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絲文化傳播的細雨

  • 發佈時間:2015-04-27 03:33:0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讀到這篇稿件,正是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情不自禁地為K165次列車點上N個讚!

  每天傍晚,在中國各城市,居民小區、公園或城市廣場,都有一個獨特的風景,即大媽廣場舞,噪音與舞步蔚為壯觀,而且舞到國際舞臺。在中國,難受沒辦法,在國外,人家不幹了,報警投訴,擾民。

  大媽們也不示弱,退休下班了,晚上沒事,想打發時間避免寂寞,同時也鍛鍊身體,到廣場跳舞,一舉幾得,有什麼不好?別忘了,我們也年輕過,我們也曾是上班族。

  這倒也是。捫心自問,我們退休後是否也會加入這浩浩蕩蕩的廣場舞大軍?別看現在討厭,到時還真難説。

  以前中國人經濟條件不好,家家為吃飯穿衣忙活,況且國門緊鎖,天天鬥爭,不僅自已的傳統文化被打翻,對世界文化藝術更是無從知曉。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經濟總量發展到世界第二,一到假期,滿世界旅遊景區都是説中國話的,但是,大聲講話、在百貨商場瘋搶奢侈品、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這些都成了中國旅客的標簽。

  中國人為什麼安靜不下來?

  想起以前讀歷史,讀到古羅馬史時,政府規定市民聽歌劇和納稅是一樣的義務,覺得太高大上了,被歌劇熏陶出來的民族會是怎樣的?今天去歐洲,總能被其強大的藝術氛圍所震撼,圖書館、博物館、劇場、美術館……幾乎是生活必需品。在列車上,飛機上,看到的歐洲人,幾乎每人捧一本書,安靜、自信而有教養,滲透在其骨子裏血液裏。

  扯得似乎遠了,其實不遠。讓一個民族進步靠什麼?唯有文化。僅看中國幾千年史,無論軍事如何強大,最後勝利的總是強大的漢文化,這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一直綿延至今的文化。前幾天看歷史片《神秘人西夏》,党項英主李元昊立國,力主創立自己的文字,有文字的國家才能有文化,而成吉思汗滅西夏,也是滅了其文字,滅了其歷史。然而,被歷史湮沒的西夏文明,重新被找回,還是靠李元昊創立的西夏文字。

  怎麼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準?除辦教育等,只有靠處處所在的文化滲透,如K165次列車這樣。試想,圖書館,體育場,劇場,展覽館,名校……不僅只是中國特大城市少有的設施,而是遍佈社區,大媽們還去廣場跳舞嗎?中國人還能那麼躁動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潤物細無聲”,而K165次列車,正是這一絲文化傳播的細雨。希望這樣的細雨越來越密,綿綿不斷,潤我中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