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食用菌成了林區致富新時尚
- 發佈時間:2015-04-29 06:36:05 來源:內蒙古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玉榮
即將入夏,走進大興安嶺林區吉文林業局吉文管護所木耳培育基地,只見一堆堆鋸末堆似小山,一袋袋菌棒整齊排列,一股股菌香沁人心脾。滿臉挂著笑容的幹部職工裝袋的裝袋,接菌的接菌,運輸的運輸,擺袋的擺袋……徜徉在這片食用菌産業帶,感受到的是食用菌産業給當地群眾帶來的實惠。
管護所主任楊德忠介紹,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已成為林區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任務。林業局通過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使職工培植黑木耳的積極性逐漸高漲。
2013年,吉文管護所以自願入股方式培植袋栽黑木耳15萬袋,每個人都按股分到了紅利。去年,他們又擴大培植規模,培植黑木耳20萬袋、滑子菇3萬袋,春節前就銷售一空。同時還興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涼曬場地,新建了150平方米的場房,並引進了裝袋機、接菌機、窩口機、打孔機等設備,總佔地面積達到45畝。他們還採用全日光地栽技術和優質菌種以及小孔技術和微噴技術,使木耳産量和品質大幅提高。今年,他們預計培植袋栽食用菌25萬袋,培植靈芝2000袋,進一步擴大規模和種類。
基地負責人張宏偉指著一瓶瓶擺在架上的菌種説:“木耳菌種很適合在溫度高的地方繁殖,大夥就像伺候小孩兒一樣盼著菌群快點長大。等到5月時,這些培植好的菌群就能栽到林間空地裏,7月就可以採摘黑木耳,那時大家就得忙著數錢啦!”
一袋袋小小的食用菌,如今正逐漸成為吉文林業局轉型發展、增收增效的“黃金産業”。食用菌不僅成就了一個全新産業,也讓老百姓嘗到致富的滋味。
談起食用菌,種植大戶李樹仁笑逐顏開:“去年,我培植食用菌採菇2萬多斤,每斤新鮮香菇價格都在2.3到3.3元之間,幹品的價格更高。除去人工費用以及其他的費用,純收入可達7萬元。”據了解,今年管護所又有4名職工加入食用菌培植行列,並籌備成立食用菌合作社,再建立滑子菇加工廠,爭取把這個項目做大做強。
青年商會讓小微企業主離夢想更近
□本報記者王連英
今年31歲的于佳佳,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捩點:4月17日,他牽頭組建的 “內蒙古豐鎮市青年商會”正式成立。
豐鎮市位於晉冀蒙三省交界地帶,一直以來商業繁榮,素有“塞外古鎮、商貿客棧”之稱。目前該市中小企業有140戶,個體工商戶12800多戶,于佳佳就是其中的一員。
去年冬天,于佳佳籌資成立了農業供銷合作聯社,想大展身手,發家致富。然而試水商海時間不長,他便體會到了小微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種種難題:融資難、産品銷路少、效益不穩定……“做企業説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挺難。尤其在當前的這种經濟形勢下,像我這樣的個體私營企業,融資是最大的難題。”
煩惱之際,一次與商界朋友的聊天中,大家在談論晉商的商幫文化時,于佳佳突發靈感。“如果把豐鎮市年輕的小微企業主都聯合起來,共謀發展,豈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于佳佳很快聯合身邊經商的朋友們,以“抱團發展”為目的,組織創立“內蒙古豐鎮市青年商會”。成立商會的消息在豐鎮市傳開後,不出幾天的工夫,就有50多家小微企業主動聯繫,要求成為會員。
“有了這個商會,就會有一個內部互動、交流的平臺,同時也能有實力和規模與外界進行商業溝通,從而做強做大自己的事業。我也希望通過商會,能把我的産品大範圍地進行推廣。”會員楊芳説。楊芳做個體經營已經有五六個年頭,先是做化粧品直銷,後來又開始推廣專門針對亞健康人群設計的火療項目。儘管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商業定位,但在楊芳看來,想做大企業還是很難,幸運的是,商會的成立讓她看到了希望。
“我們成立商會是順勢而為、應勢而動,而且商會的會員基本都是80後,都是敢闖敢幹的年輕人。所以,我相信,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商會將依託烏蘭察布主動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的大發展戰略,帶領會員走出豐鎮,走出烏蘭察布,走出內蒙古。”于佳佳信心滿滿地描繪著商會未來的藍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