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郴州:財政補貼與科研産出掛鉤

  • 發佈時間:2015-04-23 09:51:1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近日,華潤三九(郴州)制藥有限公司的小兒止咳糖漿生産工藝關鍵技術與産業化項目通過驗收,獲得3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

  “去年項目投産後為企業帶來2000多萬元的産值,良好的科研産出效果最終幫助我們通過驗收拿到了補助資金。”公司研發部部長符國成説,去年這一項目申報為後補助項目後,公司投入近500萬元研發資金,集中力量進行科研攻關。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在全省率先進行科技項目資助方式改革,引入科技計劃非立項項目後補助,對科研項目實行“科研先産出,財政後補助”,全年認定後補助項目30項,共補助資金285萬元,撬動企業研發投入近5000萬元。

  長期以來,以立項為前提的前補助方式調動了很多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但也存在部分企業傾向於“重立項,輕研發”的問題,甚至有的企業把爭取補助資金作為惟一目的,在申請、驗收時弄虛作假,造成科技投入産出效率不高。

  郴州市規定,後補助實行財政科技投入與産出效果掛鉤,經過確認科研成果達到規定的條件,才能撥付補助資金,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由“跑項目”向“真攻關”轉變。在確認環節,郴州市採取用戶評價及第三方機構檢測審計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定。

  “現在要想拿到政府補助,企業科研産出得有‘真金白銀’,這就促使企業下更大的功夫實實在在地搞科技創新。”郴州市財政局局長謝革非説。通過改革科技項目資助方式,郴州財政資金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推進科技計劃項目建設、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深化産學研對接等方面更有效地發揮了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郴州市去年向上爭取科技項目經費4000余萬元,申報國家級、省級各項科技計劃項目43項;市本級安排産學研專項引導資金及專項資金2000萬元,重點支援了産學研重大創新載體建設等17個項目;市本級安排智慧財産權專項資金210萬元,有力推動了科技進步和企業自主創新。

  郴州市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42家,18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該市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達到1201.3億元,同比增長37.2%。郴州企業參與攻關的3項科研成果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是近年來郴州市在國家科學技術獎中獲獎數量最多、等次最高的一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