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措並舉 讓農民吃上金融“自助餐”

  • 發佈時間:2015-05-12 12:32:16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年初以來,臨邑聯社深入推進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在注重風險防範的前提下,全面推動“打通農村支付結算渠道最後一公里”的行動,讓農民吃上金融“自助餐”。目前,累計布放POS機878台,農金通達到91台,新增50台,較好地填補偏遠社區金融空白。

  創新方式,科學規劃。一是通過微信平臺轉發擬布放農金通、POS及招聘管理員條件資訊,將微信平臺回復資訊者詳細地址、聯繫方式建立電子資訊臺賬。結合各網點上報的農金通、POS擬安裝位置,在電子地圖上進行逐個標注,按照距離適中、交通方便、輻射周邊、優中選優的原則,全面分析經濟環境、金融需求、綜合收益等多項指標,科學選擇布放格局。二是建立村支書聯絡制度,安排專門部室進行實地調查,借助村支書人熟、地熟、有權威的優勢組織召集當地村民進行交流,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推薦出擬布放農金通的管理員,確保農金通布放更加科學有效。三是將經濟活躍程度、人口數、存貸款基數納入考評範圍,以解決農村地區新農合、惠農補貼、養老金、糧補、低保、五保、養老等資金的發放領取等基本結算問題為目標,合理規劃,有效結合,打造出營業網點、農金通、POS機具組成的點多面廣的金融服務網路。

  注重宣傳,營造氛圍。一是組織召開專門的宣傳推介會,向社區主任、村支書、農金通管理員全面系統的推介農金通業務,系統講解農金通的功能及優點,提高農金通業務的市場知名度。二是開展進點宣傳活動,各網點結合實際,選取離營業網點遠、人口密集、業務量大、資金需求量大的村莊、鄉村農資商品超市、農貿市場等,通過懸挂條幅、印發宣傳單、張貼海報及現場演示等方式,開展集中宣傳活動,提高農戶對農金通、POS的認可度。三是明確宣傳重點,通過微信小視頻、電臺、村喇叭、突出宣傳“農金通”在惠農補貼的支取、賬戶餘額和交易明細查詢、自助繳費、口頭挂失、存摺補登等業務方面的優越性,讓村民知曉“農金通”的作用,享受到足不出村就能辦理各項金融業務的便捷。

  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一是風險管理部、科技部、監保部在對各網點上報推薦農金通、POS擬選址及管理員進行詳細的考察、審核資料的同時制定培訓方案定期對網點管理員和農金通管理員進行操作流程、基本規章制度、風險防範、安全保衛、簡單故障排除等業務知識培訓,確保布放質和量雙提高。二是科技人員加強對自助服務終端的維護和保養,嚴格落實設備運作監督和巡檢,按照《臨邑聯社設備故障維修管理辦法(暫行)》對轄內設備故障的發生時間、修復時間、故障原因和解決方式等做好詳細記錄,提高維修執行力。三是監保部指定專人定期對農金通進行安全巡檢、對安防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同時,建立監控室人員與農金通管理員、110報警24小時電話聯繫制度,預防案件事故發生。

  考核激勵,主動增效。一是將農金通布放數量納入績效考核,與基層社主任績效考核相掛鉤,著力推進農金通、POS等電子機具布放數量和進度。二是根據農金通業務辦理筆數給予適量補助,提高農金通業務替代率,設定最低業務量要求,推出業務量分層計酬體系,調動管理員的積極性,切實發揮其客戶分流、便民惠農等應有作用。三是將農金通運作情況納入考核,通過加強業務技能培訓、日常維護和定期巡檢等措施,提升員工對農金通業務的掌握程度和設備管理員的操作技能,實現按月調度,對業務量不達標的服務點進行裁撤或遷址,對業務潛力大的社區增設新的服務點。(王麗)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