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理財業務轉型“深一度”

  • 發佈時間:2015-05-05 05:12: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銀行理財面臨著來自股市、基金、P2P網貸等的資金分流壓力,這使得銀行需要更多地考慮客戶需求,以吸引其回流,而推出類似于理財份額可轉讓的業務就是典型的應對措施。此外,監管部門引導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本質也是促使銀行理財轉型的外在動力之一

  從去年9月推出行內可轉讓業務,到今年正式推出行內個人理財份額可轉讓服務,浦發銀行在銀行理財産品上的新探索吸引了外界的關注。其實,不止浦發一家,據《經濟日報》記者觀察,目前,多家銀行已按照監管的要求,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制的改革工作。如恒豐銀行在去年2014年9月成立資産管理事業部,負責統一管理全行資産管理業務。同時,包括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在內的商業銀行根據市場走勢,也已將銀行理財産品由預期收益型逐步向凈值型過渡。

  在理財業務高歌猛進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為何要大力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這對廣大投資者來説又意味著什麼?

  提升産品流動性

  “推出可轉讓業務,可以使得客戶購買理財産品後臨時變現的需求得以實現,為客戶提供便利,同時,對於錯失投資機會的客戶而言,通過受讓方式持有理財産品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産品創新角度出發,通過轉讓功能,可以盤活大量存量理財産品,提升銀行理財産品的流動性,有望進一步帶動業務發展。

  長期以來,理財産品提前贖回難是困擾廣大投資者的一大難題,儘管理財産品質押融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流動性問題,但專家表示,理財産品質押融資須客戶付出一定的融資成本(貸款利率),到期後還須客戶歸還融資資金,具有不確定性以及部分風險性。

  比較而言,理財産品轉讓則只要轉讓雙方談妥轉讓價格,支付部分手續費後出讓人即可獲取轉讓價款,並不再享有已轉讓産品份額,對於客戶來講更省心、省力。

  “從長遠來看,理財産品允許轉讓應是一種趨勢,它使得客戶有了除持有到期外的第二種退出方式,有效緩解了客戶臨時用款的流動性風險,並大大增強了理財産品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建立理財産品的二級市場。”上述負責人表示。

  可以看到,當前銀行理財面臨來自股市、基金、P2P等的資金分流壓力,使得銀行需要更多地考慮客戶需求,以吸引其回流。而推出可轉讓這樣的提升流動性的業務就是典型的應對措施之一。

  向凈值型過渡

  除了來自其他資管産品的分流壓力外,監管部門引導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本質也是促使銀行理財轉型的外在動力之一。比如去年12月底,中國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未來力求打破“隱形擔保”與“剛性兌付”,引導商業銀行發行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産品。同時,新規要求預期收益類産品計提50%風險準備金,該類産品發行成本將大幅增加,繼而影響産品收益率,而凈值型産品的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僅為10%,發行成本大幅降低,因此銀行發行凈值型産品的意願更為強烈。

  據了解,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産品指的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産品,這類産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産品每週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凈值型理財産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産品凈值有關。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週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佈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大體上看,凈值型理財産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但二者在投資方向和風險上仍有較大不同。“在發行機構上,開放式基金由基金公司發行,凈值型理財産品由銀行發行。”融360理財分析師葉青介紹,二者投資方向也不同,凈值型理財産品投資方向更為穩健,比如銀行存款、債券等等,而開放式基金可投向股票、期貨、期權等等,其投資風險明顯高於凈值型理財産品。

  走專業化道路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理財産品的標準化進程還在不斷加快。隨著主要商業銀行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架構搭建,業內人士猜測,理財業務或將成為商業銀行子公司制改革的方向之一。“從銀行本身來説,一旦實現子公司改革,理財業務市場化水準將有所提升,業務運作機制等方面都將擺脫既有約束,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公司將更為專注于提高投資管理能力,建立資産管理品牌,為客戶提高理財收益,豐富理財産品,積極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通過服務下沉和渠道優化來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表示。

  業內專家表示,長遠來看,理財業務子公司制改革還將有利於推動理財業務進一步回歸代客理財本質。同時,通過投資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對理財産品性質的認知能力和對風險的識別能力,逐步打破銀行體系下的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進一步推動銀行理財産品健康有序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