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家裝三大問題,您遇到過嗎?

  • 發佈時間:2015-04-28 13:29:20  來源:今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王紹芳)昨天下午,本報“消費直通車——今晚3·15熱線”與市消協聯合開通的家裝專題投訴,受到市民廣泛關注,熱線電話鈴聲不斷。通過對來電投訴的統計分析,隱性消費、附加條款存陷阱、肢解費用成為家裝消費的三大問題。

  隱性消費困擾消費者

  昨天下午,消費者周先生率先打進熱線,他説自己于2012年12月8日與一家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裝修合同,合同約定2013年1月20日完工,但實際上2013年6月10日才完工。周先生説:“導致拖延的主要原因就是,開工後,對方幹點活就加錢,一提出質疑就停工,只有加完錢才繼續幹活。我們的預算價格是3.5萬元,但是最後實際支付的價格卻達到5.54萬元。”周先生認為其中的水電改造非常不透明,他説僅此一項就增加了1萬多元。

  附加條款存陷阱

  消費者解女士反映説,自己于2014年10月與天津生活家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雖然與商家簽訂的是合同示範文本,但是商家卻在合同示範文本中將違約金一欄劃掉。她説,工程延期一個多月才完成,由於商家在附加條款中將其自身違約責任劃掉,導致自己權益受損。正在裝修的消費者李女士也反映説,商家在規範的合同示範文本之外附加了一些條款和增減項表,她説:“我當時也沒仔細看,不知道增減項表就是附加協議,結果簽了字,現在遇到問題,商家以我已簽字確認為由不予理睬。”

  肢解費用降低直觀價格

  消費者謝女士在投訴中説,自己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商家把相關的面積和預算都縮減,導致直觀價格很低,她説:“我當時還納悶怎麼少算了那麼多,後來開工才知道,很多錢都是要補交的,而且加的費用很高。”謝女士詢問從事過該行業的一位朋友才知道,這是該行業的“潛規則”,降低直觀報價是為了吸引消費者,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少算的這些錢最後還是要消費者來補齊。

  針對市民反映的家裝消費熱點問題,市消協相關人士表示,將聯合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對典型案例進行匯總,並對行業內重點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進行研討,制定家裝服務的規範性意見,以有效減少消費糾紛,不斷提升行業服務水準。同時提醒廣大市民,在簽訂家裝合同前一定要仔細查看各項條款,對商家附加條款不認可就不要草率簽字確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