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增長帶會不會加大地區差別

  • 發佈時間:2015-05-06 00:32:1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一大堆政策的提出、一大堆戰略的佈局、一大堆眼花繚亂的鼓勵措施頒布,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似乎已經是信心滿滿。在各種政策的支援下,各個省、市似乎都多了幾張拿得出手的名片,例如西藏是“一帶一路”重要窗口,天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湖北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腹地,福建是海外貿易重要樞紐等等,我國的經濟增長極出現了爆髮式增長。

  從各地的要職來看,當前經濟增長帶的佈局與1980年開始建立的首批經濟特區不同,經濟特區的建立是以點實施的,而且實施的範圍小、城市少,最終的發展也未能實現共同富裕,我國的基尼系數反而在一段時間內越來越大,貧富差距越來越懸殊。

  現在各地都成為發展道路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夠實現協同發展,“一帶一路”興起之後必然實現“自貿區”的發展,“自貿區”的發展又將推動水運、陸運、海運的進步,從而加速類如“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體化”的共同發展。注意,前提是“如果能夠實現”,那麼我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南方至北方、從沿海往內地的人們,都能享受到這些政策帶來的惠利。

  一系列的政策實施數量之多、強度之大實屬罕見,我們可以將其解讀為管理層對改革的堅實信心和大膽嘗試,但我們也可以從另一方面將其解讀為急功近利地製造泡沫。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當一國經濟基礎並不穩定時,通過創造大量的優惠措施以及過度的對外開放,在獲得大量機遇的同時,必將承受更多的風險。

  儘管我們當前一直自稱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並表示已經從“要數量轉化為要品質”,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大家都還在很著急地追求著速度。大量城市在尚不具備實力的情況下就敢於向國家申報“自貿區”,我們可以把這解讀為勇氣,也可以解讀為想“不丟臉”,因為“自貿區”已經成為了一種時髦,一些城市想跟上發展節奏而不顧及自身實力。

  阿里巴巴的“雙11”能夠讓11月11日當天的銷售數據驚呆全世界資本市場,卻無法作為其全年營業的考量,而且2015年4月份左右這段時間最容易斷網、成交失敗、發貨慢、買到殘次品。各地政府急於落實或跟上某些重要政策,也會將發展的重點集中在某些區域,就會導致忽視大多數地區的發展,從而出現層級分離、供應鏈斷裂、管理混亂、分歧加劇等問題,所謂的輝煌也只是一閃光而已。

  最初的5個經濟特區中,靠近香港的深圳非常成功,隔海相望的廈門以及旅遊勝地海南都有突出表現,挨著澳門的珠海並不出眾,而汕頭似乎已經被人們淡忘。不同經濟特區的發展和落寞,未來必將顯現在“自貿區”、經濟帶等各種區域,發展也將參差不齊。

  當前,各地都在展現自身的優勢,至今沒有見到挖掘自身不足的地方政府,單純的進攻勢必會造成防守的漏洞,基礎建設中薄弱的環節所展現的短板效應,會將辛辛苦苦建設的成果毀於一旦。

  在我國一度以房地産為國家戰略發展的情況下,各種政策已經成為“有地就是王道”,在老百姓和投資方的眼中,哪成為“自貿區”哪的房價必然大漲,哪成為經濟帶哪的土地必然值錢,增長極成為發展保底,靠地吃飯的思維,至今仍舊令大多數企業沉寂在“土地”的美夢中,而不思索如何進行升級換代來降低生産成本、優化生産效率、提高生産品質。

  而在我國貧富懸殊依然大的情況下,大量的增長極有可能會將其所在區域的貧富懸殊擴大化,這是因為增長極會將周邊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轉移到其中,剝奪了周圍區域的發展機會,而且不確定能否帶動新的就業機會,因此我們也不能過度樂觀。

  在政策密集下發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預計後續還有接二連三的政策出臺,企業和地方政府要做的不僅僅是趁著政策東風,而是要思考如何將政策轉化為生産力,打造優質的産品。對此,筆者始終堅持品質為重,比如幾乎不打廣告的“老乾媽”並沒有享受“自貿區”“一帶一路”等優惠政策,就是通過過硬的産品走出了國門。這直接反映出品質是經濟增長的根本,拋開品質不談而高談新常態新政策,是膽怯的體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