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性能是第二位的”

  • 發佈時間:2015-05-09 10: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6日,上海,陽光和煦,天空晴朗。

  這一天正是農曆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這一天,國産中、短途支線飛機ARJ21-700邁出自身“長大”的堅實一步——進行上海—北京航線體驗飛行,筆者有幸成為此次飛行體驗者。

  上午11點半,地勤人員有條不紊地對ARJ21-700飛機做著飛前檢查。遠遠看去,這架ARJ21-700個頭並不大,機身主色調為白色,機頭和尾翼部分配以中國紅和黃邊。

  “你來參加這次體驗飛行有沒有擔心,覺得飛機安不安全?”從事民航飛行二十多年,有著一萬八千多小時安全飛行時長的中國商飛試飛中心試飛員朱偉文笑著問筆者。

  作為國産的支線客機,大家普遍關注飛機的安全性。朱偉文説:“我們造自己的飛機不求新求異,ARJ21-700採用的是我們最成熟、最有安全保證的製造技術。我們在飛機製造、飛機試飛過程中一步步往前走,保證飛機的安全性。此外,因為飛機是我們自主研發,技術的改進、進步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不會被他國所干擾。”

  朱偉文舉例,像ARJ21-700的駕駛艙,在每次試飛完成後都會根據實際操控經歷不斷調整改進,力求完美,在每個細節上保證飛機的安全性。從2008年首飛成功至今,ARJ21-700飛行時間已超過4000小時,安全完成3萬公里的環球飛行並有效驗證了飛機在各種極限條件下的安全飛行品質。

  “民機和軍機不同,民機面對普通乘客,首先要確保的是乘客的安全,所以對民機而言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性能是第二位的。”朱偉文説。

  12點10分,領過具有收藏價值的演示飛行紀念登机證,經過全真模擬安檢,參加此次體驗飛行的乘客乘坐巡回巴士駛向已在停機坪整裝待發的ARJ21-700。

  近距離觀察這架ARJ21-700,發現它比一般的支線客機要大一些。“飛機真漂亮,拍照留個紀念。”同行的一位乘客興奮地説道。

  走進機艙,座椅全部為藍色,首先是8個頭等艙座位(採用兩排2+2佈局),頭等艙後面是70個經濟艙座位(採用了14排2+3佈局)。行李架、座椅、頭等艙和經濟艙等總體佈局,同平時乘坐的航班艙內佈局沒有明顯差別,大舷窗、可滑動小桌板、明快的內飾都給人舒適的感受。

  “這個座椅真寬敞,雙腿也可以自由地伸展,再也不用像坐其他支線飛機那樣憋屈我這雙腿了。”一位乘客樂呵呵地説。“我們的飛機是面向乘客的,舒適性是必須考慮的。大空間的舒適性是我們考慮的重要一點。”朱偉文説。此外,整個座椅設計也比較人性化,頸部和整個後背都可以很好地貼合座椅。

  當然,也有美中不足。艙內的噪音是此次體驗飛行筆者感受到的最大問題。對此,朱偉文解釋:“目前噪音産生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渦扇發動機造成的,另一個是空調出氣産生的。”

  原來,ARJ21-700採用的是雙發渦扇發動機。當前發動機位置主要有尾吊和翼吊兩種方式,不同於大型客機普遍採用的翼吊方式,ARJ21-700採用的是尾吊。因為ARJ21-700是小型客機,機翼距地面較近,如果把發動機安裝在機翼下方,就會距地面距離過低,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所以從安全性考慮,把發動機安裝在機尾部分。但這樣會導致發動機緊貼機身,在飛機飛行時,發動機的高速運轉會導致機艙內部尤其是艙尾部分噪音偏大。”對於空調出氣造成的噪音問題,朱偉文説,“空調口出氣形成噪音是我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我們在今後的測試中還將逐步改進這些問題,減小噪音,提高乘客的舒適感。”

  在空乘人員向乘客演示了氧氣面罩、安全帶的使用方法並提醒了注意事項後,飛機做好了起飛的準備。

  下午1點整,飛機在跑道上慢慢滑行,發動機轟鳴,不斷加速,飛上藍天。隨著高度不斷上升,飛機躍出雲層進入平流層飛行。一個多小時的平穩飛行後,2點48分,飛機安全降落在北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