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民旅遊準備好了嗎?

  • 發佈時間:2015-04-29 03:31: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文勇張偉賓

  農民旅遊是旅遊業的新軍,但無論是農民還是旅遊産品的提供者,都沒有充分的準備。要看到農民在旅遊休閒上的現實需要,也要看到農民旅遊對經濟的巨大推動力,共同把農民旅遊的文章做好,讓農民能出去玩、敢出去玩,玩得開心。

  臨近“五一”小長假,各種與旅遊相關的新聞開始見諸報端。但是在種種關於旅遊的報道中,卻很少關於農民旅遊的新聞。

  對於中國的經濟來説,旅遊業是日趨重要的新興力量:2014年,全國旅遊業總收入為3.25萬億元,相比于63萬億元的GDP來説,已經是一個接近1/20的大數字了。農民由於經濟水準的提高與季節性閒暇時間的增加,也開始放下手中的鋤頭去旅遊,成為旅遊群體中日益壯大的隊伍。按照旅遊行業每人平均收入超過1000美元/年就會出現區域性旅遊需求的一般規律,我國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確都已經跨入了旅遊的門檻。

  旅遊既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個體休閒福利的重要體現。安徒生説,“旅行,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清泉。”旅行是令人愉悅的:幾乎沒有人會不願意在旅途中見到新事物,結識新朋友,更換一番心情。有人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旅行的路上,是賞景、閱人、經事的最好機會。

  然而當前,在農民旅遊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無論是農民還是旅遊産品的提供者,都沒有充分的準備。

  從農民這一頭説,儘管有一定數量富裕起來的農民有豐富的旅遊經歷。但是,總體上來説,農民旅遊的消費水準仍遠遠低於城市居民。以旅行社提供旅遊産品的模式來看,價格偏高,超出了農民旅遊支出的心理預期;而自助遊方式,農民又缺少經驗,難以成行。所以,當前農民旅遊仍處於較低的層次:有閒,就去縣城公園溜達溜達;有閒還有很多錢,才去周邊景點走馬觀花;有錢有閒還有心,才會到大城市或者較遠的知名景區遊玩;出國遊,更是很多普通農民夢寐以求的事情。

  從旅遊産品提供者的角度出發,當前的旅遊業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不親農民”的發展模式:門票價格偏高,對農民來説,一個景點的門票甚至可以買上十多斤豬肉;旅行社服務不熱情,很少有旅行社把對農民旅遊服務的熱情和專業能力作為重要提升空間;旅遊景點缺少針對性安排,農民看慣了鄉村自然風光,更喜歡都市繁華景象和著名人文景觀。

  我們不能責備特定旅行社旅行路線設計不合理或是景點接待不週,問題的關鍵在於國內的旅遊市場還沒有為農民旅遊現象做好準備。當前大多數旅遊産品,以收入較高,自主性較強的城市居民作為主要目標客戶,自然很難適應消費意願較低但總數巨大的農民旅遊群體。隨意打開攜程或是途牛的網站,會發現各大旅行社最願意花大力氣推廣的,其實都是高消費的出境遊。顯然,單高價的旅遊産品能夠給旅遊公司帶來更豐厚的利潤。但實際上,針對農民市場的國內遊,甚至省內遊的開發也是極其重要的。《2014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中提及,2014年國內遊消費額佔國內消費額的五分之四,是旅遊消費的主要部分。能把佔我國人口總數一半的農民旅遊潛力挖掘出來,將是中國經濟內需進一步擴大的有效抓手。另一方面,據統計全國約有6萬個鄉村160萬個農民家庭在開展農家樂,在這一處處農家小院中,農民和城市居民各取所需,談笑晏晏、其樂融融。農民旅遊既是拉動內需、提升經濟活力的載體,又是推動城鄉融合的橋梁。

  所以,要看到農民旅遊巨大的經濟推動力和潛在市場空間的長期趨勢,也要看到農民在旅遊休閒上的現實福利需要。一方面,可以鼓勵地方政府和旅遊公司開發適合農民旅遊的産品,以更高的性價比針對性安排農民喜歡的旅遊産品,讓農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的活躍動力;另一方面,為農民旅遊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用合理科學的旅遊原則引導旅遊業發展,培育積極健康的旅遊文明,讓農民有錢、有閒還有心,能出去玩、敢出去玩,還要玩得開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