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孵化器加速海外“築巢”

  • 發佈時間:2015-05-11 07:31: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3月,中美企業創新中心(波士頓)在美國麻州州政府舉行落成儀式。這也是美國麻州歷史上首次在州政府舉行的中美合作機構落成儀式。這個用於中美技術、資本、市場等創新要素互動的平臺,由北京、上海、成都三地孵化器公司聯合創立。近日,《經濟日報》記者在北京、成都等地採訪時發現,我國科技孵化器開始加速佈局海外,加入更加激烈的全球孵化競爭。這背後究竟是何種力量在推動,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走出去步伐有力

  “在2014年美國矽谷地區最強24家創業孵化器榜單上,啟迪控股創源孵化器作為唯一一家致力於培育中美初創企業的創業孵化器入圍。”北京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全洪告訴記者。創源孵化器(InnoSpring)是2012年啟迪控股聯合矽谷銀行、瑞安集團和北極光創投在美國矽谷設立的首個中美跨境孵化器。自創源開始,啟迪孵化器開始了國際化征程。

  “創源孵化器聚合了清華大學海外校友、清華大學企業家協會等優質資源,以及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等美國本土資源,開展金融型孵化器的市場化運作。創源的加速器項目吸引了300多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計劃。”沈全洪介紹説。

  創源成立一年多,其種子基金與清華企業家協會天使基金就合作投資了孵化器內的12家創新企業,投資總額為200萬美元,成功運作得到了美國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充分認可。在創源的成功基礎上,他們又在美國加州矽谷聖何塞州立大學設立了第二個矽谷孵化器——“美-中矽谷工程創新孵化器”,接著又在南韓、俄羅斯和日本等地設立海外孵化器。今年2月,啟迪香港孵化創新空間在香港正式落成,成為香港單體面積最大的聯合孵化空間。

  雖然地處西部,位於成都的全國首家純民營國家級孵化器——天府新谷的國際化步伐一點兒也不落後於北上廣的同行們。成都天府新谷集團董事長王明新告訴記者:“在國際孵化方面,天府新谷參與建立了中美企業創新中心,並與荷蘭SBC創業加速器廣泛合作,推動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與國際項目和技術積極對接。”

  談到國際化戰略,在孵化器領域深耕近20年的王明新向記者分享了他的感悟:“現在是‘地球村’,在推動創業創新過程中一定要敢想。成都擁抱世界,世界有創新的成都,一定要讓他們之間實現橫縱聯合。只有視野更寬、國際化程度更高,市場化程度才更高;市場化程度一高,成功概率就高,創新創業的成果就一定會更好。”

  孵化成績單不俗

  面對海外創業團隊的高要求和孵化市場的激烈競爭,走出去的中國科技孵化器能否出彩呢?沈全洪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2013年2月,百度以超過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移動安全公司TrustGo的100%股權。TrustGo公司由當地華人工程師李旭陽在2011年創立,其總部並不在中國,而是在位於美國矽谷的創源孵化器。海外項目的優質再加上創源團隊的專業,使得創源在短時間內從這個投資項目上實現了退出和回報,在海外打了一場漂亮的孵化戰。

  我國孵化器在海外具體以哪些方式運作呢?沈全洪介紹了他們的路徑:一是實體孵化型,就是通過收購海外樓宇物業,改造成孵化空間,進行實體化運營,再配合啟迪的金融服務體系,為創業企業提供場地和金融服務支撐。典型案例就是啟迪香港孵化器。二是投資孵化型,指通過承租一定面積的物業,改造成聯合辦公空間,並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投資孵化一批初創企業,通過投資股權收益獲取回報。典型案例就是啟迪矽谷創源孵化器。

  “近些年,我國科技孵化器走出去的成效已經開始突顯。”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孫啟新博士告訴記者。他們經過調研發現,我國海外科技企業孵化器一大特點就是十分注重資源的整合和整合,能夠調動國外校友會、創投機構、民營企業、國內高新區、當地研究機構等力量共同來為創業團隊服務。

  比如,北京瀚海智業投資管理集團與濰坊高新區合作,充分發揮瀚海智業在海外科技、文化、人才、項目、資訊等資源優勢以及濰坊高新區在産業集群、創業環境、配套服務等産業優勢,通過海外項目孵化、國內産業化、基金跟進投資等多種模式,推動海外孵化器和國內産業園雙向互動建設。再如,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聯合東風設計研究院、華永投資集團等若干國內公司,並與比利時著名高等學府新魯汶大學合作,在比利時投資建設“中國-比利時高科技孵化園區”,今年1月初已有10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

  走出去更要融入

  孫啟新説,一方面,我國科技孵化器走出去可以對接到更多國際項目資源,幫助我國引進高端創業團隊。比如加拿大的北方化學公司入駐北京瀚海智業投資管理集團的多倫多“中加創新園”後,經過孵化器牽線,與深圳高新區達成了落戶深圳的協議。另一方面,這些海外孵化器還能為國內企業到海外開拓市場和開展研發活動提供避風港,實現軟著陸。

  在沈全洪看來,孵化器走出去好處有三:一是以創新創業為主題,凝聚起海外華人;二是搭建起市場化橋梁,使創新資源的流動更加順暢;三是通過與海外金融型孵化器的互動,實現行業水準的提升。

  面對廣闊的海外市場,我國孵化器走出去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中國海外孵化器目前實現了充分凝聚海外華人的目標,但是與海外本土創業人群和資源的互動還不夠,需要積極主動融入;二是要避免物業化,應該創新發展模式,通過建立項目培育、天使投資和金融服務能力獲取回報;三是要避免低水準同質化,可以通過基金聯合、産業特色等方式實現合作共贏。”沈全洪説。

  孫啟新認為,中國正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面臨的機遇仍然大於挑戰,加快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加快孵化器國際化建設的進程顯得尤為迫切。他建議,我國科技孵化器要更好地走出去,就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從“粗放”到“集約”,從“一般性服務”到“專業化服務”,從“硬孵化”到“軟孵化”的發展。要在體制、機制上持續創新,辦出中國的特色,成為亞洲孵化器行業的領頭羊。

  “同時,應該加強國際企業孵化器自身的培訓,提升他們在孵化服務、外事工作、語言等方面的能力。還應該加強對外宣傳工作,參與更多的孵化器國際協會組織活動,發揮我國孵化器的硬實力和軟實力作用,進一步提升國際話語權。”孫啟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