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當家電“裝卸工”

  • 發佈時間:2015-05-14 19:30:4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華工商時報:經營家電業20多年的成功經驗是什麼?

  蔣文標:專注和堅持,什麼時候也不動搖。有人看到股市漲了,就一頭扎進股票市場;房地産熱了,又轉戰去炒房。這麼多年,我從不羨慕人家,也從來沒有分心過,就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做好家電,甘當高級“裝卸工”。

  中華工商時報:在家電業的微利時代,如何獲利?

  蔣文標:家電經營的毛利確實很低,行業平均毛利15%,“普農”是12%不到。我們有成本優勢和價格優勢。我們走區域連鎖比較早,低成本擴張,6個門店中有4個的房産都是自有的,不用房租,人家經營成本13%、14%是底線,“普農”在7.5%時還能良性運作。

  中華工商時報:會不會擔心全國連鎖家電企業“捲土重來”?

  蔣文標:“國美”“蘇寧”到衢州的幾年,是我們增長最快的幾年,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相比之下,我們更接地氣,實行了“家電同質化,服務差異化”戰略,針對家電行業“只管賣,不管售後”的現象,我們加大了維修售後人員的培養,産品銷到哪,服務就跟到哪,每個縣都有維修中心。接下來,我們的家電連鎖還會向鄉鎮滲透。

  中華工商時報:在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當下,如何解讀“誠信”?

  蔣文標:成事始於做人,做人為了成事。早在2001年,我就提出“打造信用衢州,從我‘普農’做起”。20多年來,“普農”從未發生過一起因合同履行、貨款兌付等問題産生的糾紛。投桃報李,“普農”也拿到了十大名牌空調在衢州的總經銷和特約經銷權,而且也獲取了更多的優惠政策。這是“誠信經營”的最好寫照。

  中華工商時報:怎樣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蔣文標: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源泉。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按照“社會所期望的目標和價值”來回報社會;第一,我們要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第二,通過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第三,要為政府分憂,積極投身扶危濟貧、扶貧助殘等公益方面的活動。

  中華工商時報:做企業很辛苦,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蔣文標:我的生活很有規律,和員工一起上下班,從不遲到,很少應酬。手機一般到晚上八點半就關機。有一次出國14天,單位一個電話也沒有。

  中華工商時報:怎麼辦到的?

  蔣文標:依靠一支良好的管理團隊,然後充分授權到位。我每天的辦公室是敞開的,廠家不用找我,找的只有顧客和熟人。因為顧客是“上帝”啊,對“上帝”不能拒之門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