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期貨業“觸網”進行時

  • 發佈時間:2015-04-29 16:29:4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雲富 馮莽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融子行業中最弱小的期貨行業正拓展邊界紛紛“觸網”,期望上演逆襲“跨界”的戲碼。“‘網際網路+’對期貨行業的影響,是借助網際網路工具,對現有産品、流程再造。”南華期貨副總經理朱斌在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接受採訪時表示,同時期貨公司也要從網際網路的角度考慮,與衍生品市場産生交集。

  今年4月份,中國期貨業協會發佈了網上開戶的相關指南,新的投資者將可以通過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的雲平臺實現網上開戶。

  而作為小眾的市場,網上開戶還只是行業“跨界”的一個側面。“從去年一系列政策的逐步發佈實施,為行業的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中國證監會機構部副主任李格平表示,2014年9月證監會發佈推進創新發展相關意見後,一批鼓勵創新政策陸續發佈,使行業創新活力逐步釋放。目前,期貨公司的投資諮詢、風險管理以及資産管理等業務相繼開閘,期貨公司及其資管産品4月份也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作為國際市場上一種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期貨在國內一直是“高風險”的代名詞,期貨公司此前也長時間被限定在經紀業務領域,由於小眾的市場、同質化的競爭、價格戰的模式,行業實力一直較弱。“受制長期單一的業務模式,對於期貨公司而言,相對券商等金融機構,人才、資本方面還明顯處於‘下風’。”上海一位期貨行業人士表示,在跨界的風潮下,其他金融機構相對更容易拓展衍生品的邊界,而期貨行業的“跨界”需要尋找到合適的模式。

  中銀國際期貨研究部主管顧勁濤表示,期貨公司的優勢在於對衍生品的理解,目前中銀計劃利用銀行、券商係的“雙重背景”,探索銀證期的合作,通過提供各自具有優勢的金融服務,期望能形成一種資訊的閉環。“場外的風險管理也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在中國期貨業協會理事張宜生看來,實際上國內一些具有多年風險管理經驗的有色金屬企業,更願意到海外市場進行套期保值,原因就在於海外市場豐富的場內場外産品體系,使企業能夠輕易找到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選擇。

  在當前企業利潤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場外市場一方面為市場提供個性化、非標準化的風險管理産品,更重要的是,由於交易所上市産品有限,目前四大期貨交易所上市産品僅51種,場外市場為大量不能通過交易所規避風險的企業提供了一種風險轉移的渠道。“場外産品不要成為期貨公司和客戶的一種對賭行為,需要期貨公司對場外産品的風險進行對衝。”張宜生表示,國際市場上,金融機構一方面是通過相互間的産品互換來轉移風險,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場內期權等標準化衍生産品進行對衝。

  目前,國內市場的場內期權除了上證50ETF期權外,商品、股指等期權産品都還是空白。為此,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助理黨劍指出,期權作為金融基礎性産品,是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和産品創新的必要工具,未來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的同時,還要積極推進場內衍生品市場,助推金融機構的持續穩定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