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拉明天出庭受審 若瀆職罪名成立最高監禁10年

  • 發佈時間:2015-05-18 06:59: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拉明天出庭受審

  若瀆職罪名成立最高面臨10年監禁

  據新華社電本月22日是泰國軍事政變一週年。19日,泰國大理院(最高法院)從政人員刑事法庭將開審前總理英拉·西那瓦所涉“大米案”,英拉已確認出庭。如果英拉所涉瀆職罪成立,她可能被判高至10年監禁。

  大米囤積致國家損失

  大米收購項目是英拉上臺之初開始實施的一項政策。從去年起,這一以高於市場價格收購大米的政策被批評導致國家財政虧空,並滋生大量腐敗。

  大米收購項目就是政府以高於市場的固定價格收購農民的大米,每噸白米的政府收購價為1.5萬泰銖(1美元約合34泰銖),每噸香米的收購價為2萬泰銖。這一價格遠遠高於過去的政府收購價,甚至高於市場價。以白米為例,泰國白米的出口離岸價這些年一直穩定在1.3萬泰銖左右,這意味著即便不考慮中間環節成本,政府從收購到出口每噸白米虧損2000泰銖。

  雖然泰國曾經是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但泰國政府卻無法左右國際米價,政府高價收米,國際渠道不通,直接導致泰國庫存米麵臨變質風險。2012年至2013年,泰國全境米倉爆滿,政府不得不租用私人倉庫儲備政府收購米,無形中又産生一大筆費用。大米收購項目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導致數十億美元損失。

  而在英拉的反對派看來,她執意推動這一項目的目的無非是,“用政府的錢為自己收買人心”。另外,有人指控英拉縱容腐敗,因為一些人在大米收購項目中做小動作,如摻入次品。

  英拉否認腐敗犯罪

  英拉本月15日確認將於19日出庭。她在自己的“臉譜”社交賬戶上否認犯罪,否認在項目中腐敗或者縱容腐敗。她説,長期以來,泰國米農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生産受大財團操控,生活受大財團壓榨,他們完全無法影響大米的市場價格。正是為了給所有人一個平等的機遇,政府才出臺的大米收購項目。

  她辯解説,大米收購項目的出臺符合法律程式,經過論證和表決,即便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也絕非“個人犯罪”。“這是泰國歷史上第一次發生政府經濟政策被告上法庭的情形……這一案件不僅牽連經濟和政治,更會影響未來政府在為國人福祉制定政策時的心態。”

  泰國一些法律界人士也認為,政府經濟政策被詬病並不罕見,但成為指控政府領導人的依據有些牽強,因為沒有法律規定政府經濟政策必須旱澇保收。

  即使有罪也未必入獄

  今年1月,軍政府指派的議會通過表決,正式彈劾了英拉的總理職位,並禁止她五年參政。這一決定,實際上已經中止了英拉的政治生涯。

  從案件本身看,如果法院認定英拉在大米收購項目中瀆職,認定她存在縱容腐敗的行為,頂著上限判個10年並非不可能。

  但如果回顧泰國近20年的政治史和司法判例,雖然有不少政客被判各種罪名和不同年限的監禁,但幾乎沒有人真正入獄服刑。

  這主要緣于泰國的司法制度和特赦機制。就政治相關案件,通常而言,法院會在宣判時考慮“法院的仁慈”這一條款,只要罪犯不是“慣犯”,法院通常會附加緩期執行的決定。在緩刑期,罪犯並不必真正入獄,只需定期向司法機關報到即可。而且,大多數案件並不明確緩期多長時間執行,只要法院不再明顯下令執行監禁,罪犯可一直處於緩刑狀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