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赤峰扶貧啟用電商模式

  • 發佈時間:2015-05-04 08:29:17  來源:內蒙古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接第1版村裏為每一戶貧困戶建檔立卡,每戶的家庭經濟情況、貧困原因、致富意願、幫扶項目、幫扶責任人、脫貧時限都一目了然。

  貧困戶定下來了,還要確定扶貧項目。包村的赤峰農牧業局下鄉工作隊和村裏一起研究扶貧項目,幾次村民代表大會開下來,村民一致同意發展大棚蔬菜。“規劃到村到戶,項目到村到戶,幹部到村到戶”,快速地推進了大棚項目建設進度。去年村裏僅用4個月時間就建起290多座大棚,每個貧困戶每個棚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

  “進村狗不叫,群眾問不倒”,這是鐵匠營子村村民對赤峰農業推廣中心研究員任志宏的評價。作為村黨支部的挂職副書記,他擔起了扶貧工作隊隊長之責。去年他和隊員們在棚區泡了兩個月,從育苗、定植再到田間管理,他都手把手地向農民傳授“真經”。誰家的棚種的什麼菜,誰家的作物得的什麼病,他都能説得一清二楚。

  “扶貧牛”讓松山區王府鎮任家營子村百姓嘗到了甜頭。在貧困戶孫洪國家中,去年購進的4頭西門塔爾牛膘肥體壯,已有一頭母牛産犢。老孫算了一筆賬,到明年4月他家光養牛的收入就能達到2萬元。

  去年,任家營子村推行“先購後補”模式。41戶貧困戶自主購進120多頭基礎母牛,鎮裏驗收打上耳標後,為每戶貧困戶發放了1.1萬元的購牛補助。“過去的項目讓村裏來幹,進度慢不説,村幹部還操心受累!”王府鎮副鎮長鮑國興説,“先購後補這個新辦法讓群眾省了錢,幹部省了心!”

  今年赤峰市要投入6億元資金,推行“三到村三到戶”的模式,對692個嘎查村進行扶貧開發。每個貧困嘎查村確定1個幫扶單位,選派1支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確定1名幫扶責任人。目前,赤峰市已為17萬多戶貧困戶建檔立卡,市和旗縣區兩級已經組建了扶貧工作隊1000多個,已有3000多名工作隊員走上了扶貧第一線。

  創新機制:聯戶成一體發展有底氣

  “三鏈式”互助扶貧,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鎮東他拉村的首創。在村部會議室的墻上有一張互助扶貧聯繫表,在這張表上,全村114戶貧困戶每一戶貧困戶都確定了一名富裕戶或黨員作為幫扶責任人。這種“1+1”的幫扶模式又分為“親情鏈”“互需鏈”“責任鏈”三種不同方式。

  “三鏈式互助扶貧是被逼出來的選擇!”村黨支部書記潘向學坦言。去年村裏實施金融扶貧工程,百姓都不願為貧困戶擔保借貸款,怕將來還不上擔責任。越窮越借不到錢,越借不到錢越窮,潘向學決心打破這個怪圈。

  村裏首先按親情關係,讓“富親戚”和“窮親戚”結成38對互助組;按照互需關係,把有勞力、有土地、有草場的貧困戶和缺勞力、缺少土地草場的富裕戶連成26對幫扶對子;剩下的10戶貧困戶由黨員幹部來幫扶。

  在農民黨員鮑學芝的擔保下,貧困戶王雲龍貸到了4萬元貼息貸款,買了4頭基礎母牛。眼下這4頭母牛已經懷上了牛犢。王雲龍算了一筆賬:每頭母牛每年能純賺3000元,僅此一項全家每人平均就能增收4000元。

  作為擔保者,黨員鮑學芝心裏並不輕鬆,他隔三差五就到王雲龍家的牛棚查看一番。 “過去曾有過扶貧羊被貧困戶殺了吃肉的現象,對貧困戶得又幫扶又監督。”鮑學芝深感責任在身,“要是王雲龍家的牛有個三長兩短,他的4萬元貸款就得我來還!”

  去年,東他拉村共為56個“三鏈式”扶貧聯合體解決金融扶貧貸款1325萬元。用這筆錢共購買2910隻基礎母羊、680頭基礎母牛。已有31個“三鏈式”互助組加入了養牛合作社。到今年年底,全村貧困戶的每人平均收入預計達到5500元。

  目前,赤峰市基層創新的各種模式的“扶貧聯合體”層出不窮,通過以富帶貧、以巧帶拙、以勤帶懶,讓貧困戶在摘掉了窮帽子同時,和睦了鄰里關係,促進了鄉風文明。

  另辟蹊徑:産業有特色致富有新招

  眼下,敖漢旗四家子鎮熱水湯村杏花初綻,白墻紅瓦的“小米飯農家院”春色倍增。顧紅林家的“農家樂”格外紅火,吃鐵鍋燉菜,看小磨做豆腐,睡農家火炕,這獨具特色的農家體驗遊引得遊客絡繹不絕。去年,他家僅旅遊一項就收入10萬多元。今年,熱水湯村被列入國家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目前,村里正在做農家樂小區的擴建規劃,準備延伸街路硬化,統一設計排水管道。

  根據各嘎查村的旅遊資源,赤峰市先後規劃了33個旅遊扶貧重點村,今年先實施7個村,引領農牧民發展農家樂、牧家樂致富增收。旅遊扶貧是赤峰精準扶貧的精品之一,如今,赤峰正著手規劃光伏農業發電項目和電商扶貧試點項目,讓扶貧另辟蹊徑,在非農産業找出新出路。

  事實上,赤峰市部分旗縣已經嘗試和培育“電子商務扶貧開發”,給農民和農畜産品加工企業進入市場打開了另一扇門。去年,巴林左旗重點扶持鑫洋笤帚手工製品有限公司和大遼王府糧行兩家企業在“天貓”商城開設旗艦店,每個店給補助10萬元的保證金和6萬元的運營年費。

  今年1月,“契丹情結”牌工藝品笤帚和“契丹”牌雜糧豆兩個品牌旗艦店將投入運營。通過“線上宣傳,線下銷售”的運作模式,巴林左旗的農産品借助“天貓”這個亞洲最大的綜合性購物平臺開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目前,鑫洋手工製品有限公司已開發工藝笤帚製品及挂件1000多個品種,年銷售笤帚80萬把,銷售額600多萬元,成為笤帚苗子産業化扶貧的主力軍。

  敖漢旗注重培育雜糧網上行銷企業。目前,以行銷敖漢小米為主的村頭樹網店已成功入駐淘寶網、天貓商城、京東商城、1號店等大型網路超市。銷售網路已經覆蓋了全國所有的二三線以上城市。高峰時,一天的銷售額能達到2萬多元。網店年銷售額在300萬元以上。目前,以“村頭樹”為代表的敖漢雜糧的網路店舖已有50多家。這些網店背後的種植基地,正在成為農牧民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