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機上産子背後的安全漏洞
- 發佈時間:2015-05-08 08:30:33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懷仁
客艙變産房,孕婦空中産子。近年來,這樣的事兒似乎發生得越來越多。據媒體報道,4月30日,在福州飛往紐約經停上海的航班上,一名懷孕超過35周的女乘客在如廁過程中,産下一名男嬰。經醫護人員處置,母子平安。
看到這種“過程很驚險,結局很完美”的故事,我們很容易被“母子平安”的字眼衝昏頭腦。這個時候,不管別人怎麼説這樣的母親是不是太任性、是不是太過冒險,怎麼強調機上的醫療設施很有限,似乎都有點兒多餘,且顯得不近人情,甚至有點兒冷漠。但是,負責任地説,無論是出於對孕婦還是對孩子的安全考慮,孕婦機上産子的事情還是發生得越少越好。
從孕婦機上産子的事件中,我們能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對孕婦乘機有相關規定,為什麼即將臨産的孕婦還能夠登機?既然航空公司出於對孕婦的安全考慮,對孕婦搭乘航班出行進行了限制,那麼,民航工作人員在賣票時是否詢問了旅客?有沒有按照規範的流程操作?如果孕婦是通過代理機構訂票的,繞過了航空公司的限制,航空公司就應該及時通過其他手段或渠道補上這些安全漏洞。第二個問題是,航空公司和媒體都説機上醫療條件根本難以達到産房標準,但新聞裏頻頻傳出一切都很順利的喜人消息。殊不知,這樣的資訊很容易被解讀為:“孕婦是可以乘機的,空中乘務人員是能保障孕婦安全生産的”,這反而助長了孕婦乘機的僥倖心理。
由此可見,孕婦機上産子,其實暴露出民航的某些環節存在管理漏洞。事實上,民航該有的乘機規定都有,主要是執行不到位。在執行過程中,不少航空公司或代理機構往往出於利益考慮,忽視了安全責任。因此,有關方面要強化責任追究,對於違規購票的相關人員應該予以嚴處。此外,航空公司或機場應該做好安全知識的普及,引導準媽媽安全乘機、負責任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