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週樓市:"五一"多地樓市成交火熱 政策或繼續寬鬆

  • 發佈時間:2015-05-09 09: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風雲變幻,誰主沉浮?如今的樓市如同好萊塢大片,走勢跌宕起伏,引來前所未有的關注。中新網房産頻道特推出“一週樓事”系列欄目,梳理一週房地産行業熱點新聞,解析樓市宏觀調控政策,匯聚房企最新動態,蒐羅樓市新鮮資訊,盤點業內權威觀點,為您奉上最原汁原味的樓市饕餮盛宴,敬請關注。

  中新網5月9日電 隨著“五一”多地樓市出現火熱成交,業內對2015年市場走向漸趨樂觀。本週,社科院發佈的2015年房地産藍皮書顯示,今年金融、財政等房地産政策將持續寬鬆,房地産市場將整體好于去年。土地市場方面,行情回暖態勢明顯,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成交分化加劇,業內預測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有望全面升溫。

  5月8日 中國新聞網:報告稱今年房地産市場將好于去年 降準降息仍可期

  5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2015年“房地産藍皮書”對樓市作出樂觀預期——今年,房地産政策將持續寬鬆,財政、金融、稅費等方面支援力度加大,進一步降準降息可期。而房地産市場也將總體好于去年,商品房需求將略有增長,房價增速可能高於去年或持平。

  “總體來看,去年房地産市場處於低迷狀態。” 藍皮書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尚教蔚在該書發佈會上指出,201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顯著下降,待售面積大幅增加,一些大中城市房價出現下跌。同時,受房地産開發企業信心不足影響,房地産投資增速、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等指標增速也均環比大幅回落。

  藍皮書預測,這些房地産市場關鍵指標有望在今年有所改善。“2015年房地産市場將總體好于2014年。” 尚教蔚分析,一方面,2012到2014年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55.8萬億平方米,加上充足的土地供應,今年商品房供給充足。另一方面,2014年持幣觀望者已形成了一定積累,2015年住房需求釋放或略有增長。

  與近來諸多看漲房價的觀點類似,藍皮書指出,今年商品房均價增速將與2014年持平或高於2014年,各地房價分化將持續。“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已有回暖趨勢,人口聚集能力差的二線或三線城市則可能延續下跌態勢。” 尚教蔚説。

  房地産市場預期整體向好,與房地産政策持續寬鬆密切相關。尚教蔚預計,除更加重視長效機制建設外,2015年房地産市場將在財政、金融、稅費等方面獲得更大力度支援,“認貸不認房等政策將繼續執行和細化,央行也會延續2014年降息降準態勢。”

  此外,藍皮書對2015年更多房地産政策方向進行展望,包括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入市試點,“一刀切”式政策淡出地方政府調控自主權增大,政府回購商品房作為保障性住房政策細化等方面。

  

  5月7日 經濟參考報:樓市政策或繼續寬鬆:首套房首付3成可適當調整

  今年3月底出臺的樓市新政可謂效果彰顯。CREIS重點監測的38個城市中,4月份有8成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回升。一線和少數二線重點城市更加火爆。在價格方面,4月份百城房價跌幅收窄0.14個百分點。

  但樓市走勢似乎與期待方向略有差距。新政更多促成一線和少數二線重點城市樓市全面回升,而更期待回暖的二、三、四線城市似乎不溫不火。目前,一線城市房地産庫存消化週期都降到12個月左右,深圳的庫存甚至僅為8個月。與此相對應的是,廣大的二、三、四線城市整體疲軟,庫存同比增加了2成,平均消化週期18.7個月。

  樓市新政更多促進了二手住房交易回升,新房表現則不明顯,不利於房地産整體“去庫存”。目前,很多人認為樓市將長週期下行,再加上股市長期火熱對資金形成分流,政策刺激下大規模購房需求入市難再現,樓市新政更多刺激了改善性住房需求和少量投資需求。根據調研,今年以來,改善性住房需求主要表現在公共配套、縮短“職住”距離、升值保值性更強的改善。

  既然投資需求已全面退場,剛需佔主導,而改善型二套房貸的首付已經降至4成,首套房貸首付成數維持3成也可適當調整。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地區),凡是首次購房,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享受最低10%的首付比例。在“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未來購房的主力應是城市“新移民”。這部分人群在城市安家落戶和實現購房的願望強烈,但房價上漲了10年後,購房者很難拿得出30%的首付款。

  二季度決策層首提“高度重視經濟下行壓力”,這也意味著未來總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張,樓市政策將是重點之一。下一步,樓市政策或調整首套房貸首付成數。目前貸款利率比2014年初僅下降20—30個基點,比2014年底還有上升。不管從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還是以更低利率降低購房成本,5月降息的概率都在增大。另外,通過國開行構建“按揭-MBS-國開行-市場”的按揭貸款二級市場:或通過央行對國開行進行PSL,間接收購商業銀行房貸MBS,修復商業銀行資産負債表,改善惜貸情緒,激勵銀行發放更多的低利率房貸,都有望成為激勵購房需求入市、消化樓市庫存的有效手段。

  

  5月6日 中國新聞網:4月十大城市賣地總收入大跌 一線城市地價仍攀升

  接連出臺的房地産利好政策,並未扭轉4月份全國土地市場的整體下滑。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土地成交總面積環比、同比均下降,成交金額環比下跌近四成,同比降幅則達到65%。

  土地市場的冷清態勢,除在三四線城市蔓延外,中大型城市也難以倖免。上海易居研究院日前發佈報告稱,4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十大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築面積 596.1 萬平米,環比同比分別下降了58.9%和62.1%。

  成交量的下滑,直接導致了十大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的大幅下跌。該數據顯示,4月十城土地出讓金收入總計僅285.5 億元,與3月相比減少35.1%,同比降幅則高達60.3%。

  “4月份十大城市土地出讓金的大幅縮水,主要源於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持續低迷,北、上、廣、深土地市場已明顯升溫。”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院嚴躍進分析。

  值得關注的是,據中原地産統計,儘管全國整體土地市場冷清,4月一線城市住宅土地成交樓面價、溢價率均創下去年以來的新高,平均樓面價達18591元/平米,溢價率為65.82%。而3月份兩項指標分別為13848元/平米和26.12%。

  “對於一線城市的住宅地塊,房企再次出現了明顯的爭奪現象。”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房企拿地正全面回歸一線城市,隨著一線城市宅地供應縮減,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將加劇。

  

  5月5日 證券日報:144家房企去年凈利微增 0.45% 一季報45家虧損

  2015年伊始,房企們的表現並沒有出現什麼好轉的跡象,一季度144家房企中仍有70家出現了業績下滑的情況,其中也包括萬科、招商這樣的龍頭企業

  隨著房地産行業進入“白銀時代”,房企們的賺錢效率也開始明顯下滑。《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了A股144家房企2014年的年報後發現,雖然虧損的開發商只有15家,但多達71家房企的業績出現了下滑,佔比近半。同時,A股房企整體凈利增速也大幅放緩,當年的“暴利”已是一去不復返。

  據記者統計,144家房企2014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677.25億元,較2013年的7606.07億元增長14.08%;合計的凈利潤為898.04億元,僅比2013年的894.01億元微增0.45%,創下近年來A股房企整體凈利增幅的新低。

  不過,雖然房地産行業整體凈利增幅放緩,但仍有20家房企的業績增幅超過了100%,其中包括多倫股份臥龍地産陽光城等。

  記者翻閱了多家業績增幅較大的房企年報後發現,這些公司的主營業務在2014年的表現並不理想,凈利潤更多源自出售股權或政府收儲獲得的資金。因此,龍頭房企的業績表現更能真實反應房企去年的經營狀況。

  以龍頭萬科為例,2014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463.9億元,凈利潤15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1%和4.2%。雖然其凈利潤的增幅高於行業平均水準,但對於萬科來説也仍是多年來的最差表現。同時,相比2013年,萬科的結算凈利率也下降0.6%,為11.41%。

  

  5月4日 中國新聞網:“五一”多地樓市現火熱成交 開發商調價仍謹慎

  借著“330”樓市新政的春風,“五一”小長假各地樓市表現火爆。來自各方報道以及中新網房産頻道記者的走訪發現,不少樓盤在假日里加大了推貨力度,購房人看房買房熱情高漲,節日裏開發商售樓處顯得人氣十足。

  據悉,僅在小長假三天時間,方興地産亦莊金茂悅項目接待了近500組看房家庭,認購達到40余套住房。與此同時,粵派房企合景泰富,5月1日在北京海淀映月臺項目舉行項目推介活動,雖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仍有不少看房者來到現場,通過現場的遊戲互動以及抽獎等活動環節,讓現場顯得異常熱鬧。另外,同樣位於海澱區的萬科如園項目,以“五一五億”的銷售業績,再次塑造樓市“日光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330”樓市新政的後續效應,隨著近日北京海澱區西北旺鎮高價地塊的問世,也給該區域內的市場帶來信心。為此,合景泰富北京公司行銷副總經理李少強對中新網房産頻道表示,樓市新政實施一個月時間以來,購房者到訪量開始增多,尤其是首次改善置業人群明顯增加,銷量也一改此前的偏冷清局面。另外,周邊高價地的誕生,也從側面帶動了在售項目的受關注度。

  此外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樓市也在“五一”期間持續升溫。據了解,上海在“330”新政後的首個“五一假日樓市”房展會人氣火爆,各參展房企展臺前人頭攢動,銷售人員前呼後擁拉客推銷,和前幾次房展會略顯冷清的情景形成鮮明反差。

  隨著成交量的上漲,很多購房者擔心房價也會“順梯而上”。不過,從4月份百城房價的數值來看,這一擔心確屬多餘。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522元/平米,環比微跌0.01%。其中,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8961元/平米,環比上漲0.12%,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南京等城市房價環比出現上漲。(中新網房産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