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者掘金新讀圖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4-27 05:53: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全球圖像視頻數據爆炸式增長的今天,有志於在這個行業掘金的人,如何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功創業?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圖像視頻大數據産業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經濟日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來自科研機構和行業企業的與會嘉賓們。

  現狀——

  遊戲規則正在改變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海量數據的時代。2012年全球數據總量是2.84ZB(1ZB=10的15次方MB),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到40ZB,IDC(國際數據公司)將其稱之為“數字宇宙”。這個數字宇宙的一大部分正在被圖像視頻所佔據。據統計,2010年,僅監控視頻就佔了全球大數據的大約一半。

  這種現狀,讓數字媒體産業的蓬勃發展顯得如此順理成章:美國數字媒體産業年營收超過4000億美元,佔其GDP的4%;在日本,電子遊戲、動漫卡通等數字媒體産業已超過鋼鐵業兩倍,成為僅次於汽車業的第二大産業;我國的數字出版收入規模2013年達到2540億元,比2010年增長31.3%。

  “數字媒體技術已成為影響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的最主要的資訊來源。”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李波説,“但人們遨遊于資訊海洋時會面臨三大挑戰,即存不起、查不準、管不住。”

  據IDC公司統計,2014年全球新增數據總量為4.1ZB,其中超過75%來自個人,主要是圖片、視頻和音樂,如果按1TB硬碟300元計算,需要用12300億元的硬碟來存儲。海量增長的數據讓人們“存不起”。

  同時,谷歌、百度等商業化搜索引擎,主要支援基於文本的搜索,“以圖搜圖”與人們的預期相比還有不小差距,跨媒體形式的搜索能力更是有限。滯後於需要的技術讓人們“查不準”。

  此外,數字媒體傳播速度快、資訊量大、內容豐富、互動性和影響力都很大,不僅傳統媒體無法比擬,媒體的數字化和網路化還使得盜版、偽造、謠言、淫穢、反動等非法媒體內容日益猖獗。“管不住”也成為數字媒體發展的一大挑戰。

  新變化帶來新挑戰,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創業模式。北京數據堂公司就利用網際網路建立數據眾包平臺,成立了“數據銀行”,將各種大數據收集起來,對數據進行“清洗”整理後,向外提供數據出租等服務。公司首席運營官柴銀輝説:“演算法不足,可以靠人來補。我們在全國有40萬眾客,比如採集一千萬女性人臉,每個眾客採集25個就可以完成任務。現在,華為等大公司都成了我們的客戶,向我們購買數據。”

  “大數據正在改變遊戲規則,你必須把握新規則,才能跟上新時代。”奇虎360科技副總裁譚曉生説。

  趨勢——

  人類眼和腦的延伸

  在各種技術和産品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或許需要洞悉先機才能跟上時代。圖像視頻大數據産業,未來將走向何方?

  李波認為,數字媒體未來發展的趨勢是真三維、雲處理、個性化與強互動。高精度場景3維建模、3D列印、數字城市等三維産業將逐漸成為資訊科技升級的主要驅動力,人們對數字媒體的需求逐漸從二維向三維過渡;數字媒體數據量大,內容分析關聯複雜,越來越多的分析和服務需搬到“雲端”來實現;網路電視、社交網路的興起,代表著個性化與強互動結合成為媒體消費的新模式,數字媒體和其他數據的深度融合,將産生一系列個性化和智慧化服務。

  “移動設備上的攝像頭,正在成為人類眼睛的延伸。大數據時代,萬物互聯帶來人工智慧,將成為我們大腦的延伸。”百度研究院副院長余凱表示,通過免費的搜索引擎,用戶為百度提供了很多數據,百度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獲得這些數據的商業價值。

  “什麼是人工智慧?首先是感知,第二是理解,第三是作決策。智慧産品的關鍵是學習能力,應該隨著用戶使用的越來越多,它越來越懂你,越來越好用。”余凱説,模擬大腦行為的學習,特別適合大數據。深度學習技術將讓大數據真正成為商業壁壘,使企業獲得別人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視頻偵查和智慧交通,正在成為數字媒體應用的兩個“大戶”。

  視頻偵查已成為繼刑偵、技偵和網偵後的第四大案件偵破技術,我國99%的大案要案的偵破需要視頻監控資訊。海康威視公司大數據開發總監趙世范説,公司的視頻監控智慧處理技術協助公安系統做了很多案件偵破工作,但目前仍存在人工判讀效率低、圖像模糊難以辨識等難題。“由於有車牌標示,我們對視頻監控中的汽車智慧識別技術比較成熟,成功率也高。但如何從多個場景中提取可關聯的人,技術還不成熟。視頻中的色彩、清晰度、光照、人臉角度這些因素的不同,都會影響我們對人臉的識別效果。”

  此外,根據國家已公佈的《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規劃》、《道路交通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有專家預測,未來十年我國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投入將達1820億。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目前仍存在數據處理和傳輸量大、智慧化程度低等問題,同樣也急需數字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支撐。

  策略——

  滿足用戶真實需求

  對創業者來説,將數量大變成價值大,是大數據技術的本質需求。

  瞪羚基金是紮根于中關村的創業投資基金,投資總監黃岩表示了對大數據行業的看好:“大數據是未來最有潛力的方向之一。現在網際網路+是很熱的風口,網際網路加得到的領域,大數據全都加得到。”

  “創業公司找風投,其實沒有統一答案。我的經驗是,技術和産品要細要專,還要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上海亮風臺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圖像識別和增強現實技術的創業公司,CEO廖春元介紹了公司開發的兩款兒童産品。

  為兒童讀物《哈哈畫報》開發的“哈哈探寶器”,讓兒童在閱讀時可以掃描書中角色,並在手機上玩相應的互動遊戲。與淘米聯合開發的“摩爾字母樂園”,讓兒童在掃描實體字母玩偶後,看到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動態玩偶變“活”了,可以眨眼睛、説話、教英語。

  “電子産品對兒童發育不利,因此實體書、雜誌和玩具有存在的必要。但傳統讀物和玩具缺少電子産品的互動性,吸引力低。”正是看到用戶的真實需求,這兩種讓傳統書籍玩具與電子産品結合在一起的應用,才應運而生。

  不只是創業中的小公司,對大公司來説,找準並滿足用戶對圖像視頻大數據的真實需求同樣重要。

  騰訊公司微信事業群高級工程師谷沉沉談起微信的視頻通話功能時表示,微信的用戶太多、分佈太廣,使用的網路各種各樣,網路差異和終端差異非常巨大,為了提升用戶滿意度,微信團隊只能細分用戶需求,對不同端口的用戶視頻傳輸採取不同策略。

  事實上,滿足用戶真實需求必須大家通力合作,成為這一行業的共識。

  “我國圖像視頻大數據産業正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巨大挑戰。”中科院院士譚鐵牛説,挑戰主要是自主創新較少、同質低價競爭普遍、國際化程度低等。他介紹説,去年9月成立的圖像視頻大數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了由百度、騰訊等家企業,清華、北大等高校,以及中科院計算所、自動化所等研究院所,目前已有43家會員單位。“聯盟旨在團結、規範、引導我國圖像視頻大數據技術和産業的健康發展,以技術項目研發為重點,推進資源融合,建立利益共同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