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交會是個“新”品牌

  • 發佈時間:2015-05-05 17:30: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吳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吳力

  當前,我國外貿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給會展業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廣交會作為“中國第一展”,已經走過了58個春秋,在新的形勢下,廣交會將如何繼續保持其發展優勢?

  在第117屆廣交會舉辦期間,廣交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改革創新是廣交會的一大特色,是廣交會成為“中國第一展”的關鍵原因,也是廣交會繼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如今,廣交會正處於創新求變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將不斷改革創新。廣交會未來仍將是中國經濟和外貿的重要示範舞臺。“改革創新是廣交會的特色,也是保持其歷史地位的關鍵原因。”李晉奇表示,廣交會已經連續舉辦117屆。58年來,廣交會正是憑藉改革創新,才成為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採購商最多且國別地區分佈最廣、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縮影和標誌。

  改革創新推動著廣交會不斷發展壯大。如今的廣交會既保持了綜合展的傳統優勢,又強化了專業展的特色,順應了國際會展業的發展潮流。據李晉奇介紹,58年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11224.6億美元,近幾年每屆展覽面積均超過116萬平方米,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萬採購商到會,成交額均超過3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展,在中國外貿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廣交會是個老品牌,也是個不斷豐富內涵的‘新’品牌。”李晉奇表示,廣交會的核心是服務中國外貿發展,擴大開放,推動海內外貿易暢通。改革創新是提升廣交會服務的靈魂,是廣交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李晉奇表示,當前廣交會在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增多。挑戰表現在:一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貿形勢嚴峻複雜,各种經濟和非經濟因素影響著全球市場之間的貿易往來,廣交會作為國際性展會,一定程度上也會受到波及;二是中國外貿企業受到成本上升等傳統優勢弱化、新優勢正處於逐步打造的過程中,以及外需市場景氣度降低等影響,生存壓力加大,也會影響參展投入。

  不過,李晉奇同時表示,廣交會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貿易盛會,其優勢仍在:一是國際影響力將不斷增強,58年來有累計超過710萬的境外採購商到會,形成強大的輻射效應,目前每屆到會的新採購商達30%~40%;二是廣交會服務國家外貿發展戰略,堅持推動外貿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如多次調減參展企業費用;三是廣交會作為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孵化器”,在推動大量中小企業以及中西部地區做大做強、實現“走出去”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四是隨著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興起,廣交會大力加強“智慧廣交會”建設,給實體展會的發展也帶來了機遇,為供採雙方提供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圍繞辦展宗旨和使命,廣交會持續進行改革創新,不斷創新招商招展方式,吸引採購商與會;培育新展覽題材,辦好進口展區;加強品牌推廣,推動企業提升研發和創新設計能力,保護智慧財産權;打好資訊化應用“組合拳”,從招商、組展、電子商務和現場服務等方面加強“智慧廣交會”建設;堅持綠色辦展、節儉辦展,探索實踐前沿辦展理念。

  “廣交會正處於創新求變和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李晉奇表示,隨著中國由“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轉變,廣交會已然發展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展會之一。廣交會將順應形勢,緊跟外貿轉型升級的發展步伐,改革創新,努力提高辦會水準,提升展覽效果。“未來,廣交會仍是中國經濟和外貿的重要示範舞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