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農走進“網際網路+”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5-09 04:29:58 來源:吉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依據電商銷售需求而調整農産品種植結構,謀劃産業佈局,這種“訂單農業”模式,不僅使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而且能夠實現當地特色農産品溢價銷售,有效幫助農戶增收。
●發展電子商務是手段,不是目的。通過發展電子商務,是要實現生産的現代化、交易的現代化,特別是人的現代化。
走進通榆縣,隨處可見發展電子商務給這片土地帶來的改變與生機。無論是村頭墻壁上新粉刷的電商宣傳語,還是頗具規模的農村淘寶通榆服務中心,無不顯示了通榆人絕不放過發展電子商務機遇期的決心。
2013年9月,通榆縣搶佔農産品“觸網”先機,引進實施了雲飛鶴舞農産品電子商務項目,不僅讓常年種地的老農民開起了網點,網路“叫賣”農産品,更讓黑土地飛出金鳳凰。
2014年10月,參加淘寶“聚划算”活動,四天的銷售收入達到106萬元。
2014年12月,通榆縣政府、雲飛鶴舞公司、幸福9號共同簽訂《共建東北農産品直供基地協議》,計劃2015年銷售糧食1億斤。
而如今,當“網際網路+”時代賦予傳統農業、落後農村、弱勢農民又一次後發制勝的絕佳契機之時,萬眾矚目下的“通榆模式”將如何再次發力,收穫下一個電子商務發展的“豐收年”?近日,記者走進通榆,採訪了部分農戶、企業和相關部門,與他們共同探討通榆電子商務發展之路。
網際網路+農業
有效提升農業的生産效率和收益
4月9日,通榆縣一場針對10萬貧困人口的“電商扶貧”電視直播講座吸引了各鄉鎮的廣大農民前去觀看,這其中也包括一位遠近聞名的“名人”——“高粱村長”楊曉峰。這位因“癡迷”研究種植高粱、推銷高粱而得名的通榆縣永勝村村長,這一次手中拿的卻不是高粱,而是一份親手寫的《建生態村的思路》報告。
“去年,我們村種植的原生態高粱‘麻雀迷’成功成為通榆優質農産品‘三千禾’品牌系列産品,一下銷售1噸,高粱也賣上了一個理想的價格。今年,我們村打算發展農業生態種植。連夜從家裏趕了150多公里的夜路,就是想跟淘寶大學教授面對面地探討全村農民的創富思路。”説著,楊曉峰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隨著通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民們實實在在看到了收益,因此都自發地開始研究怎麼調整種植養殖結構,適應線上銷售。”通榆縣電子商務促進中心副主任曹源告訴記者。
緊跟電商需求腳步的,不只是看到了收益的種植養殖戶,通榆縣政府更是積極行動。2013年12月6日,通榆縣與1號店在北京舉辦大型戰略合作簽約活動,達成為1號店提供1萬畝10個優勢品種種植基地的合作意向;2014年春,成立白城農科院通榆優良品種試驗站,提供了50公頃試驗基地,啟動並規劃3000公頃土地整理項目,用於生態水稻種植和開發;2014年12月,在吉林雲飛鶴舞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推動下,成功達成與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合作,在通榆開展“縣域綜合扶貧試點”,以農業專業資源數據庫和農業科技成果資源數據庫為核心,充分發揮平臺頂級農業專家和成果資源優勢,對通榆具有優勢的“雜糧雜豆”、畜禽産品以及相應的深加工産業,提供全方位、低成本的“戰略、規劃、設計、實施、行銷和融資”為一體的全程式解決方案……
如今,電子商務對當地種植養殖結構的倒逼效應已初見雛形。在通榆縣瞻榆鎮,通過與雲飛鶴舞公司簽訂《B2B項目戰略合作協議》,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産業帶品牌——通榆特色雜糧雜豆産業帶業已形成。為能夠給電子商務提供充足貨源,立足鄉村的資源特色和發展潛力,建設萬畝綠色農産品直供基地等一批農産品基地項目也在一一謀劃實施中。
“依據電商銷售需求而調整農産品種植結構,謀劃産業佈局,這種‘訂單農業’模式,不僅使土地向規模經營流轉,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更實現當地特色農産品溢價銷售,有效幫助農戶增收。”業內人士表示。
網際網路+農村
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新的增長極
在通榆縣鴻興鎮綠化村不足四十平方米的村淘服務站內,幾位村民正圍著服務站站長佟赫在網上購買農資。自今年年初返鄉以來,這位90後小夥兒就在家門口當起了站長。
“我原本在青島打工,年初回家的時候正好趕上縣裏電商培訓,參加了幾次培訓之後,就被選上當村淘服務站的站長。”佟赫説,“村裏多數是些歲數大的老人,不會在網上買東西,我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幫村民通過網際網路買到和城裏人一樣豐富的商品,然後通過後臺的代購返點模式賺取收入。等村裏的物流開通之後,我也要把咱家鄉的土特産賣出去。”言語間,佟赫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2014年10月,通榆縣成為繼浙江桐廬縣、廣東陽山縣後,全國第三個阿裏“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淘寶示範試點縣。該項目在通榆縣城設立農村淘寶運營中心,並利用三年時間在全縣範圍內佈局村級淘寶服務點。目前,縣城運營服務中心和48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已投入使用。而佟赫正是農村淘寶的受益人之一。
“過去農村地區受基礎設施條件差、商品流通體系不完善、通信系統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農民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曹源告訴記者,“現在通過農村淘寶項目,不僅拓寬了農民的購物渠道,使農民不用出村就能購買到質優、價低、品類齊全的生産生活用品,解決了長期以來農民網購網路、資訊、快遞不暢等問題。重要的還將通過不斷建設,使農村淘寶服務站穩步成長為第三方網路零售平臺,實現通榆農特産品網上銷售,解決産品上行問題。”
據統計,截至目前,阿裏農村淘寶通榆服務中心及已啟動的48個村級服務站,共産生訂單數35000單,交易總額達到260萬元。在令人欣喜的數字背後,農村消費市場參與電子商務經濟盛宴的星星之火已被點燃,曾經飽受銷路之苦的農産品與廣闊市場的距離不再遙遠,曾經缺乏後勁的農民增收之路有了新途徑,曾經活力不足的農村消費市場出現了新的增長極。
網際網路+農民
掀起農民創業熱潮
“發展電子商務是手段,不是目的。”
採訪中,雲飛鶴舞公司董事長牟文建談道。他認為,通過發展電子商務,不僅是要實現生産的現代化、交易的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化。
為了加快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推動農村資訊化建設,鼓勵更多的農民觸網並通過電子商務創業,雲飛鶴舞公司于2014年8月開始,推出雲電腦電商下鄉計劃。依託世界領先的雲技術,整合桌面資源,降低硬體成本,幫助農戶電視變電腦,打開電視即可收看所有電商培訓資訊,並且通過雲電腦與遠在杭州的三千禾運營團隊取得直接聯繫,尋求指導,真正實現了從通榆到全國任何地方都只有指尖的距離。
“隨著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現在農民主動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曹源告訴記者,為了培育電商人才,讓更多人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創業就業,2013年12月,由阿里巴巴研究院、淘寶大學舉辦的全國第六期“阿裏農村電商講習所”在通榆開班,通榆縣大約有2萬人參訓。2014年,啟動了“千名電商培養計劃”,聘請了國內知名電商專家就電子商務發展趨勢、電子商務實用理論、電子商務實戰技術以及網上開店流程方法進行專題輔導,首期培訓學員150名,就新增網店50家。而就在不久前,一場針對10萬貧困人口的電商知識普及大課又在全縣開講……
一次又一次的培訓和指導,依舊難以滿足當地農民渴望更多地了解網際網路知識的熱潮。“以前像網購、電子商務這樣的詞兒,對我來説既遙遠又陌生。可沒想到,經過幾次培訓,我自個兒也能開起個農特産品的網店,但這還遠遠不夠。”烏拉花鎮村民張大姐隨即向記者描繪起自己的創業“藍圖”,“我還想再跟專家多學學網店店舖裝修的知識,身邊開網店的人越來越多,以後網店店舖裝修在我們這兒準能走俏。”
“過去想推動農民返鄉創業,但缺乏合適的載體。現在引入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有了這個平臺,農民創業不再是夢想。今後不光是開網店,電子商務延伸出的物流、包裝、行銷策劃整條産業鏈上能帶來大量的創業機會。”通榆縣電子商務促進中心負責人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