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民春耕向現代農業悄然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5-04 09:25: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吉林省鎮賚縣英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裏,一台田間多功能小型自動氣象站的螢幕上“跳動”著這片土地的溫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資訊。“咱們現在有了‘千里眼’和‘順風耳’,農業氣象資訊一目了然,大夥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了。”合作社社員張偉説。
全程農業機械化、精選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越來越多的東北農民在春耕中使用起現代農業科技。
“同樣播種面積,原來幾個人2天才能完成,現在農機1小時就幹完,合作社的40台套農機滿足了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英臺合作社理事長任志國嘗到了現代農業科技整合應用的“甜頭”,“每公頃水稻産量從15年前的1.6萬斤增長到如今的2.2萬斤。”
今年春耕備耕期間,僅在鎮賚縣就有6.2萬名農民接受現代農業科技培訓。“玉米膜下滴灌、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水稻‘三推兩早一達標’等增産增效技術得到推廣。”該縣農業局副局長景林説。
規模經營、農業機械化等現代農業生産標誌,成為今年春耕的“熱詞”。“化肥每噸2370元,比市場價便宜700元;種子每公頃投入600-700元,比市場價便宜300元,這兩項就節省投入近30萬元。”經營著310公頃耕地的吉林省昌禾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謝大林説,規模經營幫助他節約了成本。
“土地集中連片經營,我們在農機上就敢投入,新品種、新技術也能應用上。”謝大林説,規模經營增加了糧食生産效益。
目前,吉林省已有24%的耕地流轉到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手裏。未來,吉林將進一步有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強土地流轉管理與服務,到2017年完成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縣鄉平臺建設。
現代農業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之路成為東北農民的共識。“肥越用越多、地越種越硬。”肥料利用率不高、土壤板結一直困擾著鎮賚縣農民王繼發,“今年春耕,我調整購進肥料的比例,施用更多有機肥。過去1公頃地用化肥需要1600斤,這幾年按600斤有機肥、1000斤化肥比例施用。”
今年春耕,各種有機肥、生物肥、專用肥等新型肥料受到東北農民的青睞。新型肥料既能保留了傳統複合肥中硝銨養分含量高的基本特性,又具有使用效率高、利於環保的特點。“這幾年施用有機肥,玉米品質好了,土地慢慢修復了,是給子孫造福。”王繼發一語道出農民的心裏話。(記者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