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鐵路又罷工 德國人很鬧心

  • 發佈時間:2015-05-12 01:00: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告讀者:從今日起,“看世界”欄目將推出“忠浩看德國”,由新華社法蘭克福分社記者沈忠浩主筆,敬請關注。

  最近一週,德國的火車站冷清了,公交站臺熱鬧了,高速公路也堵起來了……這樣的變化讓德國人很鬧心,尤其是習慣搭乘火車的通勤客,選擇鐵路出行的旅行者,還有依賴鐵路物流的企業。一切只因火車司機又罷工了,而且一罷就是138個小時。

  5月3日,德國火車司機工會發起該工會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罷工活動——從5月4日下午3點至5月10日上午9點。在這期間,德國媒體多次將“工會與鐵路公司或達成和解,罷工或提前結束”的消息推送至手機客戶端,但這個“美好的願望”終未實現。

  不僅如此,德國火車司機工會主席克勞斯·韋澤爾斯基10日表示,“工會暫時沒有新一輪罷工的計劃,這個國家和鐵路乘客們贏得了‘喘息’”。言下之意,八輪罷工之後劃的還只是個“逗號”,所謂“無限期罷工”這樣的殺手锏會留到最後。

  記者10日下午在法蘭克福中央火車站看到,鐵路客運已恢復正常,但提起罷工,德國民眾依然怒氣難消。有民眾表示,一次罷工我們還能理解,但如此再三,我們無法接受,造成了太多的麻煩和損失。

  麻煩不説,損失不妨算一算。據德國工商總會估算,此輪罷工給德國經濟造成的損失約5億歐元。德國巴伐利亞銀行經濟學家史蒂芬·基帕預計,這次罷工將拉低德國二季度GDP增速0.1個百分點。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認為,鐵路罷工時間超過3到4天以後,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顯著攀升,超過每天1億歐元。

  事實上,鐵路罷工對經濟部門的影響主要反映在貨運上。在德國,約17%的貨運往來依靠鐵路,其中三分之二由德國鐵路公司承擔。鐵路公司表示,客運業務最晚將於11日全面恢復正常,但貨運擠壓滯留嚴重,至少要到14日前後才能全面恢復。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指出,鋼鐵、汽車、化工等行業由於難用汽車或輪船替代大規模鐵路運輸,預計其遭受的損失較大。

  造成如此鉅額經濟損失,責任在誰?

  德國法律規定了“勞資協定自主”原則,政府一般不會干預罷工,即使在嚴重的罷工事件中,政府對使用“強制調解”叫停罷工的做法也非常謹慎。政府的作壁上觀,給了勞資雙方足夠的“舞臺”。

  不僅如此,德國聯邦政府去年底提交的“工資統一與罷工權利法案”還成為刺激火車司機工會罷工的動因之一。這項法案旨在限制小工會的權力,核心意思是未來的勞資協議以企業與大工會達成的為準,小工會必須參照執行。

  於是乎,持續10個多月的勞資糾紛已演變成德國火車司機工會、德國鐵路公司、德國鐵路與運輸工會之間的“三角博弈”。矛盾不僅在於勞方要求資方漲薪5%、每週減少一小時工作時間,更在於兩個工會的話語權之爭。

  擁有21萬會員的鐵路與運輸工會是德國鐵路系統的大工會,只有3.4萬會員的火車司機工會顯然不願在新法案生效後喪失話語權,亟須拼命地刷存在感。當下,圍繞“誰能代表全體德國鐵路職工”,兩大工會已是劍拔弩張。而在鐵路公司一方,其與政府的目標相近,希望與大工會達成的協議能適用於整個行業,避免小工會糾纏。

  不難看出,目前發生在德國的連續的鐵路罷工,已不是資方給點錢就能解決的,德國人更大的麻煩恐怕還在後面。德國鐵路與運輸工會主席亞歷山大·基什納(Alexander Kirchner)表示,“如果協商沒有進展,我們不排除組織罷工的可能。”(沈忠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