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貸+”創新農村微金融

  • 發佈時間:2015-05-13 19:46: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13日電(記者劉偉)“普惠金融”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實踐,已逐步成為中國小額信貸可實現的社會目標,但中國仍有一億多的貧困人口難以獲得發展機會。

  12日,在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以微型金融帶動綜合服務--農村微金融創新沙龍”上,孟加拉農村發展委員會(BRAC)、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及實踐者認為,以社會目標為導向的小額信貸機構,應重點向提供與金融服務配套的綜合服務拓展,以期持久有效解決農村貧困問題。

  樂平基金會秘書長沈東曙認為,除了龐大的貧困人口,中國農村當前普遍面臨就業機會缺乏、商業服務和公共服務有限、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等諸多問題。由擁有社會目標的小信貸機構通過提供與金融服務配套的綜合服務,將是應對這些挑戰的重要路徑之一。

  沈東曙認為,配套綜合服務將有力促進當地農戶成功創業,並幫助當地社區建立産業鏈,以提高當地農戶和社區的風險抵抗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隨著網際網路在農村的發展,阿里巴巴等電商紛紛下鄉。阿里巴巴旗下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螞蟻微貸”已經走向田間地頭。

  阿裏研究院的金融研究專家方德華説,目前許多涉農貸款由於種種原因並未進入農戶手中,而“螞蟻微貸”的審批流程簡單,對於在淘寶上有一定信譽的商家,最快40秒就可以獲得小額貸款。

  但方德華也承認,由於農村市場用戶對於“螞蟻微貸”、支付寶還缺乏品牌認知度,以及網際網路操作本身的難度,使得不少農戶不願提出貸款申請。

  沈東曙説,提供綜合服務的關鍵在於,根據目標人群不斷變化的需求,創新産品與服務,並讓産品與服務之間産生協同效應。

  在中國,輿論和學界對小額信貸是否具備社會發展屬性仍存在不少爭論。但孟加拉農村發展委員會、菲律賓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實踐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由於導致貧困和欠發達的原因是複雜的,常會同時涉及疾病、災害、歧視、教育匱乏、資本不足等多個因素。因此,單一的金融服務並不能實現貧困減少,農村發展等社會目標。”孟加拉鄉村發展委員會社會創新實驗室高級經理瑪麗亞·梅説。

  她説,通過獲取貸款進行創業的客戶,也很可能因其他致貧因素重返貧困,並因背負上沉重的債務,導致生活水準變得更差。

  與孟加拉鄉村發展委員會的做法一樣,樂平公益基金會也對農戶的需要進行綜合考慮。22年來,樂平在山西永濟和四川大邑投資設立兩家小額貸款公司,紮根農村,堅持服務於小農戶,為他們提供創業所需的資金,消除他們生計改善的限制。通過不斷的創新,已為8000戶農戶提供超過2.5億元小額貸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