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服務業跑出“加速度”(新亮點引領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5-05 04:3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曲哲涵 歐陽潔 吳秋余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服務業跑出“加速度”(新亮點引領新常態)

  

  黎明,冷藏車駛上省道、國道,把農家生鮮運向城市餐桌;快遞小哥蹬起三輪車,將網購包裹送到鄉野集鎮。

  早上,金融街的上班族腳步匆匆,科技園裏車輛穿行如梭;各地名勝古跡迎來參觀者,機場碼頭送走遠遊客。

  黃昏,“創客空間”“車庫咖啡”談興正濃,年輕人找到奮鬥的 “金鑰匙”,企業挖掘著升級的“金種子”。

  入夜,餐館排檔美食飄香;電影院、圖書城人氣很旺;億萬個移動互聯終端螢幕閃亮,搭建起另一個經濟圈、社交網……

  中國人的幸福感在增強,中國經濟的新動力在奔涌——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頻繁交匯,服務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保就業中成為強勁的“火車頭”。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産業8.7個百分點。我國經濟從工業主導邁向服務業主導時代,服務業穩穩撐起經濟發展“半壁江山”,成為新常態下生機勃勃的新亮點。

  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傳統服務業變革挖潛,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服務業的強勢增長及其內部結構不斷優化,為適應新常態、換擋不失速提供有力支撐

  4月的京城,桃紅又一春。“2015中國婚博會”上,攝影、珠寶、餐飲大牌林立。全聚德旗下倣膳、豐澤園、四川飯店悉數到場,特色婚宴一字排開,商家耐心解答各種諮詢……這場景,是傳統服務業開拓新空間的一個縮影。

  適應新常態,傳統服務業調整“微利時代”的經營策略,靠變革贏紅利,以創新挖潛能。

  細分市場,滿足多樣化需求。全聚德辦社區店,俏江南賣盒飯,京倫飯店送外賣……“大企業打親民牌、特色牌,中小企業靠移動終端網聚目標客戶。”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餐飲業兩年來轉型成效初顯:2014年全國餐飲收入2.786萬億元,同比增長9.7%,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終止了“三連降”。今年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7458億元,同比增長11.3%。

  轉變思路,謀求可持續發展。“不能再走砸錢建景點的老路。我們深度開發生態與文化相結合的‘綠色遊’,讓遊客省下開銷,留住鄉愁。”中信旅遊集團副總經理李瑞躍認為,通過創新經營思路、理念和模式成功突圍的企業,都進一步夯實了發展根基。

  引領新常態,新興服務業不斷深化社會化專業分工,擴大有效供給,形成新增長點。

  姑蘇之春,來自20個國家的千余家企業參展“第四屆中國蘇州文化創意設計産業交易博覽會”。3D列印一掃,4分鐘後量身定制的服裝就能穿上身;翻開一本精裝書,居然是一盞檯燈;尚方寶劍原子筆、故宮宮門拉桿箱……創意企業亮出十八般武藝,展會首日就吸引了3萬人。

  春雨中,位於北京昌平的泰康人壽高端養老社區正在進行最後的園區綠化。今年6月,他們將迎來第一批住戶。未來5至8年,泰康人壽將投資1000億元建設養老社區,而整個保險業未來幾年的養老地産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醫療顧問、養老看護等健康産業以及人壽保險、住房反按揭等金融業都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中國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新興服務業“串”起的産業鏈,是活力四射、空間廣闊的領域,拉動經濟增長潛力可觀。據統計,2014年服務業投資超過28萬億元,增長16.8%,投資增速明顯超過整體投資的增速,比第二産業高出3.6個百分點。今年首季,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15.9億美元,同比增長24.1%,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61.9%。

  遲福林説,服務業跑出“加速度”,主要是三個因素發揮作用:

  政府之手調控得力。“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最大限度依法依規為服務業發展‘鬆綁’。”十八大以來,國務院陸續出臺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措施支援服務業,使“加速跑”具有可行性。

  市場之手推動有力。工業轉型升級、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新型城鎮化的需要,使“加速跑”具有必然性。

  科技之手牽引給力。雲計算物聯網網際網路金融、線上醫療、網路教育等快速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助推作用日益顯現。今年一季度,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7607億元,同比增長41.3%,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了30.7個百分點。“網際網路+”使“加速跑”具有主動性。

  “服務業的強勢增長及其內部結構的不斷優化,為經濟換擋不失速提供了有力保障。經測算,‘十三五’期間,只要服務業年均增長保持兩位數,就能帶動經濟增長3.8%—4.3%,為7%左右的經濟增長奠定重要基礎。”遲福林説。

  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刺激消費增量提質,加速産業改造升級,打造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服務業的深度開發、廣泛融合,為調結構帶來新的活力和動力

  湖南的中學教師阮非説自己是“歲寒三友”——攝影發燒友、驢友、票友。戶外裝備、攝影器材、聽戲學戲,每年要花去近1/3的收入。“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除了基本生存型、物質型消費,還會追求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阮非説。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指出,近年來居民資訊消費、綠色消費、文體消費、養老家政消費等新型消費增勢明顯。生活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居民消費從模倣型排浪式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的需求,使消費活力更充分地釋放,也刺激了消費增量提質,成為優化經濟結構的“驅動器”。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居民消費結構持續改善,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佔比提高。在全國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中,交通通信和醫療保健支出佔比分別比上年提高0.6和0.3個百分點。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初步顯現。

  生産性服務業與工農業深度融合,嵌入或延伸傳統産業鏈條,凸顯“創新驅動”,成為産業結構升級的“加速器”。

  深圳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手機原材料供應商展開闔作。手機企業只要提供訂單,朗華就能幫對方實現全球原材料採購和産品配送。“把採購、銷售、結算、運輸這些‘雜事’交給我們,讓企業更專注于提升技術和品質等核心競爭力。”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志軍説。

  農業經營借力“網際網路+”實現轉型。基於物聯網技術的全程冷鏈供應系統提升了農産品的品質,電子商務在促進産銷銜接、倒逼農業標準化和品質安全可追溯等方面漸顯優勢。目前,農産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已超過500億元,全國農産品電商平臺逾3000家,全國涌現出一批“淘寶縣”和“淘寶村”。

  服務業的發展,為各地打造特色區域經濟提供了歷史機遇。

  上海自貿試驗區成功試點並擴容,粵閩津自貿試驗區日前正式掛牌,從南到北矗立起中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樣板群。越來越多的地區進一步校準區域功能定位,挖掘服務業發展潛力,打造地方經濟“升級版”。

  “實踐表明,由低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過程,也是工業增加值比重下降、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表明,我國經濟正處在向中高端演化的階段,並將持續這一勢頭。”張斌説。

  新增就業的“蓄水池”

  吸納就業的主渠道,大眾創業的主陣地——服務業佔就業比重在2011年首次躍居第一,此後逐年增加,成為讓人“有活幹,有錢掙”的絕對主力

  梧桐開道,青磚鋪地,老舊的廢棄廠房,時尚的原木裝飾。位於溫州市區學院中路7號的浙江創意園,是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意基地,匯集數十家高新文化企業。把 “製造工廠”變為“創意工廠”,年輕學子的創業夢在這裡升騰。

  園內一角,“溫州名購網”工作室內,十幾名大學生正在電腦旁緊張忙碌著。創意園企業生産的甌繡、甌塑工藝品,紅蜻蜓的皮鞋,歐諾的眼鏡,都從這裡銷往全國。

  “學生培養要與就業創業接軌。”浙江工貿學院黨委書記何向榮介紹,2009年底創意園開園後,學院2010屆畢業生一年後就業率達到98.58%,高於浙江高職平均畢業生3.88個百分點;一年後自主創業率為7%,高於浙江高職自主創業率。創業園區成功孵化了362支創業團隊,成立52家大學生創業實體,累計提供2.8萬人次創業就業崗位。

  從服務業獲益的不僅有大學生。伴隨旅遊業快速發展,不少農民在家門口掙起大錢。

  “油菜花一開就忙起來了,還得雇幾個幫手。”小舟山鄉位於浙江麗水,山綠河清田園如畫。以前農民只會種田,收入上不去。如今,小舟山鄉開發特色農業旅遊,僅3月底一個週末,全鄉農家樂就接待3000多名遊客。

  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就業卻在提速,服務業功不可沒。人社部數據顯示,第三産業佔就業比重在2011年首超第一産業,躍居第一,此後逐年增加,現已成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2014年,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第二産業佔GDP比重減少的情況下,我國就業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超額完成全年新增就業1000萬人的目標。其中,服務業無疑是“讓人有活幹、有錢掙”的主渠道。

  “服務業種類多、領域廣,能充分吸納不同年齡、區域和勞動技能的人口就業。”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邱立成認為,隨著服務業快速發展,技能型、知識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崗位都將獲得快速增長,這對解決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的就業大有裨益。同時,部分服務業的創業門檻相對較低,特別是網際網路經濟崛起,為人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創業渠道,這也是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重要支點。

  從新增市場主體情況看,服務業勢頭強勁。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在第三産業的數量為287.42萬戶,佔新登記註冊企業總數的78.72%,服務業增速快、佔比高,成為大眾創業的主陣地。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6億人,其中第三産業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增長最快,實有1.8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677萬人。

  據測算,過去我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約拉動100萬人就業;目前GDP增長1個百分點,大約可以拉動170萬人就業。這當中,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明顯高於製造業。

  復旦大學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陸銘教授認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製造業的發展使勞動生産率和人民收入水準提高到一定程度,服務業就會獲得快速發展的動力,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已在經歷這樣的轉型,服務業將逐步取代製造業,發揮就業“容納器”“蓄水池”的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