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期待WTO談判獲突破
- 發佈時間:2015-04-23 14:30:4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了解到,WTO將在今年7月底制定後巴厘談判工作計劃,成員除了將農業、非農和服務三項核心議題談妥之外,還要保證在發展等其他議題上作出承諾。各方還期待,今年12月在肯亞內羅畢召開的第12次部長級會議上,成員能夠達到2/3這個核準數字,從而使《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
今年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20週年,將先後舉行幾次小型貿易部長會議以及第10次部長級會議,多國希望久拖不決的WTO談判能在2015年有所突破。
日前,在由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世界貿易組織工作産業通氣會2015年第一次會議暨外經貿諮詢顧問委員會2015年第二次例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WTO確定議程,在7月底要制定後巴厘談判工作計劃,成員除了將農業、非農和服務三項核心議題談妥之外,還要保證在發展等其他議題上作出承諾。
各方還期待,今年12月在肯亞內羅畢召開的第12次部長級會議上,成員能夠達到2/3這個核準數字,從而使《貿易便利化協定》生效。目前已有4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國內核準程式,我國相關文件也已上交國務院法制辦進行審核。
與會的專家、學者及相關部門負責每人平均認為,多邊貿易談判是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一個重要平臺,對處在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而言意義重大。中國要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中國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到談判過程中,反映自己的真實訴求,亮出自身的立場,從而在多邊談判中爭取主動,維護自身的利益。
多邊談判對中國意義重大
據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介紹,今年WTO確定了一個議程,就是在7月底要制定後巴厘談判工作計劃,這個工作計劃要確定多哈回合談判的要素。與此同時還有一項議程,就是要讓糧食問題、糧食安全問題找到一個永久的解決辦法。此外就是希望《貿易便利化協定》能生效。
有分析指出,WTO和多邊貿易體系未來的前景如何,取決於後巴厘談判的進程。而我國作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最大的市場,對其關注一直有增無減。
“多哈回合談判對中國的意義非常重大,既是中國的戰略發展需要,也是中國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的需要。”王受文指出。
王受文表示,如果與澳大利亞和南韓的自貿協議生效,中國和全世界4.3萬億美元的貿易額裏將會有38%和自貿協定相關,但還有60%多的貿易量不是來自中國的自貿夥伴。如果WTO談判進展順利,印度也是成員、巴西也是成員、俄羅斯也是成員,這些國家都要降關稅,這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意味著開放了他們的市場。
王受文還指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等一些區域貿易協定如果生效,對中國影響也很大。“就拿鞋來説,耐克、阿迪達斯關閉在中國的鞋廠,轉移到越南去了。如果TPP生效,他們之間的鞋貿易就是零關稅,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很多國家的鞋都出口到美國去了,國産鞋在美國有17%~50%的稅,無法和這些國家競爭。所以我們要在WTO談判中解決這些事情。”
此外,他還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之下,我國服務業佔比會大大提高,所以我國在WTO裏就要有服務業談判,我國要開發國外市場,另外也需要別國來開發我國市場。
在規則談判方面,王受文也指出,我國從發起第一例反傾銷調查至今,一共90多起,而僅去年一年,別國對我國發起的反傾銷數量就超過了這個數字。
《貿易便利化協定》進展順利
作為多哈回合談判2011年啟動以來達成的第一個有約束性的多邊協定,《貿易便利化協定》(以下簡稱《協定》)的生效對我國和世界貿易的影響深遠。但根據相關的規定,2/3成員完成國內核準程式後才能生效。因此,各方期待今年12月份在肯亞內羅畢召開的第12次部長級會議,成員能達到2/3這個核準數字。“現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和模里西斯已經完成了國內核準的程式,我國現在各部委已經會簽完畢,國務院法制辦正在進行審核。”商務部世貿司談判副專員李毅紅在會上透露。
根據經合組織研究報告估算,貿易便利化有望降低10%~15%的貿易成本,每年為全球創造1萬億美元的收益和2100萬個就業崗位,幫助發展中國家出口增長10%、發達國家出口增長5%。其對我國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李毅紅表示,我國作為第一貨物貿易國,進出口本身量大,各國如果能夠便利貿易降低我國的進出口成本,加快我國貿易流動,自然可享受到比較好的利益。另外,其對於我國本身的體制改革,包括口岸的綜合治理和現代化水準的提高也會産生很重要的影響。
此外,李毅紅還表示,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對中國越來越重要,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市場中,部分發展中成員的貿易便利化水準相對來説比較落後,通過《協定》,一方面可以敦促他們儘快提高相關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發達成員包括中國這樣有能力的發展中成員,將給予有困難的發展中成員以資金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支援,幫助他們提高海關的水準。
中企應多關注非關稅壁壘
目前歐美的企業已開始關注多邊談判,他們經常在談判過程中進行多方遊説,以解決他們的關切。因此,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會長孫振宇建議,中國企業應對此多加關注,同時提出自己的利益訴求,才能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對於企業應該如何做,不少業內人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薛榮久指出,中國企業在關注關稅下降的同時,還要多考慮非關稅因素的影響。他認為,在關稅下降成為國際貿易發展趨勢的背景下,非關稅的因素顯得越來越重要,包括價格品種、售後服務等。“在大家都在控制通量的情況下,關稅降低可能有利,但是現在國際貿易品種多樣化、需求多樣化、市場多樣化,因此可能非關稅因素更重要一些。中國企業要考慮到將來如何通過非關稅培養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開拓市場的能力,中國企業要做好準備,不要寄希望於中國繼續實行高關稅政策。”薛榮久説。
駐日本使館經商參處原公使呂克儉也提醒,在規則制定和貿易便利化方面,除了關稅的考慮之外,還有一些“玻璃門”現象。“像日本等國家也有這種現象,有的外國企業雖然進去了,但由於不了解當地的規則和習慣,很難維持或只好被迫撤離。”呂克儉説。
呂克儉認為,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在世界貿易規則方面要有自己的考慮。要學會借用外腦,借用外面的力量,包括駐外使領館的經商處和經商室。“比如華為,在日本市場做得也很好,在橫濱搞了一個研究中心,用的就是當地的人力資源。”呂克儉説。
另外,薛榮久還建議,在關稅談判裏,在衡量了中國需要保護的産業以後,還應該在關稅上設置有效保護稅率,這也是中國企業一直關注的問題。“從海關方面來講,總的稅目談完了,還應考慮給産品前連鎖、後連鎖,給價值鏈本身設置不同的關稅,這樣它的有效保護程度可能遠遠高於它的名義保護程度。”
相關連結
多哈回合談判為何久拖不決?
2001年啟動的多哈回合談判,迄今已有15年時間,在這期間,一直走走停停,難有成果。商務部世貿司司長趙宏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全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礎,是任何區域性貿易安排所無法替代的。隨著葉門的加入,目前世貿組織成員增加至160個,其中最不發達國家35個,約佔1/5。
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為什麼談判這麼長時間難有成效?
對此,商務部世貿司談判副專員李毅紅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原因是多方面的,簡單來説,現在世貿組織有160個成員,談判涉及20多個議題,特別是在此期間,國際經濟格局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發展中成員崛起、新興經濟體的出現等,都使得談判與以往相比更為複雜。”
李毅紅進一步解釋説,實際上,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美國等發達成員的主導力減弱上。隨著發展中成員的崛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經濟力量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發達成員要求新興經濟體承擔更多的責任,而新興經濟體本身又處於成長過程,它現在還沒有能力與發達成員承擔同樣的責任,所以使得談判比較困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