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機讓中房村富了

  • 發佈時間:2015-04-30 02:35:0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譚秋福梁生斌本報記者文洪英

  車行在通往中房的路上,呼吸著良田沃野中春的氣息,憧憬著盎然春意中透出來的希望。

  “牛不能把田裏的草打碎,機器就能把它打成泥,很快就能變成有機肥,就這樣每畝能年增産好幾十斤呢。”4月24日,江西省泰和縣螺溪鎮中房村64歲的老支書闕隆珍掰著指頭歷數機械化生産帶來的好處,“有了機器,老表輕鬆了,錢也賺得多了。”

  7組的周滿燕,丈夫在外打工。一個人在家照顧91歲的婆婆和3個小孩,還種了七八畝地,單産都在1000斤以上。一個農村婦女照顧上下老小就夠忙了,但是有了機械化,她一點也不覺得累,甚至還可以抽空去做小工掙外快!

  村裏有341戶,1856畝耕地。這個主要靠耕種水稻來換錢的村莊因為農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掙錢的路子也越來越多。

  “原來10畝田,我們夫妻光蒔田就要幹上20多天。今年4天就搞完了,都是機器幫的忙。”村支書闕初光開心道。實行機械化後,從浸種到收割一年兩季滿打滿算也不要幹二十天活。據了解,當地的機械化率達100%,是一個典型的農機村。除了天氣及節慶日等因素影響,大多村民一年當中至少有200天通過做泥水、小工或進廠打工等途徑掙個兩三萬。加上田裏糧食的收成,中房百姓的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有些有經濟基礎的農戶還通過發展養殖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村裏興起了養牛、養豬、養魚等産業。養母牛10頭以上的有五六戶,年出欄生豬百頭以上的也有四五戶,養魚水面也達千畝有餘。9組的闕永桂家種了七八畝地,還養了12頭母牛和七八十頭生豬。每年下來,都能掙個盆滿缽滿。家裏還蓋起了佔地百多平方米的兩層半小洋樓。在村裏,闕永桂家的小洋樓一點都不扎眼。因為村裏341戶,有320多戶都建起了小洋樓,告別土木(磚混)結構的老房子。

  “鄉下越來越富,大部分家裏都有點小産業。”老支書不時發表感慨,“這都要感謝黨的政策好!2010年以前,這個村子因為貧困,每人平均收入只有兩千零幾塊,現在有3200多元。”

  農機生産讓農民有充裕的時間打工、發展産業,還有人專門利用農機發起農機財,8組的張金仁就是一個。他自己買了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機,除了經營自家的四五十畝耕地,他還幫人耕整土地年逾百餘畝,按每畝收費90元計算,每年下來的收穫也不小。為了讓更多的人像張金仁那樣利用農機賺錢,當地黨委政府鼓勵村民組建合作社,組團利用農機賺錢。2010年,張金仁和其他11戶農民一起組建了泰和縣致富農機服務合作社,開闢了農機致富新路子。

  為了讓中房村甩掉貧困帽,當地黨委政府結合精準扶貧要求,制定了農機興村的路子。同時,該村還通過爭取小農水項目等途徑,投資千萬餘實施高標準糧田建設和實施田園化等,村裏五六百畝因內澇嚴重靠天吃飯的田塊成了旱澇保收的田塊。僅此一項,當地農民一年就增收五六十萬元,戶均增收近2000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