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卡網上買賣猖獗警惕你的信用被盜賣

  • 發佈時間:2015-05-08 08:32:35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陳怡)各種銀行卡應有盡有,還可以提供開戶人身份證原件……作為個人信用標誌的銀行卡、身份證等,在網上竟然可以買賣,而且形成了一個交易市場。

  近期,海南積極開展整治打擊銀行卡網上非法買賣專項行動,盡可能減少個人銀行卡、身份證等非法交易行為。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相關負責人説,銀行卡非法交易不僅給當事人信用帶來巨大風險,更為荒唐的是,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經濟詐騙等犯罪行為的“保護傘”。

  日前,某銀行在監測網上銀行交易時發現,每天有若干個人賬戶在同一時點向某些新開賬戶劃轉資金,金額為一兩千元,這些賬戶收到資金後迅速集轉机出,隨後再沒有新的交易發生,明顯存在異常情形。

  該銀行立即報案,警方據此展開偵查。經查明,潘某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元某,與元某商定由潘某通過銀行卡轉賬和提現的方式為元某轉移從網上銀行詐騙得來的錢款,潘某按轉移錢款數額10%的比例提成。

  據了解,潘某夥同他人收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份證件,申請辦理了94張銀行卡。通過ATM機提取現金共計l00多萬元,通過櫃面提取現金共計8萬元。發現線索後,警方迅速行動,破獲了以潘某為首的內部分工明確的銀行卡犯罪團夥。

  據了解,元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網上銀行客戶多人銀行卡賬號和密碼等資料,雖然94張銀行卡的持有人沒有直接參與犯罪活動,但是其持有的銀行卡被捲入案件。依照法律規定,非法買賣的銀行卡、身份證等可能被用於洗錢、逃稅、詐騙、送禮和開店刷信用等行為,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一旦所售銀行卡出現信用問題,最終都會追溯到核心賬戶,會導致個人信用受損,甚至承擔連帶責任。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騙子的大多數銀行卡都是通過非法買賣的行為獲得的,網上的買賣銀行卡“來路”和“去向”多種多樣。騙子一般通過網上商城、部落格等發佈相關“廣告”資訊,網上買賣銀行卡的內容包括銀行卡、身份證、網盾、手機卡、開戶資料等。“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買賣,以上這些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處長漆慧説。

  我國的銀行卡屬於實名制,卡記憶體儲了很多個人資訊,如果貪圖小便宜出售自己名下的銀行卡,有可能被收卡人用來從事非法活動,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法律風險,甚至承擔刑事責任。鋻於很多居民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有限,我省由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省公安廳、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海南銀監局、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6部門聯合,持續在全省開展的整治打擊銀行卡網上非法買賣專項行動,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提醒

  在使用銀行卡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廢棄不用的銀行卡,應及時辦理銷戶業務,並將卡片磁條毀損,不要隨意丟棄。

  2、千萬不能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和網銀U盾等賬戶存取工具,以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並承擔法律責任。

  3、一旦發現買賣銀行卡和身份證的犯罪行為,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