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然林停伐,用材從哪來

  • 發佈時間:2015-04-29 00:31:15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的需求與日俱增,天然林是最優質的森林生態資源,停伐順應民意。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經濟發展對木材特別是大徑級木材(大徑材)的需求越來越大,天然林停伐後,木材供給怎麼保障?

  “當務之急是抓緊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建設一批高水準的木材儲備生産基地,通過一段時間努力,全面實現由採伐天然林到採伐人工林的歷史性轉變。”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説。

  為什麼要建儲備林

  依靠進口補供需缺口難度加大,立足國內保障用材成共識

  “這是我們的鎮場之寶,這棵閩楠樹齡200多年,胸徑有1.5米多。”在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場小金洞桐車灣楠木林裏,場長桂發生説,幾年前一個老闆開口100萬元要買這棵樹,後來還不斷提高價碼,纏了他兩年多。

  “這件事讓我們很受啟發,一棵樹價值究竟有多大?我們也缺錢,但我們更缺這樣的大樹。” 桂發生説,從那時起,場裏決定培育珍稀樹種,發展大徑材,目前種植面積已達3.7萬畝。

  大徑材是使用價值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良材。對於建設儲備林培育大徑材的重要性,基層國有林場有著一致的認識。杉木無節良材基地、紅豆杉基地、馬褂木基地……最近幾年雨後春筍般涌現。

  這個重要性,從宏觀層面考量更為凸顯。

  我國木材消耗逐年增加,2002年消耗1.83億立方米, 2013年增加到5.22億立方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第一大木材進口國,對外依存度接近50%,進口原木超過全球貿易量的1/3,而這其中,大徑材又佔了很大比重。

  需求大幅增長,供應卻日漸吃緊:國內天然林大徑材資源採無可採;國際上大徑材也日益成為戰略資源,目前全球86個國家限制和禁止原木出口,國際CITS公約限制貿易的樹種達220多個,依靠進口補供需缺口的難度越來越大。

  立足國內培育大徑材,建設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確保木材安全,成為各方共識。

  基層實踐與頂層設計上下聯動,2012年,相關示範項目啟動試點。“加強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在2013年第一次寫進中央一號文件,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要求“建立國家用材林儲備制度”。國家儲備林“落地生根”。

   能否緩解用材緊張

  關鍵在於精細管理,科學培育,提高單産

  遠看滿山綠,近看無良材,這是我國許多林地面臨的尷尬。“我們可以進口點木材,但我們不能進口森林,也不能進口森林的生態效益。”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説。

  為破解這一尷尬,國家啟動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示範項目建設,重點是增加高價值鄉土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稀缺木材資源。國家林業局速豐辦主任閆振介紹,項目既注重樹木的産業屬性,又兼顧森林生態功能,力求林業功能最大化。

  如何實現?

  20世紀90年代,我國借助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大力發展集約人工林。如今,這些人工林已成為我國木材供應的重要來源。良種良地良法,嚴格的技術規程,集約化的管理……世行造林項目這些行之有效的成熟做法,也成為很多地方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的鮮明標簽。

  “我們採取‘普遍培養,定向選拔’的方式,選取長勢旺盛的優勢樹苗,用油漆標注。”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場長張志才介紹,所有營林措施都到位,儲備林才能培育出大徑材,因此對於儲備林有一套嚴格的技術規定:1.8米以下側枝全部修光,重點施肥,間伐4到5次,保證“目標樹”陽光充足,生長空間足夠……在洋口林場板橋工區儲備林基地,杉木苗生長5年已超過9米,而一般杉木年均生長不足1米。

  精細管理、科學培育釋放的生産力,讓人看到了建設儲備林保障木材安全的希望。

  立足國內保障木材安全,增加面積的路子恐怕會越走越窄。目前,我國森林面積增速開始放緩,同時現有宜林地2/3分佈在西北、西南立地條件差的地區,造林難度越來越大,見效也會越來越慢。

  出路在於提高單産。目前,我國每公頃森林年均生長量僅為4.23立方米。有專家測算,如果能用15年時間儘快普及儲備林建設培育大徑材所採用的一系列先進適用技術,每公頃森林生産能力提高到6.7立方米,我國現有森林每年便可提供10億立方米的生長量。

  還有哪些制約因素

  林道普遍不暢,扶持尚需加力,配套政策待完善

  目前,我國已劃定了1500萬畝國家儲備林,項目推進整體順利,但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一些問題,亟待完善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

  林區道路普遍不暢通,明顯制約儲備林生産經營活動,影響其産能發揮,也讓其面臨投入高、風險高的境況。記者實地採訪一處儲備林,經常需要步行很遠路程。廣西國有林區道路密度僅0.56米/畝,這其中未達國家公路技術標準的等外公路佔了八成。專家估算,要充分發揮森林産能,林區道路密度應不低於8米/畝。

  扶持政策不太給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速豐站站長李貴玉介紹,珍貴樹種及大徑材培育週期長、成本高、風險大、投資回收慢,同時良種、種苗供應也不足。“目前國家每畝500元的補助標準偏低,對社會主體參與的吸引力明顯不夠。” 他建議國家設立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專項資金,同時整合其他項目資金,加大扶持力度,“比如給予貼息貸款,納入國家森林保險,加大種苗生産投入和補貼等等。”

  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短期的木材供應得不到解決,木材的長期儲備就無法實現。”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鄧建華説,樹種選擇上,儲備林應短、中、長週期相結合,以短保長。目前我國木材自給能力嚴重不足,桉樹、杉木、馬尾松、毛竹等短週期速豐林是緩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支撐。“但國家現行的造林和撫育補貼政策沒將短週期用材林納入進來,而且都規定造林後10年內不得採伐,這都不利於發展速豐林,也不利於保障木材安全。”

  國家林業局速豐辦副主任黃採藝介紹,目前森林撫育間伐蓄積消耗與主伐一樣,都納入採伐限額和木材生産計劃嚴格管理。撫育間伐佔用限額指標,間伐材小,價格也低,經營者都想將有限的採伐指標用於主伐,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回報,不願開展撫育間伐。“這對於儲備林建設中通過森林撫育提高森林品質明顯不利。”(記者 顧仲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