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導彈精兵何賢達

  • 發佈時間:2015-05-05 01:31: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軍中典型

  中等個頭,皮膚黝黑,國字大臉挑起兩道濃眉,炯炯雙目裝滿果敢堅毅。百萬軍中一兵卒,看似平凡普通,他卻在18年軍旅生涯中寫下 “導彈精兵”的傳奇——

  發射陣地,他精準駕馭戰車長劍,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操作彙報演示,出色表現贏得陣陣掌聲。

  西北戈壁,他枕戈待旦聞令出征,親手將8發新型號導彈送上藍天,長天大漠回蕩驚天巨響。

  首都京城,他登臺講述帶兵之道,榮膺戰略導彈部隊“十大優秀士官”,第二炮兵為他榮記一等功。

  他,就是“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第二炮兵某旅“導彈發射先鋒營”三級軍士長何賢達。

  導彈陣地,駕車仗劍寫傳奇

  塞外隆冬,關山飛雪,一聲點火,長劍問天。這是第二炮兵某導彈旅成功發射的第100發導彈,指揮長就是何賢達。

  1997年底,何賢達當兵入伍,新兵下連分到炊事班。他找到連長想調到戰鬥班,卻灰溜溜地無功而返。他把心一橫,打算自學成才。

  白天渾身油膩,他一有空閒就用柴火當模擬器材,擺開“戰場”練操作;夜裏挑燈苦讀,他把厚厚一摞專業教材悉數翻遍,嚼碎了裝進肚裏。

  半年後,全旅大考,何賢達名列前三甲。“火頭軍”搶了導彈專業的“交椅”,有人不服氣,旅領導現場復試,卻考出一個“百問不倒”,何賢達一下聲名鵲起。

  走下灶臺,登上吊車,何賢達成為一名導彈轉載號手。寒來暑往,苦練精訓,很快躋身全旅有名的“一吊準”。

  1999年,何賢達憑著“第一吊”的本領,參加建國50週年國慶首都閱兵,用100余次轉載導彈無一差錯的優異成績,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當上士官後,何賢達覺得肩上變化的不僅是軍銜,更是責任擔當。當時,被稱作導彈發射“1號手”的重要崗位全都由高學歷幹部擔任,由於幹部輪換流動快,戰鬥力波動較大。

  “我想嘗試擔任‘1號手’。”何賢達主動請纓。

  這一想法,當時在許多人看來猶如天方夜譚。這個崗位不僅涉及高等數學、機械識圖等多門學科,僅規程要點就有10萬多字,電路圖展開好幾米長。

  勇者不畏險,何賢達義無反顧。2002年盛夏,西北大漠擺開考場,旅總師、發射營長、專業教員“三堂會考”,何賢達高分取得“1號手”上崗資格證,成為該型號導彈擔此重任“第一兵”,當上發射一連一班班長。

  發射“男一號”,一幹就是10年,何賢達卻越戰越勇。有人勸他“悠著點”,他大眼一瞪:“要看好風景,就得攀高峰。”

  2012年,他大膽建言由士官擔任發射指揮長,並苦學精練通過嚴格的資格認證考核,成為第二炮兵首批士官發射指揮長。

  “他敢擔責、敢拼闖,很多事在別人看來是傳奇,在他這裡卻不足為奇。”旅政委陸艷先在旅裏工作十幾年,對何賢達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次,他在操作中發現一塊晶片讀取數據有誤差,先後對全旅裝備進行5萬多次數據判讀試驗,寫出詳盡的分析報告和解決方案,成果在部隊全面推廣。該型裝備型號總師感慨地説:“一名戰士的思考,讓多少博士碩士汗顏!”

  何賢達所在旅是支能打勝仗的導彈勁旅,所在營是中央軍委命名的“導彈發射先鋒營”,所在連是第二炮兵授稱的“科技練兵模範連”,他兩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操作彙報演示,100多名將軍來旅視察,都要到一班和他“嘮嘮”。

  這些傳奇般的故事,讓何賢達名氣越來越大,有人專門統計過他的“數字人生”:當兵18年,28次執行重大任務,8次發射導彈,13次比武奪冠,5次立功,被第二炮兵樹為“十大礪劍尖兵”“學習成才標兵”……

  思想陣地,傳遞積極正能量

  那一年,班裏分來個叫韓凱的戰士,大學本科生,出國留過學,一進門就給班長亮底牌:呆兩年、鍍層金,回家去乾大事業。

  何賢達沒有當頭棒喝,倒想看看他能翻起多大浪花。一段時間,韓凱張口海那邊很精彩,閉口説了你們也不懂,私下聊的一度攪亂課上講的。

  一個週末,何賢達在班裏擺開桌子,要和韓凱拉拉呱,主題就是“哪兒的月亮更圓”。全班列座,其他班的戰士也來觀戰。

  韓凱認為國外“收入高、經濟好”,何賢達卻透過中外百年曆史“比增速、看發展”;韓凱感嘆身邊“房價高、看病貴”,何賢達列舉50多組數據闡述“辯證看、務實辦”。

  一番唇槍舌戰,韓凱心服口服。何賢達只提一個要求:“以後別拿那套‘歪歪理’糊弄人,別讓人看不起你這個大學生!”後來,韓凱轉變很大,參加了實彈發射,還評上了優秀士兵。

  何賢達愛玩,足球、籃球,打牌、下棋樣樣都會,不為別的,只想和戰士打成一片。近幾年,他卻發現,班裏戰士“以前跟我玩、現在跟網玩”“以前找我交心,現在上網吐槽”。

  這是為啥?何賢達有些苦惱,倒是“85後”的妻子胡玲麗點撥了他:“不是一代人,很難掏心窩。”

  何賢達一拍腦袋,給媳婦一個深情擁抱:“再難也得上呀,看來不破除心中的“代溝”,就跨不過時代的‘鴻溝’。”

  圖書室裏,何賢達對《網路與社會交往》《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等書籍愛不釋手;軍營網路上,他當上了“論壇版主”,開了“老兵微網志”。這位官兵眼中的時髦班長,逐漸走進了戰士的朋友圈。

  營長于洋洋説:“這個老兵真會玩!”何賢達帶兵帶出境界,會玩玩出成效。這些年,新兵下連,擠破腦袋要找他報到;老兵退伍,一班老兵哭天抹淚不願走。

  播“陽光”、去“陰霾”,戰士的思想陣地處處充滿正能量,何賢達也收穫得盆盈缽滿:當選全軍和武警部隊百名好班長新聞人物、第二炮兵首屆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範,被評為第二炮兵好班長標兵、優秀士官標兵。

  人才陣地,千錘百煉出尖刀

  一班不一般,班長是標桿。旅長張赫深有感觸:“攻難關、打硬仗,全班一心,其利斷金!”

  當班長,要有號召力。説起“當年”,何賢達至今一臉自豪:“大喊一聲‘跟我上’,刀山火海都沒人含糊。”

  有一次,連隊受命在偏僻貨站卸載裝備。時逢盛夏,暴雨如注,污泥黑水一片,戰士面帶難色。何賢達二話沒説,挽起袖子、捲起褲腿,率先跳了進去。這一跳,帶動全班、感染全連,提前半小時完成任務。

  那年盛夏,西北大漠被烈日烤得像爐壁,各班比著修築工事。頂著近50度的高溫,何賢達帶著大家一幹就是幾小時,鉚足了勁要讓一班搶頭彩,上等兵黎文志卻嘟著嘴“潑涼水”:“不講科學的蠻拼,只會事倍功半。”

  頭彩搶到了,就在何賢達向黎文志炫耀“姜是老的辣”的時候,卻得知班裏兩名戰士中暑倒下了。正巧,那天夜裏有行動,一班成了“老末”。

  夜已深,何賢達坐在駱駝刺旁,望著滿天繁星,不停地嘆息:“新形勢下,如何帶領戰士跟我上?怎樣才能把戰士擰成一股繩?”

  傍徨中,教導員鄭經華來到他身旁,幫他解開心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咱們的傳家寶,但不能通過刻意比苦來激勵士氣,更不能人為造苦來對待戰士,傳承精神實質最重要。

  關山冷月,夜風習習。何賢達敞開心扉深刻反思:把吃苦當品牌,“推遲休假”“提前歸隊”有時也並非“必須”;榮譽包袱背得太重,啥都想爭第一,結果有時丟了西瓜撿回芝麻……

  觀念一變,方法就變,一班仍然一路領跑,“效費比”卻在提高,凝聚力更強了。

  去年年初,在全旅比武考核的前一天,重要號手沈少晨受傷住院,營裏臨時調整另一個連隊的上等兵張旭“補缺”,全班通宵未眠為他補課,反覆操作磨合,雖然比武中保住了“金牌發射架”的牌子,成績卻打破一班“最差紀錄”。此後一個多月,全班齊心幫助張旭“淬火”,陪他深學專業、苦練操作,使他很快名列全旅專業考核榜首,成為一名優秀的發射號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