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清華北大專家為中國慈善立法建言

  • 發佈時間:2014-12-15 15:57:2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戴盈)清華大學NGO研究所與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14日聯合發佈慈善立法專家建議稿。

   這份醞釀歷時近一年的專家建議稿共200多條法條,分為14章,分別是:總則、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慈善組織財産的管理使用、慈善信託、慈善服務、慈善志願服務、境外慈善組織的分支機構、非法人慈善組織、促進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

  自2005年,慈善立法被民政部提出,到2013年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第一類項目,中國慈善環境已發生深刻改變。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王名説,讓他最感動的是,在慈善立法過程中,包括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民政部在內的相關部門,都秉持了開門立法的開放態度。

  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告訴記者,建議稿關於慈善組織財産管理佔了重要比例。實際上,這幾年社會輿論對慈善行業的批評都與財産方面相關。而建立財産規則,包括來源、增值保值問題、經營性活動的邊界、關聯交易等,都對規範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起草的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培峰認為,建議稿中非法人慈善組織單獨成章是為了保證慈善領域多樣化,特別是為有登記障礙、在現實中大量存在的草根組織提供合法的生存空間。

  此版建議稿有若干突破:

  首先是誰來募捐。建議稿認為只要一個慈善組織通過公益性檢測、針對不特定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群,都有向公眾募捐的資格。

  其次,資訊公開要有底線。與正在籌備的其他專家建議版不同,清華北大版並未把資訊公開的規定單獨成章。

  第三,提出境外慈善組織分支機構在華設立與管理問題。專家認為,中國正以大國開放的姿態活躍於世界舞臺,無論是中國慈善走出去,還是境外慈善走進來都需要有相關的規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