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尼泊爾歷史震後能否重現?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31:07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很多人説,想回到4月25日14時11分(北京時間)之前的尼泊爾去看看。
那時,尼泊爾的古建築依然完好,帶著濃郁的宗教色彩,寧靜、神秘。
據網友悟空和他的同事稱,截至4月26日傍晚6時,尼泊爾8.1級大地震損毀了不少重點古建築,其中多座為世界文化遺産。
比姆森塔倒了,瑪珠廟塌了,這些歷經時光滄桑的建築,最終沒有敵過板塊之間的強大擠壓力。
加固還是等待,這是個問題
近年來,被天災人禍損毀的歷史古建築,不在少數。
2003年12月的一個淩晨,一場6.3級的地震悄然襲來,摧毀了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伊朗巴姆古城中超過80%的建築。
2009年4月,地震擊中了義大利中部城市拉奎拉。這座始建於13世紀的城市,保留了大量羅馬式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但它們中的多數,沒有逃過此劫。
即使是現存的歷史建築,同樣面臨著種種不可預知的風險:地震、泥石流、海嘯……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侯衛東主持了我國一項文化遺産災害風險評估的項目。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對於中國不同地區文化遺産面對的風險,人們在原則和概念上有認識,但“對風險類型、等級和如何處理等,並沒有科學計劃”。
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工程師王林安表示,對文物建築抗震的基礎研究,我國做得還不夠。對古建築進行防震加固,是一項技術含量極高的工作。它要求施工方既懂得地震知識,又熟悉將要加固的建築結構,還要清楚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加固時,後添加上的配件只能是古建築的配角,對原有的結構起輔助作用;要盡可能保持建築物原狀,儘量少干預。否則,加固本身,可能成了對文物的破壞。
“對古建築提前採取抗震措施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很難做。”侯衛東坦言,學者專家可以把歷史建築面臨的風險分析得很清楚,但要下決心對建築“動刀”,又不那麼容易。防護不可避免地會損害文物的真實性。到底是等一等,讓文物的真實性能多留一天是一天;還是為了抵禦未來某天可能的風險,抓緊時間做預防?侯衛東説,全世界的文物保護界,恐怕都在這兩種觀點間徘徊猶疑,沒有定論。
尼泊爾損毀建築或可重生,應“保護現場”
有報道指出,震前兩周左右,地震專家在加德滿都開會,強調在尼泊爾這樣的地震高風險地區,應做好抗震準備。
抗震的措施還沒有做好,地震已經襲來。如今,從照片裏看,多座廟宇和宮殿,只剩下斷壁殘垣。
“地震造成這些歷史建築瞬間倒塌,或者主體結構坍塌,但是它們並沒有消失。”侯衛東分析説,“現在還不知道建築物的具體損毀情況,修復它們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好下定論。不過,如果能拿原材料按照原結構進行修復,完全有條件讓倒塌的建築物重現。”
古建築修復,提倡使用傳統材料和傳統技術,最大限度保留歷史建築原有的建築結構。侯衛東估計,尼泊爾此番被損毀的一些建築,本身就是尼泊爾民眾日常還會使用的廟宇,可能“一直在修”,相關傳統工藝應該得以繼承。相比修復建築物的難度,建築內的壁畫、佛龕才更為棘手——這些文物可能在震中碎裂,很難徹底拼湊復原。
相比而言,純木質結構的歷史建築復原難度較小,它們即使垮塌,整體性仍在,可以把垮塌的梁、柱和椽等大的構件按照傳統工藝重新“拼裝”;王林安同樣也指出,木質結構建築本身抗震性也比較好,損毀不會太嚴重;但那些磚石結構的建築則比較麻煩:地震中,磚塊掉落,整個粉碎,幾乎不可能將其完全復原,不可避免要採用新材料,對其重新進行粘結和加固。這類重建的建築物,“永遠回不到過去的狀態”。
如果回不去,還要不要重建?侯衛東説,這是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對被損毀建築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政治價值進行多方面考量。
2003年伊朗巴姆古城遭到地震破壞後,伊朗宣佈對其進行重建,經10年努力巴姆古城已經從廢墟中走出;2009年,義大利拉奎拉的文化古跡遭遇地震重創後,義大利政府出資1.5億歐元用於50個修復項目,據報道,對拉奎拉及其周邊地區的修復重建工作,將持續到2021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管在尼泊爾強震後發出的聲明中就提到,將協助尼泊爾從災難中重建,包括歷史遺跡和加德滿都谷地的建築。
“現在要做的,是盡可能‘保護現場’,不要隨意翻動建築物垮塌後留下的磚瓦石塊。”侯衛東建議,最好能保存地震現場的完整性,等到有條件的時候,對其進行測繪、記錄和研究,啟動科學修復和重建程式。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