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巧

  • 發佈時間:2015-05-05 04:31:3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震宇孫偉

  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稱的喀喇沁旗,地處內蒙古赤峰市西北部,全旗30.2萬農業人口,僅有耕地75萬畝,是農業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之一,卻在一片灘塗和荊棘中探索出一條符合地區特色的農産品品質安全之路,在今年內蒙古評選的3個國家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縣裏位列其中。

  “管得到”讓監管回歸服務

  2011年,喀喇沁旗(以下簡稱喀旗)成立了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站,調配了7名工作人員,全面負責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檢查指導工作。11個鄉鎮(街道)分別安排專職人員進行轄區內的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目前全旗已有3個鄉鎮完成獨立建站工作。該旗王爺府鎮、乃林鎮被列為全國鄉鎮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試點。以協議管理和工資補貼相結合的方式,配備村級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員40名、村級防疫員170名,協助旗、鄉兩級監管部門開展工作。

  “管得住”讓執法有威力

  根據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的需要,喀旗將農産品品質安全執法列入農牧業局執法隊的業務範疇,成立農産品品質安全舉報中心。並聯合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開展“紅盾護農”、“農資打假”、“高毒農藥專項整治”等系列活動,做到農産品品質安全有案必查,查則必嚴,嚴則必果。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關鍵環節,重點整治高毒限用農藥違規使用、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合理佈局農藥經營網點,重點解決農藥經營單位過多過亂問題,逐步實現農業投入品100%納入平臺管理。

  “管得巧”讓農産品生態化

  在這一場從“吃得飽”向“吃得好”的轉變過程中,喀旗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在監管機制化方面,目前全旗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初步形成了“源頭防控、過程監控、結果把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機制,農資打假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在農資管理資訊化方面,通過農業投入品綜合監管資訊化建設項目,借助自治區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資訊平臺,農業投入品品質追溯資訊系統憶已投入使用。在産品品牌化方面,品質安全認證是農産品在市場上的通行證,很多生産企業、農牧民專業協會都把獲得品質安全認證的産品註冊了商標。在農業現代化方面,極大地促進了農家肥、生物肥料、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畜禽糞便綜合處理等現代科技的推廣應用,農牧業現代化水準得到了快速提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