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銜接期”的政府作為是關鍵

  • 發佈時間:2015-05-06 00:29: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德勝 李洪俠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兩年,我國經濟運作中呈現産業結構趨於優化,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節能降耗不斷推進,創新創業不斷增加,新技術、新産品和新商業模式加快形成等積極態勢。

  ●經濟下行尚無明顯築底跡象。從先行指標看,國家統計局和匯豐銀行兩個製造業PMI均連續半年左右在50附近徘徊,儘管非製造業的兩個PMI略高於製造業,但近期也連續呈現向下態勢,表明經濟景氣程度和企業對未來一個時期的預期不夠樂觀,經濟下行壓力近期難以根本緩解。

  ●政府作用主要是把握好邊界和方式,根本上政府還是要圍繞保障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行事。為此,既需要明確政府介入的重點領域,也要有近期調控政策和中長期改革舉措相配合。政府作用的著力點在於,加大週期長、利潤薄的基礎設施等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維護市場秩序等鼓勵新行業和升級需求發展。

  2015年一季度經濟增長7%,處在年初確定目標區間。與此同時,雖然經濟運作中不乏就業穩、能耗降、結構優等亮點,但從三駕馬車、産業和區域等角度看,經濟下行壓力大仍是主要矛盾,伴隨的通縮和金融風險有所上升。關鍵原因在於: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産業、傳統模式和增長點支撐能力消退,新的産業、新模式和新增長點還沒有銜接到位。政策不調整將形成下滑慣性,影響市場信心。調整政策則需要防止政府干預甚至誤導市場。應在發揮市場機制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補位、引導和營造市場環境的作用。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是主要矛盾

  近兩年,我國經濟運作中呈現産業結構趨於優化,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節能降耗不斷推進,創新創業不斷增加,新技術、新産品和新商業模式加快形成等積極態勢。這些態勢今年以來仍在延續,一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比第二産業高8.7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比上年同期縮小0.05;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6%;城鎮新增就業320萬人,調查失業率5.1%左右。

  儘管如此,下行壓力加大仍是我國經濟運作面臨的最突出問題。首先,主要經濟指標都呈現連續下滑態勢。GDP增速連續兩年多下滑,目前已經降至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其中,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增速降至近2-3年的低點,第二産業增速降至6年來的最低點;投資和消費連續2-3年下滑,目前都已經降至21世紀初的水準,外貿發展波動加大,雖然順差依然大有利於經濟增長,但出口絕對量間或下降;居民收入增速穩中趨落,政府財政收入增速回落至零附近,工業企業利潤時隔兩年再次下降,傳統製造企業經營困難,外遷甚至破産倒閉現象不斷出現。

  其次是經濟下行尚無明顯築底跡象。從先行指標看,國家統計局和匯豐銀行兩個製造業PMI均連續半年左右在50附近徘徊,儘管非製造業的兩個PMI略高於製造業,但近期也連續呈現向下態勢,表明經濟景氣程度和企業對未來一個時期的預期不夠樂觀,經濟下行壓力近期難以根本緩解。這种經濟壓力在物價水準方面也得到印證,國民經濟各環節主要價格基本都在下跌,投資品價格、工業原材料購進和工業品出廠價格、商品零售價格指數都持續負增長,居民消費價格CPI雖然仍增長1.4%,但受需求不振、上游環節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影響,未來仍有物價繼續下行甚至陷入通縮風險,不利於經濟發展信心增強。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經濟總體下滑的態勢還將延續。

  再次是經濟運作中風險點有所增加。從金融角度看,一方面是貨幣政策環境改變,金融環境趨於收緊,外匯佔款餘額減少和同業資金運用減少,導致貨幣派生放緩,一季度M2僅增長11.6%。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後銀行一度將信貸大量投向煤炭、鋼鐵、建材等傳統行業,這些行業長期産能過剩,價格下行,銀行信貸資産品質惡化。房地産行業價格快速上漲期,不僅大量資金通過信貸、信託、理財等渠道涌入,而且房地産業成為其他行業企業貸款的重要抵押物,保守估計,2014年底房地産直接和間接相關的融資規模佔比在60%左右。目前房地産供求區域平衡,房地産價格難以繼續大幅上漲,甚至部分地區呆壞賬集中爆發。此外,中央提出的用以置換過去地方債務的一般債、專項債和PPP三種模式中,前兩者規模受限,PPP目前制度不完善,對社會資本吸引能力有限,地方債務償還高峰已過,壓力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經濟越是下行這些風險點爆發的可能性越大。

  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

  中國經濟之所以面臨如此局面,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社會的各方面都處在“舊破新待立”的“銜接期”,經濟增長缺乏規則、産業、動力和金融的支撐。

  一是舊規則已破新規則不清。十八大以來,八項規定、作風建設和高壓反腐持續深入推進,過去多年形成的政商非公開交換關係,GDP指揮棒導向下的政府競爭的關係基本已經打破。新的公開透明、邊界清晰、多元平衡的政商關係和政府間關係尚未完全建立,或者雖然新規則建立但很多政府官員不能適應,影響推動發展的積極性和效果。

  二是傳統産業過剩現代産業尚不成熟。我國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中後期,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産業産能過剩具有趨勢性,而且大量國有企業從事上述行業,缺少經營不善退出市場的制度規範和支撐兼併重組的金融服務。上述行業産能利用率都在70%左右甚至更低,明顯低於行業合理水準。儘管網際網路、智慧製造、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産業代表未來發展方向,但由於技術、制度、資金支援等原因,應用範圍和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目前,高新技術産業、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佔全部工業比重僅有10%多一點,還難以完全彌補傳統産業留下的空白。

  三是過去的增長點下滑新增長點尚不清晰。從區域看,過去主要依靠的東部沿海地區支撐全國增長,隨著出口受阻,傳統製造業外移,環境約束強化和生産要素的轉移,東部地區增速普遍下滑,上海甚至取消了GDP增長目標。同時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山西、內蒙古能源資源主産地經濟增速不斷探新低。四川、重慶、新疆等地經濟發展態勢相對較好,但體量有限。從市場主體看,大中型國有企業經營效益顯著下滑,一季度,國有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工業增加值增速不足2%。創新創業帶來的新登記註冊企業數持續快速增長,但是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還遠不夠明顯。從發展方式看,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帶動經濟,投資效率下降和外部需求不穩情況下,傳統發展方式遇到瓶頸,需要繼續尋找高效率的投資方式和投資領域,以及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四是傳統金融不足現代金融制度有待完善。實體經濟離不開金融支撐,越是經濟轉型升級期越是如此。長期以來我國以銀行等間接融資為主,在資金配置過程中行政力量有餘市場力量不足,順週期現象明顯。在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和經濟下行等背景下,銀行資産承壓且無法滿足企業多樣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需求。以股票、債券、VC、PE等為代表的融合多種金融形式,打通儲蓄和投資通道的現代金融制度還不夠健全,儘管近期股票市場持續上漲,但總體看現代金融服務對資金供求雙方的吸引力還比較有限,這成為經濟“銜接期”的金融約束。

  渡過“銜接期”需政府發揮作用

  從經濟規律和産業運作週期看,目前的“銜接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經階段。度過“銜接期”需要政府發揮提供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營造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的作用,但政府作用主要是把握好邊界和方式,根本上政府還是要圍繞保障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行事。為此,既需要明確政府介入的重點領域,也要有近期調控政策和中長期改革舉措相配合。

  “銜接期”重點依靠三類需求穩定經濟發展。我國過去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是房地産、基礎設施和製造業出口。當前,房地産供求基本平衡、出口競爭優勢、傳統産業産能過剩的情況下,穩定經濟增長主要靠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的基礎設施投資,如中西部地區公路、鐵路,城市地下管網、電信設施等;二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如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智慧家電、旅遊、保健、教育、網際網路+等,三是為解決社會發展遇到問題而衍生的新需求、新領域,如養老、清潔能源和環境保護、“一帶一路”等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其中,政府作用的著力點在於,加大週期長、利潤薄的基礎設施等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維護市場秩序等鼓勵新行業和升級需求發展。

  近期調控,政府政策要更加精準。財稅方面,要加大對城市地下管網、高速鐵路、重大水利工程、“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通樞紐等的建設投入;進一步規範收費,制定更加清晰簡便可操作的減免稅實施辦法,為創新創業減輕負擔;通過規範地方債務建立規範完善、公開透明的地方政府舉債機制,為地方政府參與建設提供融資。金融方面,進一步適度降息、降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引導利率下行,為加速金融結構調整、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創造環境;完善銀行不良資産分類處置制度,使僵屍企業退出市場;人民幣適度貶值,在助力出口和人民幣走出去之間保持平衡。貿易政策著力降低貿易的稅費和時間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機遇,加大戰略性商品進口力度。行政管理方面,推行一站式和網上政府服務,限時辦理涉及企業登記、經營、變更和退出等各項事務;運用大數據建立完善的企業誠信系統,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中長期改革,要積極推進確保落實。財稅方面,在均衡政府和市場、不同層級政府關係原則上,儘快推進預算、稅制和地方債等改革;完善PPP制度,確保私人資本與政府平等合作中有利潤、受保護。金融方面,通過利率市場化、存款保險制度、處置不良資産等渠道,調整社會儲蓄在金融行業之間的分佈;繼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方便企業低成本直接融資,豐富社會資金的投資渠道;完善各類要素流通的基礎設施、制度建設和金融支撐等。市場環境和秩序方面,儘快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失信企業責任追究制度,市場準入和監管規則統一制度,降低企業和居民打官司成本。政府改革要以點帶面,抓住河南警察罵人、國務院確定事件部委拖延、“網速慢網費高”等典型事件,研究政府內部引入競爭、精簡機構和人員、用品質和結構彌補人口紅利缺口等改革,研究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改革,最大限度保障各類企業公平競爭;完善低成本監督政府行為和自然壟斷行業的制度,讓企業和居民成為改革是否到位、舉措是否有效的評判人。

  (作者為清華大學研究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青年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