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創新企業有成功有糾結 提供大量就業崗位

  • 發佈時間:2015-04-27 13: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馮雪珺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久前,德國聯邦創新企業協會發佈了《德國創新企業觀察2014年度報告》稱,德國創新企業成為“創造就業的引擎”。在受訪的903家創新企業中,平均每家企業創造了16.8個工作崗位,並將在2015年平均再新增10個工作崗位。“今天的創新企業,就是明天的中型企業。正是無數成熟的中型企業,支撐著德國的經濟”。

  培養創新企業最常見的模式是建立孵化器,為其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運營企業所必需的法律及管理培訓,幫助其融入行業網路以及申請政府層面的資金資助。這種孵化器的建立者多為高校和有政府背景的社會團體,“孵化期”通常為6到18個月。

  全景錄影機公司Panono,就是由3名柏林工業大學電腦工程系的學生創立,並從學校的創業孵化器成功走出。手掌大小的球狀錄影機共有36個攝像頭,拋至空中最高點時,會自動拍照並通過網路後臺迅速生成全景圖像。

  在首席技術官、聯合創始人秦謙看來,公司的創業路程頗具傳奇色彩。2007年,在南太平洋一座小島上度假的創始人之一普法伊爾發現,急需一種便攜的全景錄影機,以便隨時將美景完整保留。於是,普法伊爾將此作為碩士論文題目,于2011年開發出第一款成品。“隨後,柏林工大孵化器項目負責人主動找到我們,問是否有興趣成立一個創新公司。”秦謙向本報記者介紹孵化過程時説,“對初出茅廬的學生而言,孵化器最大的優勢是其龐大的社會網路,並在創辦公司所涉及的法律、政策以及繁瑣的程式上,給予諮詢和指導。”

  傳統孵化器提供的是一種公益性的扶植,而專注培養金融服務領域創新企業的芬躍公司,提供的則是商業性的專業培育。它每年會選擇4至6家企業,提供50萬到500萬歐元不等的初始基金,以股份形式注入,並從市場、銷售、法規、人力等多個方面,向企業派遣專家團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招募擴充自己的管理人員,逐漸脫離芬躍專家團隊的幫助,最終走向獨立。從始至終,創新企業擁有絕對的自主權,芬躍則通過股份分紅的方式盈利。

  然而,開辦創新企業,德國人首要的考慮還是風險的大小。萊比錫商學院創業孵化器項目負責人張瑾對本報記者表示:“自主創業在德國還是個比較新的概念,同樣是50%的成功率,對美國人而言,意味著有一半的成功機會,寧可嘗試後失敗,也不要日後後悔;而在德國人看來,成功率不高於50%,他們就不會輕易嘗試,要把所有失敗的可能都考慮清楚、一一想出對策,才著手去做。”

  《德國創新企業觀察2014年度報告》裏,有一項數據不容忽視:有63.3%的創業者認為,在過去一年裏,社會對創業失敗的容忍度有所下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成為了不少創業者心裏的一道坎。對此,張瑾表示,創新企業離開孵化器後,孵化器團隊依舊會進行定期追蹤,並繼續扮演“導師”的角色,給予必要支援。對於創業失敗的公司,會與之共同分析失敗原因,探討解決方案,甚至提供心理輔導。德國聯邦創新企業協會理事波恩對記者強調:“對創業而言,比起培訓和輔導,親身經歷的那些失誤和挫敗,才更會指引你成功。商業的秘密,不在於理論,而在於實幹。”(記者 馮雪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