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秉公執紀清廉為民

  • 發佈時間:2015-05-11 05:32:0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閻紅玉

  對工作,她“熱情如火”,對自己,她“漠不關心”。這是陳麗華的丈夫對她的評價。“一工作起來就忘了休息,十足的拼命三郎。”這是同事對陳麗華的印象。2009年她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並已經轉移,她用頑強的意志堅持邊工作邊與病魔作鬥爭,創造精彩人生故事。“清正廉潔、一心為民”是陳麗華的做人準則,她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規範自己的舉止,並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交出讓群眾滿意的答卷。

  她先後獲得通化市“務實為民的好幹部”、吉林省“勤政廉政優秀黨員幹部”、吉林省“特等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近日又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

  勇於擔當,秉公執紀的執法理念

  陳麗華出生在軍旅之家,從小對黨和國家懷揣著崇高的愛和對事業的無限忠誠。她時刻嚴於律己,恪盡職守,爭創一流,盡顯黨的忠誠衛士本色。

  通化市紀委相關人員在陳麗華的帶領下,圍繞一個“嚴”字,建立起調查、處理、通報、整改環環相扣的工作鏈條,對不正之風露頭就打,對典型案例查實就曝。她身邊的同事通化市紀委常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畢傳東,談到陳麗華的工作理念,向記者豎起大拇指,“她對工作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把工作當事業,把事業當成樂趣,嚴於自律,勇於擔當,堅持原則,對腐敗案件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考慮,處理案件不偏不倚。”

  “打鐵還需自身硬。”她常常以這樣的標準來對待自己和下屬,面對反腐敗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她無畏各種壓力和阻力,滿懷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在錯綜複雜的關係和利益誘惑面前頂住壓力,堅定意志,堅持原則,秉公執紀。

  心繫百姓,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

  她心中裝著群眾,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傾聽群眾的呼聲,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當群眾的貼心人。

  “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這是陳麗華經常説的一句話,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4月,接到群眾舉報通化市二道江區供銷聯社主任王東的貪污問題,陳麗華心繫百姓,面對群眾重復陳情的舉措,發現問題必須要深排細查,雖然案件2014年已由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並給了相關人員黨紀處分,可面對群眾接連不斷陳情,陳麗華依然決定頂著壓力和案件的處理難度,給群眾百姓一個説法,不放過任何一絲線索。陳麗華和她的同事齊心協力,共同調查取證,最後在公安機關的協助下,將關鍵證人張某抓獲,從週邊破解了案件,查實王東及同夥貪污公款、違反財經紀律套取現金的違紀事實,並將兩人移送司法機關。

  精益求精,不斷求索的工作準則

  “精益求精,不斷求索”是陳麗華的工作標準。在工作中,她克服身體不適,經常深入鄉鎮、村屯、工廠、社區調查研究,不斷發現新問題,研究新情況,積極抓試點。她不斷探索新的方法,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向、新舉措、新辦法,並形成制度規定和有效做法,有效地破解了紀檢監察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2012年,她在調研中發現農村資産處置過程中存在薄弱環節,提出將國有資産處置公開、透明運作模式引入農村。首先在輝南縣三個鄉鎮抓試點,建立農村産權交易中心,為農村集體資産處置和村民資産資源發包、出租、流轉、轉讓及村級工程建設項目、重大物資採購等經濟事項處置提供服務平臺,進一步規範了農村集體資産處置行為。農村産權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投標項目600多宗,完成交易事項450多宗,涉及合同總金額3900多萬元,為村集體增收節支420多萬元,大大提高了資産處置收益。

  “人這一生,總要做一些事情來體現自身的價值。”平日裏她總是這樣要求自己,也感染著身邊的同事。未來陳麗華還會用自己的事跡感染更多的人,而她也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譜寫屬於她的紀檢人生,做秉公執紀為民的好幹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