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常務副會長潘冬泉:微笑中大寫人生

  • 發佈時間:2015-05-15 23:30:4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張真誠的笑臉,一臉謙和的笑容,眉宇間透著無限的靈氣,微笑的眼神中總是有一種堅定是記者對他最深刻的印象。

  他性格內斂、為人低調,不管是回首艱辛的奮鬥歷程,還是展望美好的未來,自始至終都是面帶微笑,鮮少説話,面對每一次取捨,他總是從從容容,微笑著坦然面對,以平常心態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常務副會長、北京莆田企業商會執行會長、北京朝音信德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冬泉。

  從學徒到師傅的完美蛻變

  潘冬泉從小生長在福建省莆田市的湄洲島,跟許多在海邊長大的孩子一樣,聽慣了潮水的聲音,看慣了潮起潮落,潘冬泉説他也盼望著長大了能揚帆出海,感受與風浪搏擊的種種刺激。

  1987年,18歲的他第一次揚帆出海,在現實與理想之間顛簸,他搏擊的不止是海浪,更是殘酷的現實。莆田人素有誠信樸實、勤奮執著、踏實能幹、吃苦耐勞、敢拼敢闖的精神,潘冬泉的身上就深深烙有這些印跡。

  曾一度,大批大批的莆田人都涌向北京,在京做木材生意的有95%都是莆田人。潘冬泉從莆田來到北京,也是奔著木材生意來的,他人生的第一筆財富就來源於他的木材交易。俗話説,萬事開頭難。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從事木材推銷的他只能看著老鄉們做,自己再慢慢琢磨。年紀小,沒有經驗,很多客戶都看不上他,白眼沒少看過,“閉門羹”沒少吃過,但他身上天生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反而愈挫愈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的執著終於得到了回報。一些建築工地漸漸開始認可他、接受他,從他手裏購進木材。經過不懈的打拼,1989年,潘冬泉在他到北京僅兩年的時間,就註冊成立了自己的木材經銷部,從此開始了他漫長而艱辛的創業生涯。1991年至1997年之間,潘冬泉還在吉林、內蒙古等地經營他的木材生意。

  潘冬泉的勤奮務實與真誠待人在老鄉群體裏和客戶那裏都是有口皆碑的。“創業真的很辛苦,除了勤奮和努力,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但是付出了肯定就會有回報。我每天都到府拜訪客戶,與他們真誠交流,時間長了,人家就會認可我。”幾年下來,潘冬泉的木材生意已做得有聲有色,他實現了從學徒到師傅的完美蛻變,擁有了廣泛而穩定的終端客戶群,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在北京發展的信心。都説好男兒志在四方,看來當初離開莆田,選擇到外地做木材生意的路子沒有走錯。人生的第一次取捨,潘冬泉佔得了先機。從木材到鋼材的華麗轉身

  如果説1987年離開莆田是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那麼2003年對潘冬泉來説,又是一次非同小可的轉折。在一次合作中,他看到了從事鋼材貿易的巨大商機。

  他開始多方位權衡木材和鋼材兩個行業發展的特點,仔細尋找它們之間的利益增長點。潘冬泉的想法很實際,“首先,就拿一個同時需要木材和建築用鋼的工程來説,鋼材是骨架的搭建,用量大,而木材只能被當做輔助材料,用量少。其次,木材銷售週期長,一年之中也就週轉一至兩次,如果不是全國各地跑客戶,其餘的時間都是閒著的。第三,木材生意的客戶都是建築企業,同時也是鋼材貿易的目標客戶,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正好可以利用上。另外,隨著國家對基礎建設力度的加強,鋼材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潘冬泉放下了他的木材經營,從頭做起了鋼材貿易。可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潘冬泉的鋼材貿易公司——北京朝音信德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在圈裏既沒有名氣,也沒有上游鋼廠的優惠資源,還不能像當初剛到北京推銷木材時那樣能跟著老鄉們學習。為了維護好客戶,打造出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潘冬泉開始改變了行銷策略,採取薄利多銷,從價格上取得優勢。

  很快,公司全面打開了發展的局面,每年都以70%的速度遞增,在木材和鋼材領域做取捨,他贏在了轉捩點上。

  潘冬泉眼光敏銳,頭腦靈活,為人誠懇,在他的影響和指引下,很多莆田老鄉也都轉型做起了鋼材貿易,在幫助老鄉發家致富的同時,憑藉這種天然的地緣文化和情感因素的紐帶,潘冬泉的經銷商隊伍也在不斷壯大。2006年,一直靠自有資金髮展的他在銀行主動找到府後,也開始打開了融資的大門,企業的規模也快速增長。2010年,公司主營的建築鋼材銷量就達到了50多萬噸。由單一到綜合的成功跨越

  和很多公司單一做批發或單一做終端不同,朝音信德的終端渠道佔了40%,批發零售佔60%。在近兩年市場不溫不火的情況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業務水準卻提高得異常迅猛。在潘冬泉看來,這是公司緊抓信譽和品質的結果。

  潘冬泉坦言,公司選擇合作的都是國內各大鋼廠和一流的建築企業,不僅從源頭上保證了産品的品質,也保障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我們的經營模式很特殊,終端和零售的根基都很紮實,這種競爭優勢是很多企業都沒有的。以前是我們主動找終端,現在是我們選擇好的終端客戶合作。在與莆田老鄉的合作方式上,我們也在嘗試不同的形式。這樣不但每天都有固定的利潤,而且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的平穩發展。”

  鋼材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産業,潘冬泉深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要求資金鏈的連續充足。公司的資金鏈包括自有資金和銀行融資,公司的盈利水準逐年提高,自有資金也在逐年增長的同時,朝音信德的融資渠道也頗為暢通,目前已與多家銀行建立了聯繫。讓潘冬泉深感自豪的是,如今很多擔保公司都向銀行推薦了朝音信德,更多的銀行也主動找他融資。

  從員工到企業的全線關心

  這兩年公司的發展突飛猛進,潘冬泉更是將重點傾向了管理方面。他認為,管理和經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而歸根結底,管理和經營其實就是協調人和事之間的關係,只有管理跟上,經營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只有實行人性化管理,才能使經營更持久。”他笑稱:“我就是‘打工頭’。”

  維護員工利益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潘冬泉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首先,讓員工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地上班,高高興興地回家。員工們的好心情不僅來自於個人的心境,很大程度上也與工作環境、工作氛圍有關。公司領導層經常開展員工思想溝通與排查工作,為大家搭建感情溝通的平臺,並在工作之外給予員工們更多的關心。其次,讓每個員工的付出和收入成正比,多勞多得,這是公司始終堅持的理念之一。每個員工都有職位和薪酬提升的空間和機會,大家的付出與收入成正比,心裏平衡了,工作起來才會更有勁。第三,讓每一個員工都活得更有尊嚴。

  “讓每一個員工都活得更有尊嚴”這是潘冬泉對員工的承諾,他希望每一個從公司走出去的員工都能理直氣壯,滿懷自豪感地告訴別人“我是朝音信德的人”!由家鄉到社會的真誠回報

  從小生長在媽祖的故鄉,感恩與回報的思想早已根植于潘冬泉的內心。在公司裏,他還虔誠地供奉著媽祖像,情係桑梓,感恩社會。對家鄉,潘冬泉始終懷著飲水思源的“反哺”情結,捐資助學、修橋鋪路、扶貧幫困,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竭盡所能地向家鄉獻上自己的一顆拳拳赤子之心。多年來,潘冬泉累計向家鄉捐資幾十萬元,並引領幾十名外出創業的老鄉走上了致富之路。

  造福家鄉固然當仁不讓,回報社會潘冬泉也是毫不吝嗇。他曾不止一次地向中國兒童基金會捐款。四川、玉樹、舟曲等遭遇不幸之後,他第一時間就捐款捐物,獻上自己的愛心。他一直在以個人名義做這些慈善活動,並從來不與人提起,他用自己創造的財富溫暖了人心,也讓自己過得更舒心和坦然。

  經營企業、塑造品牌的最高境界莫過於經營人心,而經營人心也是在經營道義。在這方面,潘冬泉無疑是做得很出色的。人生就是一個取捨的過程,潘冬泉的每一次抉擇都使他的人生更上了一個臺階,期待他在事業上越做越好,在鋼材領域越走越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