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更精準找到 值得授信的科企

  • 發佈時間:2015-04-29 03:29:2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楊 群

  阿基米德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如今在上海,一大批模式新、技術強、幹勁足的科技型小企業有這樣的雄心,但他們也在苦苦尋找那個支點——怎樣融資,夢想才不至於被資金短缺所羈絆?

  在另一端,上海的銀行業在轉型中也積極進行反向尋找,他們用各種新機制、新技術、新渠道,以求更快、更精準地找到那些真正值得授信的優質科技企業。

  銀行爭設“科小”服務機構

  近來,滬上銀行在機構設置中不約而同成立了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專注于科技小微業務創新服務。

  上海農商行率先成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心,在全市形成以張江科技支行為龍頭、與張江“一區十八園”相對應的“1+X”科技金融服務網點佈局。截至去年末,該行科技企業貸款餘額164.72億元,科技企業戶數首超千戶。

  與此同時,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也設立了小企業金融業務一級部;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則設立了9家專營支行;平安銀行上海分行設立2家科技金融專營支行。

  新式武器提速科技金融

  體量小、資産輕,是科技企業融資的瓶頸。這一瓶頸不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就有阻力。對此,滬上銀行機構主動創新,設法用大數據分析等“新式武器”,加大對各類科技型貸款主體的支援力度。

  浦發銀行推出小微“網貸通”業務,通過打造O2O線上線下小微金融服務新模式,並運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線上自動審批,全渠道提供貸款支用和還款。上海首家民營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將選擇生物醫藥、網際網路和軟體行業的3至6家科技企業作為試點樣本,科學計算科技金融的授信定價。

  聯手園區批量化安全信貸

  創業型科技企業融資規模小,審核環節卻一樣都不能少,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只有在風控保證的前提下實現批量化,銀行與科技型小企業之間才能供需對接。在上海,一些商業銀行想到的辦法是,與園區合作。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等已紛紛與科技園區、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等聯手合作,因為這些園區更了解入駐企業的真實情況。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以園區為業務立足點,建立政府、園區、擔保公司等第三方機構、銀行的“四方合作”機制,有效分散風險,有利於貸後監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