1971年,有大約900萬人從義大利國內遷移流動,由此帶來了龐大的消費及交通等基礎設施需求。

  中小企業唱主角

  義大利政府很早就注意到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在二戰之前的1922年,義大利頒布了其歷史上第一個旨在保護和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法規,並在國家工商部門下設“小工業中央委員會”作為具體政策落實機構

  在戰後義大利“經濟奇跡”中,中小企業的貢獻不容忽視。據1951年的一份統計顯示,義大利全國員工數量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佔比達到99.87%,因而義大利也被稱為“中小企業王國”。

  義大利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二戰以前。當時,義大利東北部及中部一些地區就已經有了良好的手工業基礎。該地區人口眾多,大量農村人口不得不從事副業,逐漸發展出房屋建造、服裝、傢具等手工業。

  義大利政府很早就注意到中小企業的重要性。在二戰之前的1922年,義大利頒布了其歷史上第一個旨在保護和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法規,並在國家工商部門下設“小工業中央委員會”作為具體政策落實機構。

  二戰結束後初期,義大利工業部門中,中小企業工業裝備與大企業相比有著較大落差。義大利政府為了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在政策層面做了較大調整。比如1956年,正式頒布《手工業法》。成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三級手工業委員會。通過手工業委員會對全國中小企業的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出臺了具體政策。

  在義大利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中,始終堅持著對落後地區實行特別照顧的原則,不僅在金融方面提供支援,還提供了租稅方面的大量優惠。

  在20世紀50年代,義大利政府曾一度希望通過發展國有控股的大型企業來實現大規模的現代化,結果這些企業的發展卻始終不如人意。後來政府才逐漸將重點轉向支援中小企業發展。在這之後,原先大量作坊式的家庭工廠開始購進設備、建設廠房,迅速朝正規化中小企業轉型。

  1951年到1963年,義大利政府先後頒布了4部旨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如,1952年頒布的949號法律,向中小企業提供了7070億里拉優惠貸款,而1959年頒布的634號法律,對南部地區提供特別優惠貸款,大大促進了義大利南部地區工業發展進程。

  政策的大力支援,反映在義大利戰後“經濟奇跡”期間的數據上,中小企業的貢獻佔據絕對主導。在進出口方面,這些中小企業尤其活躍。在中小企業集中的紡織、食品、傢具等産業,中小企業佔絕大多數,而這些企業在“經濟奇跡”期間的出口增長數字驚人。如1958年至1963年的5年間,紡織業出口增長151.4%、傢具業出口增長了102.7%。

  前蘇聯的一位學者評價這一時期的義大利經濟道:“在義大利,中小公司數目超過了歐共體的平均水準,它們是該國經濟復興的基礎。它們證明,自己能保證出口産品具有很高的競爭能力。”

  而1963年,就連美國總統肯尼迪也公開讚揚義大利説:“一個國家曾經深陷廢墟,為失業大軍和通貨膨脹而苦惱不已,而現在卻成為了資本的輸出國,它在創造就業和開闢新興工業方面達到了西方世界無與倫比的速度。”

  危機“終結”經濟奇跡

  義大利經濟奇跡的終結,並非毫無來由,而是和其長期以來的經濟政策及歐洲外部經濟環境密不可分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繁榮背後始終暗藏著危機。1951年至1963年的快速增長,讓義大利從一個較為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發展成歐洲主要工業國之一。然而,這波經濟景氣卻在1964年遭遇“滑鐵盧”。

  此次危機的發生並非一夕之間,而是有著一個累進過程。這一狀況鮮明地反映在經濟增長數字中。1960年至1963年,義大利國內生産總值分別增長了11.7%、8.2%、6.2%,5.6%,呈現出逐漸遞減的狀況。而1964年,經濟增長僅為2.8%,1965年更跌至1.3%。

  1964年至1965年的這波經濟危機是義大利戰後遇到的第一次大的經濟挑戰。國內失業狀況大幅惡化,而1964年,全國固定資本投資下跌5.8%,是二戰後第一次出現下降。這波危機同樣對義大利國內政局産生了很大影響。

  1964年6月,義大利眾議院表決政府提出的國家擬向天主教中學提供津貼的提案時,由於主要執政黨的棄權,政府的提案未能過關。次日,義大利莫羅政府宣佈解散。這次提案涉及到的補貼金額僅為約1.49億里拉,提案的表決實際上成了對政府經濟政策的信任投票。結果正如當時歐洲諸多報刊預測的那樣,就連執政黨也對政府應對危機不力充滿不滿:在莫羅政府執政的一年多時間裏,1963年,義大利通貨膨脹、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7.4%,進出口也産生了極大失衡,進口增長快速增長23.7%,而出口僅僅增加了8.3%。

  義大利經濟奇跡的終結,並非毫無來由,而是和其長期以來的經濟政策及歐洲外部經濟環境密不可分。德國席勒研究所專家喬納森·特尼鮑姆曾將二戰之後西方金融體系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時期是戰後重建和發展時期(1945-1963)。而從1964年至1966年是一個過渡階段,其間在西方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經濟社會政策轉變。從1967年之後是第三階段。

  喬納森·特尼鮑姆的分析,用來描述義大利二戰後的經濟發展是再合適不過。在1964年之後的幾年,主要的歐洲國家如法國、英國等同樣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其中,法國的情況尤為典型,1962年起的3年中,法國工業增長率增長分別為6%、5%、4%,呈現出遞減狀況。而這種狀況,造成了義大利出口市場的萎縮。

  除此以外,在二戰之後的義大利企業結構中,一直存在著雙重機構。即:一方面存在著技術裝備精良的企業,又有一大批技術裝備差、生産效率低下的企業。一般認為,落後企業會拖累整體的經濟發展。然而,在義大利,卻因為這種局面,使得大企業不必支付昂貴的工資,反而迎來了快速發展。不過,1964年之後,隨著勞動力成本的迅速提升,義大利不少企業的競爭力出現明顯下滑。

  1965年5、6月間,義大利國內3家銀行連續宣佈倒閉,政府採取了通貨膨脹政策試圖緩解經濟危機,結果卻進一步造成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儘管1966年,義大利經濟又以9.5%的增長率一掃此前兩年的陰霾,並且這種增長又維持了好幾年。然而,這此後的增長並不被視為此前“經濟奇跡”的延續。經歷1964年、1965年前後的劇烈波動後,義大利的經濟基礎顯然已經動搖。(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