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營經濟創新轉型顯實力
- 發佈時間:2015-05-06 00:32:5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簡政放權,深化改革,南京市祭出大力支援民營經濟創新轉型發展的“組合拳”催生了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引導創新轉型激活了民營企業發展動力,呈現出量質齊升的良好局面,彰顯了民營經濟發展實力。
在南京市經濟社會年度發展目標任務中,對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是:以改革創新為統領,以提高品質效益為中心,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這條主線,突出科技創新驅動,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民營經濟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著力打造産業優勢,加快構建結構優化、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産業體系;強化協調服務,多措並舉優化配置資源,著力構建均衡和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增強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今年一季度,南京市民營經濟稅收收入139.31億元,同比增長19.2%,這是一組令人欣喜的數據。
政策利好催生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環境和困難壓力交織並存的特殊挑戰,南京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核心要求,堅持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把經濟增長動力轉到依靠科技創新、深化改革上,攻堅克難、銳意進取上,出臺的相關政策為民營企業創新轉型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制定出臺“1+5”系列文件,促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在推進第二階段綜合改革過程中,按照“改革任務條目化、責任部門化、進度節點化、推進網格化”要求,突出“放開民間投資及公共服務領域、推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支援民營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水準”等六個主要方面,紮實推進促進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大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政策扶持力度。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致力於加強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
一是梳理民營資本投資的重點領域和項目,鼓勵以PPP、股權投資、委託運營等多種形式參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市政工程、保障性住房、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
二是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制度,不斷規範優化審批行為,減少審批環節和辦理流程,共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09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04項、轉移至仲介機構6項,取消所有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三是籌建企業和個人公共行政管理誠信體系,完善信用分類管理制度,創新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機制。
四是制定新産品首購首用制度,建立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對採購方給予産品實際價值5%-10%的補貼。
五是面向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市財政出資5000萬元設立應急互助基金,重點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銀行續貸困難。
積極開展形式多樣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發展氛圍。為準確、全面掌握了解民營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政府各部門定期組織民營企業調研,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全年各部門累計調研民營企業1000余家,舉辦民營企業座談會和政策宣講會40余場;面向全市400余家民營企業開展問卷調查,針對企業經營、技術創新、融資、人力資源、發展環境等7個方面設置問題69條,全面了解民營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訴求;發揮行業協會的助手作用,積極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組織政策宣講和建言獻策,引導民營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為政府決策和出臺政策提供參考;積極搭建國內國際經貿交流平臺,開展各种經貿考察交流、項目對接活動,為民營企業發展拓寬空間、尋找商機創造條件。
完善分類服務制度,不斷提升服務水準。一是建立龍頭企業直通車制度。建立與蘇寧、雨潤、三胞等全國500強、全省100強民營龍頭企業的直接溝通聯繫機制,定期收集企業需求與困難,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二是建立重點企業項目直報制度。民營重點企業及其子公司申報國家、省、市項目和財政扶持資金,由企業總部扎口,將有關申報材料直接報送市相關部門,經信、發改、財政、科技、商務等有關部門給予優先推薦和協助辦理。
三是繼續實施百優民營企業培育計劃。對納入百優培育計劃的民營企業,著力做好運作、項目建設月度跟蹤,協調解決突出難題,扶持重點民營企業爭創全國500強和省100強。
四是建立了民營企業運作數據庫,半年全年跟蹤發展動態、運作狀況、出現問題,做好協調服務,及時幫助解決困難。
推動民營企業“走出去”。舉辦各類涉外商務洽談活動,為民營企業提供豐富的涉外商務資訊,併為民營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政策諮詢和案例借鑒。
南京市工商聯與香港貿發局聯合舉辦“轉型升級·香港博覽”名人分享坊活動,與台灣貿易中心聯合舉辦“台灣連鎖加盟業推介交流會”,連續4年參與承辦“台灣名品交易會”等;與渣打銀行等金融機構舉辦論壇,聯合外資銀行為民營企業境外投資提供金融支援和風險防範服務;開展“海歸助民企,創新促發展”主題工作,先後組織7批次120多名企業家參加市外專局舉辦的“創思匯”月度人才精品培訓交流會。
積極開展民間外交,利用各種外事資源,南京市工商聯先後與37家海外工商社團締結了友好合作關係,提升了服務民營企業“走出去”工作的層次和效果;累計為300余位會員企業人員申辦了APEC商務旅行卡;組織民營企業家代表團出訪美國、加拿大,成立加拿大南京商會,積極推進美國南京商會籌備工作。
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強民營企業家信譽。開展“四信”教育,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對社會的信譽。繼續深化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學習培訓、助推民營企業發展、“萬家民企幫萬戶”、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加強民營企業黨建、大學生創業指導等“六項工程”,深入開展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社會信譽的“百千萬”活動。積極推動基層商會和民營企業黨建工作,為“四信”教育搭建有效載體,著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政治鑒別、政策把握、創新發展、文化自覺、責任擔當等綜合素質。
創新轉型激活民營企業發展動力
“工業4.0”“網際網路+”“DT時代”等時代的來臨,南京民營企業緊盯創新轉型風向標,這既是創新轉型的動力所在,也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如今,不少民營企業在所處的産業發展中已是一馬當先……
推動南京現代高端服務業快速發展。去年南京市服務外包執行額達114.5億美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長32.3%。
隨著今年1月16日《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外包産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下發,南京市服務外包由中低端邁向高端的腳步還將加速。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在全球新一輪産業轉移的浪潮中,印度號稱是全球服務外包第一承接國,然而,一家南京企業愣是在印度“挖”到了大單。
去年8月,亞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與印度Reliance集團簽下千萬美元級的合同,成為南京市通信軟體外包行業出口印度最大的單筆合同。
據了解,亞信南京公司2010年以來,亞信東南亞和歐洲市場大量投入,先後拿下尼泊爾、馬來西亞、泰國、挪威等國家電信運營商的軟體訂單。“亞信”的足跡,代表著南京市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方向。
去年,南京市離岸外包執行額為48.5億美元,同比增長33.6%。一個顯著特徵是,南京市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上“跑得快”,僅去年一年,在“一帶一路”市場共簽訂合同近1500筆,執行金額超10億美元,其中,獨聯體及東歐地區同比增長106.3%;東盟地區同比增長42.6%;中東地區同比增長64.7%。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一帶一路”國家正成為“掘金地”,除了“主力軍”資訊技術外包,生物醫藥、動漫等新的外包業務板塊也在崛起,這些領域執行額已達15.3億美元。
南京從一醫藥科技公司做的是幫藥企“減負”的服務外包——新藥研發出來後,交給從一公司在全國150多家醫院做臨床驗證。臨床外包前景廣闊,而且臨床外包不像軟體行業可能涉及國家機密,不存在貿易壁壘。該公司今年預計增長100%,産值會到5000萬元。
助推新興産業強勢領跑工業經濟。經濟增速放緩、生産成本提高、土地空間越來越小,在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新興産業當仁不讓成為拉動南京工業經濟增長、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的“急先鋒”。
去年,南京市六大類九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主營業務收入5372億元,同比增長15.5%,超出全市工業平均增速10.2個百分點,強勢領跑。軟體與資訊服務業、新興顯示産業規模均已達千億以上,前者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後者居全國第二;下一代資訊網路、智慧電網兩大産業正在加速向千億級産業邁進;智慧電網産業規模佔全省智慧電網産業總量三成以上,産業整體實力雄居全國首位。
據悉,今年,南京市軟體業務收入將達到4000億元,建成高標準的中國軟體名城,2020年達到10000億元,跨入世界軟體名城行列。
今年,南京市下一代資訊網路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2020年達到1800億元;
新型顯示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000億元,2020年達到7000億元;
生物醫藥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700億元,2020年達到1500億元;
節能環保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2020年達到2000億元;
智慧製造裝備産業收入將達到800億元,2020年達到1500億元;
軌道交通産業收入將達到500億元,2020年達到1000億元;
衛星應用産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00億元,2020年達到700億元;
智慧電網産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2020年達到2000億元;
今年,南京市將形成200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市場效益高的生物農業技術産品,生物農業産值將達到300億元,2020年達到500億元……
推創新技術産業突破發展。3D列印、未來網路、北斗……在南京,還有一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創新技術産業,他們産值也許不高,卻積蓄著改變生産、生活方式的能量。
南京3D列印研究院的牽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一旦網際網路、大數據和3D列印充分融合,將撬動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些創新産業成為南京經濟發展的後發優勢。
藍蛙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享受工業變革帶來的紅利。現在阿迪達斯、耐克等知名鞋企都借助3D列印做設計,從設計圖紙到出樣品時間從1-2週到現在一台3D印表機一天能出樣幾十雙,設計師終於可以對著滿桌子的實物選樣。藍蛙公司通過3D列印可以做到為國際知名鞋企CLARKS快速出樣的訂單。
南京未來網路谷的牽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正在推動“服務定制網路”項目,讓人耳目一新。他指出:“把網路看成一個大池子,人們需要什麼,我們就定制什麼。你需要快,我就加速,你需要高清,我就給你高清的品質。未來,用戶使用網路會像用自來水一樣方便,擰開水龍頭,根據需要擰大或擰小。”
目前,南京市已建成南京未來網路谷、北斗産業研究院、中科院先進鐳射技術研究院等60多家技術領先、特色鮮明的創新中心。平臺起點很高,很多都是由院士牽頭,大大提升了南京的創新能力。一批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的新産品、新技術、新工藝在南京孕育發芽。未來網路谷落戶南京僅兩年多時間,已吸納了100多個項目,一批項目年銷售過千萬元。
助推傳統製造業快速轉型。作為傳統製造業大市,南京市正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産業鏈從“製造”的低端向“智造”的高端升級,努力實現傳統産業向現代産業的根本性轉型。一批先進製造業企業通過創新研發、抱團發展,克服工業經濟整體環境不景氣的困難,闖出了一條生氣勃勃的道路。去年,南京市先進製造業合計實現工業總産值5890.61億元,增長9.3%,高於全部工業平均增速4個百分點;佔全部工業的44.5%,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去年,長安馬自達乘用車、LG新能源車電池、抗腫瘤藥物橋林園區項目等一批項目都在南京市穩步推進。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南京市工業重大投資項目36個,當年完成投資369億元,佔重大項目投資的22%,其中八成以上都是先進製造業項目。南京市經濟增長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尤其是以先進製造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快速增長,産業結構優化明顯。
作為“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工廠和智慧生産與工業機器人都有著密切關係。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他們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整體出現跨越式增長。目前,埃斯頓已經著手將網路功能和服務整合到工廠現有的控制系統中去,未來還將在工廠管理、雲端應用等方面繼續進行智慧化改造。
量質齊升彰顯民營經濟發展實力
“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8820億元,增長10.1%,增速高於全省和蘇南平均水準。全年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6.8萬戶,總數達到54.5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4.3%;民營經濟新增註冊資本1634億元,註冊資本總額達5923.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4.6%。全年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3898.18億元,比上年增長8.8%,高於全市工業3.5個百分點。全年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稅收62.78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增幅高於全部稅收增幅2.9個百分點。以簡權放權為核心,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消行政審批事項109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04項、轉移到仲介機構6項;70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全部取消,成為繼天津之後全國第二座沒有非許可審批城市。”這是南京市去年經濟發展的一組數據,充分彰顯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實力。
與此同時,民營經濟在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促進投資結構優化。民營經濟佔比較高的第三産業投資佔比超六成。去年,南京市第三産業投資完成3244.45億元,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17.6%,增速比全社會投資快13.9個百分點,佔全社會投資的59.5%,比重比上年提高7.8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在較大比重的服務行業和新興服務業成為拉動發展的重要因素。
今年1-2月,南京市高新技術産業完成投資135.71億元,同比增長9.4%,比工業投資增速高14.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雖然工業投資步伐整體放緩,但産業轉型升級投入力度正在逐漸加大。
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改變能源消費結構,關鍵是要加大清潔能源的應用範圍。今年將繼續加大力度調整城市公共交通領域能源結構,到年底將累計推廣應用7215輛以上新能源汽車。
園區集聚改善空間發展結構。南京市以“六谷二十一園”為載體功能園區規劃建設,推動創新要素與資源的集聚,完善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帶動新興産業快速發展,培育發展高端服務業,打造經濟新增長極。正是基於這些産業平臺的佈局與搭建,南京市新興産業表現亮眼:軟體與資訊服務業、新興顯示産業規模均已達千億以上,前者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第四,後者居全國第二;下一代資訊網路、智慧電網兩大産業正在加速向千億級産業邁進;智慧電網産業規模佔全省智慧電網産業總量三成以上,産業整體實力雄居全國首位。
改善分配結構,社會效益顯著。2012年以來南京市委統戰部與市工商聯結合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共同在全市開展“萬家民企幫萬戶”工程:在全市組織萬家非公有制企業結對幫扶城鄉萬戶以上特困家庭,每年每戶平均幫扶資金5000元左右,到“十二五”末,通過結對幫扶,對貧困戶採取促進就業、扶持創業、資助學業、改善生活、解決困難等幫扶手段,努力使被幫扶貧困家庭的收入明顯增長、精神面貌得到轉變、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過上相對幸福的生活,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截至目前,通過助學、招聘、扶持創業等形式,全市共計有12875家次企業參與“萬家民企幫萬戶”。該工程捐贈資金達2.1億元,幫扶困難家庭47070戶次,幫助1/4南京貧困家庭脫貧,已經成為統一戰線的民生工程、品牌工程。
去年6月,江蘇省民營經濟發展表彰大會召開,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表彰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優秀民營企業家的決定》,對100家優秀民營企業和30名優秀企業家予以表彰。受表彰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南京有13家優秀民營企業和5位優秀民營企業家受表彰,在全省各市中受表彰數量最多。
去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表彰全市傑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和優秀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決定》,對30家優秀民營企業,3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予以表彰。表彰所依據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社會貢獻大,企業家真誠服務社會。
南京在謀劃“十三五”期間的發展中,提出建設“一區一帶三樞紐”的空間戰略佈局。“一區一帶三樞紐”將圍繞激發創新主體、創業人才的動力、活力和能力,破除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瓶頸,進一步完善符合科技進步規律的體制機制和法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大力發展企業間、行業間等行業協會自營組織,以及産業聯盟等産業創新組織。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的關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事項,交由社會組織來承擔,進一步營造民營經濟創新轉型的良好環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