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外職業教育制度提供的借鑒

  • 發佈時間:2015-04-29 21:31:5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一戰和二戰的策源國及戰敗國,德國損失慘重。但在戰後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裏,聯邦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在20世紀60年代就超越了英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

  談及其中的奧妙,德國前總理科爾解答説:“發達的職業教育是德國戰後崛起的關鍵。”據了解,德國職業教育以現代學徒制為主,其最大特點是把學校教育和企業培訓相結合,被形象地稱為“雙元制”。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德國15歲以上人口中受過職業教育者為4115.7萬人,佔總數的57.8%;而大學以上學歷者為926.5萬人,僅佔13%。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在德國已高度普及,年輕人很樂意參與其中,因為“雙元制”的資格證書在行業內的認同度非常高。很多的年輕人更加願意參加“雙元制”的項目,而不願去全日制的職業學校。

  1969年,德國用《職業教育法》確定了“雙元制”的法律地位,對企業和學校都進行了系統規範。在中國,與德國有深厚淵源的同濟大學也有類似的嘗試:汽車學院和大眾汽車公司簽訂“預備工程師聯合培養項目”合約,承諾共同培養學生。

  因為在地域上距德國較近,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深受其影響,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現代學徒制度。目前,瑞士的學徒培訓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學生在完成義務教育後,大概有2/3的人會進入職教體系,而其中加入學徒制的有4/5,進入全日制職業學校的僅為1/5。

  現代學徒制在中國的試點經常會遇到學校熱、企業冷的現象,因為很多企業認為自己不僅要承擔培訓成本,還要付給學徒工資,得不償失。然而,德國的企業卻絲毫不擔心這樣的問題,因為他們認為企業從中會獲利頗多。有專家對此解釋,對於德國的中小企業來説,學生一般會在企業裏待三年多的時間,勞動貢獻完全可以抵消培訓所産生的費用。對大型企業來説,雖然高端設備價格昂貴,如操作不慎就會造成巨大損失,但他們即使賠本也願意去培養學生。

  除了上述在職教領域有著穩固基礎的國家,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在國內興起了自己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其共同點主要在於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援。

  英國靠政府買單的方式激勵企業,給那些申報合作項目的企業以補貼,這些經費覆蓋了所有的培訓成本。另外,為了吸引更多學徒的參與,政府也會給學徒提供個人補貼。

  與英國有細微差別,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包括學徒制和培訓生制兩種:學徒制時間為3到4年,比較穩定,要取消合同需要相關方同意;而培訓生制時間僅為1到2年,任何一方都可單方面解除合同。在這些國家裏,普通教育的地位高於職業教育,人們對學徒制的態度比較負面,因此不得不靠政府的大力推動。

  西方的現代學徒制儘管不是盡善盡美,但其經驗值得借鑒,並對之進行符合本國國情的改良。不可忽視的事實是,在最近的全球競爭力排行榜中,我國的綜合排名雖在第28位,但“新技術的可用性”一項指標卻排在第107。這個尷尬的數據説明我國目前的教育離實際太遠,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夠。要想解決就業率低和招工難這兩大難題,西方各國在現代學徒制領域的嘗試值得借鑒。(宗禾)

職業教育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媒控股 5.94 10.00%
2 天源迪科 17.00 6.25%
3 機器人 22.00 5.31%
4 羅 牛 山 10.77 4.26%
5 長方集團 6.03 4.1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搜于特 4.82 -3.02%
2 愛爾眼科 40.35 -2.02%
3 西安飲食 5.16 -1.71%
4 棕櫚股份 7.61 -1.17%
5 龍洲股份 9.74 -1.12%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