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實踐創新驅動發展 新技術、新模式輪番涌現
- 發佈時間:2015-04-24 08:33: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華曄迪)儘管經濟增速出現下降,但種種跡象顯示,我國經濟增長品質正在顯著提升。一個微觀層面的突出體現是,在我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中央企業,著力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技術、新模式輪番涌現。
新技術帶來新機遇
僅看宏觀層面的經濟數據,“減速”“下滑”這樣的字眼,難免會對中國經濟現狀有些擔心,但如果兼看微觀層面不斷涌現的創新成果,你會發現中國經濟其實依然“活力四射”。翻看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的“央企動態”欄目:
“航太科技電漿技術攻克燃煤鍋爐行業貧煤點火難題”“中國電子推出國産第一款超低功耗MCU”“中國海油‘南海五號’完成今年首口高産井測試”……每天,這樣的好消息都不下十幾條,企業中層出不窮的創新技術,正給中央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環保部授予的17個國家生態市縣區之一的江蘇溧陽,一個由央企中材國際提供技術、投資興建的垃圾處理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讓該市每天430噸生活垃圾實現“日産日清”,在解決城市垃圾問題的同時,也使陷入産能過剩的水泥行業看到新出路。
在經濟高速發展後,眼下工業産品很少有不過剩的,如何消化製造業過剩産能是棘手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下決心處置一批低端過剩産能,而更為行之有效的是用新技術和新思路,為過剩産能找到新的“用武之地”。
不僅如此,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説,中央企業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技改投入,在高端裝備、資訊網路、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能機等重點領域突破和掌握一批關鍵技術,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産出和應用,引領未來産業發展。
新模式催生新業態
要實現關鍵技術推陳出新、引領未來産業發展,多渠道打造有效的創新平臺至關重要。進一步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加強産業鏈上下游戰略合作,推進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這些,都是中央企業正在實踐的做法。
一家2008年6月註冊于開曼群島、從事半導體電源晶片産品研發與銷售的高科技公司矽力傑,如今已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市值已達4.67億美元。很少有人知道,其背後有中央企業投資背景。
作為國家創業風險投資和新興産業創投計劃受託管理機構,央企國投高科委託的上海華芯基金在2012年2月入股矽力傑半導體,自華芯投資之後,矽力傑的銷售額已增長4.5倍。
而這,只是國投高科作為受託機構入股的數百家新興産業公司之一。截至去年底,國投高科參股的108隻基金累計投資項目達到425個,投資合計83.3億元,所投項目中新一代資訊技術137個,生物醫藥67個,新材料43個……90%的項目屬於國家戰略新興産業。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説,中央企業要實施資本與技術雙輪驅動戰略,多種形式籌集創新資本,探索建立中央企業創新投資基金,積極利用政府引導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加快科技成果的産業化和商業化。
新佈局開拓新天地
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落地實施,作為“走出去”的主要力量,中央企業正將推進資源配置全球化作為製造業培育競爭優勢的新途徑,在新的發展格局上,運用比較優勢動態變化重塑製造業的全球佈局。
一些掌握著核心技術的央企通過“走出去”開拓了新市場,在海外塑造了中國品牌的良好形象。比如,中國中材承建的馬來西亞500T/D生産線項目中,全部採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化設備。
眼下,中國中材在東南亞、非洲、東歐、南美等市場逐步實施了項目屬地公司化和相關多元化發展。2014年其境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0%,産業進出口額同比增長8%,截至目前共在境外承建大型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150條,水泥EPC業務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
重載貨運內燃機車和調車機車研製企業南車資陽,經過艱苦的市場開拓,出口機車佔總産量之比,最高達83.9%。南車資陽先後自主研發出5大系列、42個型號的機車投放市場,多次批量出口泰國、越南、南非、哈薩克、澳大利亞等國家。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要求,中央企業大力推動高鐵、特高壓電網、核電、4G網路、建築施工等具有競爭優勢的産業加快“走出去”,同時積極帶動中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努力打造好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