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收費公路將推PPP模式 提高"建管養運"效率

  • 發佈時間:2015-05-08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5月7日訊 記者曾金華報道:財政部和交通運輸部今天聯合發佈實施意見,部署在收費公路領域鼓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以提高收費公路“建管養運”效率。

  根據兩部門發佈的《關於在收費公路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將鼓勵社會資本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收費公路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與政府共同參與項目全週期管理。

  今年初,交通運輸部發佈《關於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意見》,提出“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社會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按照使用者付費、債務風險可控等原則,完善收費公路發展機制”。

  “30年多來,收費公路領域一直有社會資本與政府多種形式合作的實踐,這次兩部門聯合推廣PPP模式,意味著如果社會資本與政府採用這種模式進行合作,必須嚴格遵守財政部關於PPP的有關規章制度,合作也將更加規範化,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各自優勢,提高服務供給的品質和效率。”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説。

  在投融資模式上,《意見》明確,社會投資者按照市場化原則出資,獨自或與政府指定機構共同成立項目公司建設和運營收費公路項目,政府要逐步從“補建設”向“補運營”轉變,以項目運營績效評價結果為依據,適時對價格和補貼進行調整,支援社會資本參與收費公路建設運營。

  《意見》規定,收費公路項目實施PPP模式所涉及的收費公路權益包括收費權、廣告經營權和服務設施經營權。不同的項目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各項權益通過有效打包整合提升收益能力,以促進一體化經營、提高運營效率。

  “收費公路實行PPP模式,應該強化公開透明、市場競爭的機制,重點處理好投資回報率的確定、收費標準、收費期限等問題,保障公共政策目標的實現。”楊志勇表示,要完善收費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合同約束、收費調節、資訊公開、過程監管、績效考核等一系列改革配套制度與機制,實現合作雙方風險分擔、權益融合、有限追索。

  在資金政策支援方面,《意見》明確,收費不足以滿足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成本回收和合理回報的,在依法給予融資支援,項目沿線一定範圍土地開發使用等支援措施仍不能完全覆蓋成本的,可考慮給予合理的財政補貼。對符合《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項目,可按照交通運輸重點項目資金申請和審核規定,申請投資補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