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發佈時間:2015-04-28 07:5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藍火計劃”是經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具體負責實施的旨在推進高校深入開展産學研用結合,將高校優質科技、人才資源引入企業一線,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落地産業化的一項重大行動計劃。
從2009年啟動實施以來,共組織了全國逾百所高校的1200余位專家學者赴地方開展産學研合作,參加對接的企業界代表達到2000余人,累計達成合作意向450余項,幫助引入科技特派員90余人。
“藍火計劃”契合了當前區域地方調整産業結構、經濟轉型的發展需要,推動了科技和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受到高校、專家學者和地方政府、企業的歡迎,在加快高校創新科技成果向社會轉移及産業化,推動高校參與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促進高校師生創新創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藍火計劃”注重平臺建設,通過與地方政府共建中國高校技術轉移地方中心和各種技術創新平臺、聯盟,構建區域協同創新的新模式,鼓勵高校創新團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藍火計劃”注重推動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與地方企業開展多種形式交流合作,使高校青年教師的成長能夠“接地氣,有根基”。
在順利實施“藍火計劃”的基礎上,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於2015年正式啟動全國高校産學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其中中國技術供需線上已于2014年底正式開通,目前,共有500所高校和5萬多名高校專家學者註冊,3000多項科技成果和1000多項企業技術需求上線運作。
浙江大學:八個創新創業平臺培育高科技企業
浙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在2009年4月成立,自2010年起,研究院先後在寧波、蘇州、廣州、自貢、天津、包頭等地建設了8個集公共平臺服務、戰略諮詢規劃、領軍人才集聚、新興企業孵化、高新技術轉移、創新人才培養等功能的創新型研究機構(創新創業平臺),集聚多方資源,建設符合綜合性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特點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堅定“協同創新 助力創業 合作共贏”目標,著力技術轉移服務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技術開發與創業孵化、技術轉移與風險投資的緊密結合,大大加快科技成果的整合化、産業化和國際化步伐。
研究院下設有一個科技服務的專業機構——浙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是科技部國家(首批)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和國家科技計劃(火炬計劃)實施二十週年先進服務機構。
浙大技術轉移中心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等共150多名高級人才構成的科技服務隊伍,他們與各地創新創業平臺協同開拓,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已建設70余家區域分支機構,為數萬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科技服務及諮詢,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為各類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今後將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謀劃創新創業新思路,通過産學互融和各部門、平臺聯動,挖掘潛力、激發活力、增強合力,堅持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的發展理念,積極有效地促進“泛浙大”創新成果轉化,大力夯實創新的基礎,引領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意識,協同社會各界力量,努力推動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深入向前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實施158工程服務新農村建設
中國農業大學是首批試點成立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為全面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落實科技部、教育部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工作部署,中國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制定並實施了“158工程”。
“1”是指“立地”的宗旨:立足北京,服務全國,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以大學為依託的公益性農技推廣的新模式。
“5”是指圍繞立地宗旨,實施五大工程,即對接國家科技園區,實施服務三農的“基地工程”;對接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實施服務産業的“體系工程”;對接國家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實施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建設的“站院工程”;對接學校重大科技成果,實施科研成果向生産領域自然延伸的“推廣工程”;依託繼續教育學院、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培訓基地, 實施科技特派員和新型農民培訓等“育人工程”。
“8”是指八大行動:動員鼓勵廣大教師深入農村和農戶的“教授進村入戶行動”;鼓勵研究生、本科生深入農村的“‘紅色1+1’行動”;面向社會開放的新農村資訊服務的“農村資訊網盟服務行動”;為新農村駐點服務的“大學生村官行動”;為新農村建設培養多樣化人才的“農村能人培訓行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政策諮詢的“新農村建設政策創新行動”;解決農村一線技術難題的“科技興村富民行動”;依託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傳播先進文化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行動”。
華南理工大學:對接專業鎮 開展行業關鍵技術攻關
長期以來,學校充分發揮自身辦學優勢,秉承“以服務求支援,以貢獻求發展”理念,形成了基礎前沿、應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一體化設計、全鏈條協調推進的科研創新模式,探索實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途徑。
近年來,學校共派出近700名企業科技特派員,帶領3000多名學生助理,進駐了21個地市500多家企業。
以對接專業鎮為抓手,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學校先後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了40個産學研創新聯盟、49個産學研結合示範基地,與廣東省內100多個專業鎮形成了“一院一鎮”或“一團隊一鎮”的緊密對接模式,全方位支撐行業産業轉型升級。
著力打造新型研發機構與成果孵化平臺。學校先後組建了廣州現代産業技術研究院、華南協同創新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珠海現代産業創新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山市華南理工大學現代産業技術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長沙技術轉移中心等新型研發機構與成果轉化平臺,形成了以學校為源頭,以廣州為中心,以東莞、珠海為東西兩翼,輻射、支撐、帶動全省內外的産學研合作格局。此外,還建有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擁有兩個國家級轉移示範機構,有效承載學校科技成果的轉化實施。
據悉,華南理工專利申請和授權量以及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一直穩居全國高校前列,2014年度,專利申請數量達2214件,獲得國家專利獎金獎1項,優秀獎2項;2009年以來,共獲國家專利獎16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近五年來,從企業獲得的各類橫向科研項目合同總經費近25億元,為3000多家企業解決了上萬個技術難題,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實施。
哈爾濱工業大學:“1+4”模式解決校辦産業發展瓶頸
哈爾濱工業大學科技成果産業化的職能主要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資産經營責任有限公司(下稱資産公司)來實施。十二五期間,資産公司緊抓技術、管理、資金、市場4個要素,努力打造了一批具備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核心企業。
2011年以來,學校校辦産業進入了以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為主要方向的發展階段,利用學校在人才、成果、學科和工程實踐領域的優勢,形成了六大産業集群,即高端製造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資訊技術及網際網路+、生物醫學和教育,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市場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按照財務統計,2013年學校科技産業資産總量已經超過100億元。到2014年末,資産公司成功完成産業化項目45個,成立高科技企業28家,新辦企業註冊資本總計5.47億元,形成校方股權2.7億元,吸引投資3.7億元。在資本市場上,博實股份2012年在中小板市場掛牌上市,奧瑞德股份2014年在主機板重組上市,軟體股份2014年在新三板掛牌交易,其中學校股權市值超過50億,這些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不僅為學校創造了經濟價值,也為校辦企業起到了示範作用,是學校科技産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未來“十三五”期間,學校將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通過“1+4”(即基金+技術團隊+市場+專業化管理經營團隊)模式,徹底解決校辦産業投資決策瓶頸,真正實現按市場和經濟規律辦企業。依據目前學校已有的六大産業集群,結合國家驅動創新機制、及地方經濟轉型需求,搶抓機遇、激活機制,培育高成長性、放大性的産業,為繁榮經濟,服務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打造強有力科技成果轉化保障體系
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大力促進學校科研成果服務國民經濟一線。如:張永明教授歷經8年掌握了“全氟離子膜”製備的核心技術,打破了美國和日本在這一尖端技術領域長達30年的技術壟斷;潘建生院士使國産核島主設備大型鍛件的綜合性能指標和製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在國內率先形成三代核電核心裝備成套生産能力以及我國自主設計的四代核電配套裝備能力;來新民教授在超薄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開發和産業化發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研製出的金屬雙極板關鍵指標在國內率先達到美國能源部(DOE)標準;譚家華教授團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使我國實現了大型絞吸式挖泥船的自主設計和建造。
近年來,學校已設計“天鯨號”、“天麒號”等大型絞吸式挖泥船共計48艘,年挖泥能力達7.18億立方米,産值約114.82億人民幣。孔海南教授團隊2007年起進駐洱海,進行洱海水污染綜合防治技術及工程示範,圍繞最主要污染河流“羅時江”開展全方位的污染整治工作。
攜手政府與企業,為學校科研成果轉化搭建服務平臺。學校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全國首批“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國家大學科技園”,經過14年的實踐,已形成了集融資、投資、項目開發、産權管理、技術轉移、技術服務、技術諮詢、國際技術合作為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保障體系。大學科技園已在上海、江蘇、浙江共計創建10個分園,建成國家級孵化器兩個。截至2014年年底,學校科技園累計培育企業2000余家,其中上市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軟體企業159家。
電子科技大學:構建“三足鼎立”科研架構
電子科技大學以“頂天、立地、樹人”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構建“三足鼎立”(軍事電子科研、以國家各類基金為代表的基礎研究、與企業合作為主體的應用技術研究)的科研架構。“十一五”以來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獎勵14項、部省級獎勵181項,發表論文(專著)31000余篇(部),申請專利4500余項。
近三年,學校與相關企業簽訂技術研發與服務合同1700余項,金額約8個億;學校與企業聯合承擔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等180余項,經費近2億元;承擔産學研合作專項、成果轉化及産業化項目經費超過7000萬元。
在共建平臺上,學校與多家企業聯合組建了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平臺。包括與衛士通共建的“可靠雲計算與大數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與邁普通信共建“數據通信與災備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成都亞光電子共建“微波毫米波四川省工程技術中心”;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共建“電力系統廣域測量與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
在戰略聯盟上,學校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合建立了國家半導體照明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四川省大數據産業技術聯盟、四川省平板顯示行業協會等多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年度技術轉讓許可發明專利30余項。目前,以學校成果入股並投資組建了高科技企業30余家。下一階段,學校將進一步落實好《電子科技大學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 鼓勵教師、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創辦“學科性公司”。開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方式改革,顯著提高對科技人員和成果轉化人員的獎勵比例,將國家現行政策中20%以上獎勵比例下限提高到70%。
天津大學:探索技術轉移“天大特色”
天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成立於2013年6月,並獲批“天津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同時註冊成立天津大學技術轉移有限公司。
技術轉移中心主要從兩方面來推進技術轉移工作,一方面借助政府行為的引導,選擇行業、區域技術轉移的切入點,與骨幹企業結成産學研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形成規模化的技術轉移和應用;另一方面運用市場行為的新機制,從規模總量和質的提升方面來發展與企業的科研合作,以及促進學校科研的技術培植。探索建立“人才、技術、資金”三個平臺的技術轉移運作模式。
技術轉移中心充分汲取國內外技術轉移經驗,全方位佈局,努力為技術轉移工作配備完備的硬體資源,在專業隊伍打造、科技金融體系構建、物理空間拓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工作,在探索和實踐中逐步形成技術轉移工作的“天大特色”。
技術轉移中心培育專業技術經紀人隊伍。隊伍由18名技術經紀人組成,具備技術、市場、法律、商務、金融等綜合能力,為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服務。
技術轉移中心不斷加強技術轉移平臺建設。在運作過程中摸索出“區域分中心”、“企業分中心”發展模式。目前,已在定州、東營、南通等地設立16個區域分中心,將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到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
技術轉移中心建立了“技術—需求”數據庫。目前,中心調研分析技術需求3000多項並按分類走訪專家課題組500余個,不斷積累科技和人才資源,增強技術轉移服務和技術推廣的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
山東大學:加強技術轉移 鼓勵創新創業
2014年,為進一步加強技術轉移工作,學校成立了管理服務機構—技術轉移中心,挂靠科學技術研究院。
當前,山東大學的技術轉移工作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績。
陳代榮教授研究團隊與山東國瓷公司聯合研發的産品,佔據了我國多層陶瓷電容器用鈦酸鋇材料85%以上的市場。
朱波教授的碳纖維技術團隊的輸電中的碳纖維複合芯導線技術,已經和河北、江蘇、內蒙古、河南、山東等多家企業合作開發,累計挂網線路超過160條,累計線路長度超過6000公里。
趙國群教授團隊與山東海信集團聯合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研究建立了快速熱迴圈高光注塑成型成套技術,建造了系列生産線和開發了系列高光注塑産品,在海信6個系列18種電視機前殼150多萬件産品上應用,直接創造産值3億多元,該項目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徐現剛教授團隊的碳化矽重大項目進行産業化轉化後,成為國內首家掌握碳化矽單晶生長及襯底加工的高技術企業,實現了碳化矽半導體單晶襯底産品的産業化發展。
與山東能源集團共建了深部岩體工程與災害控制工程實驗室,與海信集團共建了山東大學海信研究院、與龍力生物等共建了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當前,在不斷完善既有技術轉移模式的同時,山東大學也在積極探索構建符合國家創新驅動要求的技術轉移新模式,在構建新型産學研合作平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方面進行了探索:建設山東工業技術研究院,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科研成果從高校院所向企業轉化的重要橋梁,對山東省經濟發展和工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西北工業大學:以成果作價折算股份
西北工業大學與不同區域和企業開展了廣泛的産學研合作,由科學技術管理部和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科學技術管理部是學校科研管理部門,致力於學校創新體系的建設,始終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需求組織科研活動,注重知識原創,推進學科交叉,促進技術成果向産業化轉移,努力為全校師生科研工作服務,主要職責包括各類科研項目的組織與管理、科研成果及獎勵的管理、各類科研平臺的建設與管理、科研資質管理、固定資産投資建設項目的管理,以及校內科研機構管理和學術交流等。
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是經工業和資訊化部批准,西北工業大學投資成立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代表西北工業大學對外投資、管理和運營學校經營性資産、規範學校經營行為的管理型公司,是唯一代表學校對科技企業行使出資人權利的機構。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依託學校教育、科研和人才優勢,通過項目轉讓、成果入股、技術合作、股權經營、共建平臺等多種形式,推進學校科技産業的發展。
西北工大以成果作價折算股份模式,也稱“研試産一體化”模式,是由研究團隊+工程化中心+産業化公司共同進行技術轉化。學校研究團隊在實驗室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依託學校工程化中心開展技術成果中試和工程化,實現“技術變産品”,再與企業家合作,建立股份制産業化公司,實現“産品變商品”,同時企業通過經營收益反饋學校,繼續進行技術創新。該模式採用混合所有制,即學校成果作價入股+民營企業現金入股。在股權收益分配上,將學校部分股權及收益獎勵給成果團隊。
東南大學:高增長經費確保科研高産出
在最新一輪全國學科評估中,東南大學位列全國第一的學科數由上一輪的1個增加到3個;另有3個學科位列全國第二。根據ESI學科排名,學校已有工程學、材料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臨床醫學、電腦科學等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工程學進入世界前1‰,位列全球第80位。
近5年來,東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15項,特別是2011年度,尤肖虎團隊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全國共2項)。
據統計,“十二五”以來,東南大學科技經費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2012~2014年,學校科研經費到款分別為13.61億元、15.36億元和16.58億元。2014年,學校申請發明專利2201件,發明專利授權732件。同時,學校高度重視創新專利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2004~2014年,東南大學作為依託單位參與了135項江蘇省重大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涉及省資助經費超過12億元。學校與國內外重點優勢企業建立校企産學研聯合研發機構90余家(合作夥伴大多數為江蘇省企業),為一大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來,學校借助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的平臺,積極在地方推進技術轉移分中心建設。目前已在江蘇的大部分地區、山東的聊城、安徽的安慶、蕪湖、馬鞍山等省內外城市成立20余家技術轉移地方分中心。此外,學校已與全省13個省轄市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建有蘇州研究院、無錫分校、常州研究院等。同時,著眼解決行業共性技術和科技創新,與地方政府、企業或企業聯盟合作共建專業研究院,包括江陰新材料研究院、宜興環保裝備工業研究院、鎮江智慧電網研究院等。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整合資源 推動四方“同頻共振”
中國礦業大學歷來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積極探索“産學研”的工作模式,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增值。僅2011~2014年,學校與企業簽訂了5267項科技合同,合同額累計達19.3558億元,到款金額達15.1711億元。
學校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負責學校科技成果的管理服務工作。制定了《技術轉移中心産學研合作機構建立與管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制度,全面建立健全“産學研”管理機制和運作機制。
針對企業生産中出現的相關難題採取資訊發佈的方式組建科研團隊;著眼于學校科技資源的有效配置,實施技術整合和整合,對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進行技術攻關;集中多學科、多部門的優勢資源協同創新,為企業的升級換代、技術革新提供技術支援和理論保障。
實行固定編制與特定編制相結合的人事管理制度。通過社會招聘、退休返聘、研究生助管、合作單位選聘等形式進行隊伍建設,把學校選派到地方和企業挂職的人員,聘為中心科技特派員,建立中心資訊站,舉行科技對接活動。
充分利用學校大學科技園、産業化基地、教授企業、科技發展總公司的優勢,相互協作形成不拘一格的孵化機制。
積極整合相關資源大力推動學校、企業、政府、金融機構四方主體的“同頻共振”。
通過董事會、校地校企全面合作戰略聯盟、合作創新載體、行業合作聯盟四個不同的合作途徑,全面推進與地方、企業、行業建立聯繫,拓寬技術輸出渠道和技術服務領域。
學校定期舉辦“科技服務家鄉行”、“科技診斷諮詢”和“成果推廣模擬招標”,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見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