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錢物到股權“中國首善”如何捐贈?

  • 發佈時間:2015-05-13 07:5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年前,一群人喊著“尋找中國的卡耐基”的口號,編制了中國首份慈善排行榜。上榜50人在2003年捐贈了10余億元,其中金源房地産黃如論和神奇集團張芝庭分別捐贈2.112億元和1.28億元。榜單上,最年長的是余彭年,82歲,以6180萬元位列第四;最年輕的是盛大網路陳天橋,31歲,捐贈1000萬元,名列27。

  這份榜單開啟了中國富人投身公益慈善的編年史。2015年,公益時報發佈第12屆中國慈善排行榜,馬雲以124億元捐贈額獲稱“中國首善”。

  從2004年首發慈善榜發現捐贈過億的黃如論,到2015年首善捐贈額突破100億元,中國慈善事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慈善排行榜以年復一年的排序方式,見證了大額捐贈的12年進化史。

  2010年以前,黃如論以億元捐贈額佔據慈善家榜首。黃如論出身貧寒、工作勤奮,以地産大鱷的商業形象入駐財富榜,位置並不靠前,但是他的捐贈持續而有分量,幾乎每年捐贈額都過億元。多年來,他的捐贈總額超過60億元。

  黃如論是傳統慈善家的代表,行善低調,捐贈領域以扶危濟困和助教助醫為主,捐贈對象多是政府、官辦慈善組織或大學基金會。他也在福建成立了非公募的江夏慈善基金會,但這個基金會的業務以修譜、資助困難宗親和大學新生為主,有時也在黃姓宗親聚居地資助建校、修路、築堤,給人一種務實、傳統的印象。

  在億元捐贈時代,牛根生可謂“生不逢時”的慈善家。他信奉“財散人聚”,2002年年底就有了捐贈股權的念頭,但是當時沒有現成的“捐股”路徑可選,連非公募基金會的大門也未開放。與專業律師進行三番五次往來磋商後,2005年年初才宣佈將在有生之年把所有股份紅利的51%捐贈給“老牛基金”,天年之後再捐出其所持股份。2006年,新公司法解除了董事長股權轉讓限制,牛根生的捐贈計劃獲得有關部門批准。然而這一年,公益時報調整榜單編制辦法,牛根生當時市值約兩億多元的股票捐贈另列,僅以1.0029億元捐款屈居第四,無緣榜首。

  與黃如論的低調、牛根生的謀劃相比,陳游標更符合“旗幟鮮明地揚善”的特徵。陳游標的捐贈方式被一些人稱為“作秀”,但也有人認為“行善不問動機”,“高調”更能引導富人向善。

  2008年,陳游標以1.81億元捐贈額摘取首善桂冠。這一年還有11個億元捐贈,慈善家榜單上四川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滄龍的1.49億元和黃如論的1.03億元,以及企業榜上中石油的10億元、香港恒基兆業集團9.42億元、碧桂園3.17億元等。

  2008年,中國捐贈總額達到1070億元。分析人士將此歸功於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刺激。實際上,揚善文化的興起、捐贈免稅政策的落實、基金會的快速發展,也為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了準備。有了這些準備,才有十億元、百億元捐贈時代的到來。

  2010年,曹德旺王健林分別捐贈10.28億元和10億元。中國進入10億元捐贈時代。

  這一時期的最大亮點是曹德旺捐贈股權。跟牛根生一樣,曹德旺也早已萌生捐股意願,2007年就表達了捐贈股權成立基金會的想法。但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中國還沒有通過股權捐贈成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先例和相關法規流程。2009年,財政部出臺《關於企業公益性捐贈股權有關財務問題的通知》,捐股限制被打破。2011年,曹德旺因向河仁慈善基金會捐贈價值35.49億元的3億股福耀玻璃股份而蟬聯首善。這一事件影響深遠,不因其捐贈額再刷新高,而是這筆捐贈産生了7億多元稅負,將“不捐贈不納稅,鉅額捐贈反而被課以鉅額稅款”的悖論拋向了制度設計者。

  儘管捐股障礙重重,但這一時期大額捐贈趨勢繼續走好。2011年度捐贈過億的慈善家和慈善企業達31個,合計捐贈總額超96億元。2012年,黃如論以4.7億元捐贈額重返“首善”位置。2013年捐贈榜再破紀錄:海航集團捐贈額度達到85.1億元,黨彥寶、蘇世民、許榮茂分別捐贈11.53億元、6.2億元和3.7億元,製造了慈善家爭先恐後追逐首善的熱鬧局面。

  2014年4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和蔡崇信宣佈將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裏集團總股本的2%。

  考慮到目前國內制度尚未完善,而且捐贈的是海外上市公司資産,馬雲將信託基金註冊在新加坡。但他表示,這筆捐贈的絕大部分將會用於中國的環境保護、教育、醫療衛生以及中國公益基礎建設和公益人才培養。

  用境外資産在境外設立信託基金並非馬雲首創。2010年年底,牛根生宣佈將其擁有的海外資産全數轉讓給Hengxin信託,以貢獻公益慈善事業。馬雲的百億元捐贈,將開啟中國大額股權捐贈新時代。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企業家的創富版圖遍佈世界,他們的資産也分散于多個國家、財富形態愈加豐富複雜,人民幣早已不是唯一載體。從美英等發達國家的慈善家捐贈經驗來看,股票、不動産、收藏品、智慧財産權等都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捐贈內容。可以預見,現金不再是中國慈善家唯一的或主要的捐贈資源,一捐了之扶貧濟困的傳統方式也會過時。

  今後,越來越多的慈善家會把慈善捐贈與商業戰略、家族傳承結合起來。他們將在律師或投資顧問的幫助下,把股票期權等資産的公益性捐贈納入財務規劃,選擇最合適的時機和地域,策劃最合適的捐贈方案;他們還會借腦智庫,根據社會趨勢整合社會資源,設計、實施專業水準極高的項目。這將帶動更多的大額捐贈,也將提升中國慈善行業的專業化水準。

  今年,公益時報榜單首次推出“中國公益基金會榜”,多位慈善家發起的非公募基金會現身榜單。老牛基金會、寧夏燕寶慈善基金會、河仁慈善基金會這3個家族基金會的2014年捐贈支出額均超過1億元,他們正在探索專業化、組織化、現代化的資助模式,用更有效的方式推動社會進步。

  中國慈善事業正在大步前行,但要走得更高更遠,還需要更好的“善政”,需要政府、企業、行業和媒體、公益慈善第三方智庫合力謀劃現代慈善新路徑。這樣,中國慈善榜才能早日見證千億元捐贈時代的來臨。

  (作者程芬 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 程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