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療責任險重塑個體醫療市場秩序

  • 發佈時間:2015-04-23 05:29:28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王新蕾 白 曉

  本報通訊員 薛曉鳴

  個體醫療機構終於盼來了醫療責任保險。“聽説要給個體醫療機構上保險,我們第一時間找到區衛計局,成為第一批簽單機構。”4月17日,記者來到青島博厚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採訪,該公司總經理閻慧表示,“考慮到經營風險,曾多次向保險公司諮詢,但都沒有進展。”目前,該公司在嶗山區擁有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全部投保醫療責任險。

  醫療責任保險是指投保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保險期內,因醫療責任發生經濟賠償或法律費用,保險公司將依照事先約定承擔賠償責任。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增強,醫療糾紛帶來的索賠金額日益增加;醫患糾紛引發擾亂醫療秩序、傷害醫務人員的事件也呈上升趨勢。醫療機構對自身風險的轉嫁需求越來越迫切,醫療責任保險的推行恰逢其時。

  個體醫療機構盼來“定心丸”

  近日,隨著100余家個體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青島市嶗山區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個體醫療機構和一級以上醫院,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醫療責任保險無縫隙全覆蓋。

  據悉,嶗山區目前推行的醫療責任保險,分為單位險和個人險。單位險1980元/年;個體險方面,醫生330元/年,護士200元/年。在保險期內,若發生醫療糾紛,患者將享受到醫療責任保險的賠償,累計賠償最高可達20萬元。

  在嶗山區衛計局醫政科科長徐曉東看來,在個體醫療機構推行醫療責任險,是“摸著石頭過河”,是探索由政府引導、保險公司政策支援、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的醫療執業風險分擔新途徑。

  “成效很大,不是説不怕發生糾紛了,也不是説發生糾紛可以賠的多了,關鍵是提升了個體醫療機構的風險防範和醫療責任意識。”徐曉東説。

  以前個體診所遇到糾紛,往往溜之大吉;有了醫療責任險,好比有了“定心丸”,保險公司會及時介入,快速處理化解糾紛。去年青島某社區個體診所發生一起因輸液致病人休克的醫療事故,家屬要求賠償10萬元,保險公司和衛生部門第一時間介入調解、定損,最終賠付3萬元,僅用一週就解決矛盾。

  青島醫療責任險保障額度

  達12.65億元

  記者從青島保監局了解到,青島市推行醫療責任險13年以來,已累計為2473家(次)醫院和251242人(次)醫護人員提供了醫療責任保險服務,風險保障額度12.65億元,累計保費收入2.2億元,支付賠款超過2億元,一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保險覆蓋面達到99%,鄉鎮衛生院保險覆蓋面達到70%。

  為加大推行力度,青島市衛計局將投保工作納入醫院考核指標,將參保醫院的認定等級、管理狀況及上年出險記錄作為承保因子,將醫院風險管理水準與保險費率相掛鉤。

  人保財險青島市分公司開展醫療責任險業務已有13年。為提升專業化服務水準,該公司專門成立了醫療責任險團隊。“9個人的團隊,三分之一是大夫。”在人保財險青島市分公司採訪當天,醫療責任險團隊負責人黃強正在面試應聘者,想再增加1位大夫。

  “保險賣的不光是一張紙,關鍵是出現糾紛後,專業化的賠付與服務能否跟上。”該負責人介紹説,“醫療責任險是專業性很強的險種。人保有十餘年積累的保險理賠數據,能進行專業分析,對近期高發案件與高發科室進行重點整理,提出醫療風險管理建議,發揮好第三方作用。”

  青島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醫調委”)成立半年來,也為醫療責任保險的推廣加速。糾紛調解時,醫調委從240人專家庫中動態抽調3名律師、3名專家參與,調解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形成了專家調解和保險理賠結合機制。

  據了解,醫療責任險是“長尾巴”業務,從報案到賠付往往要一個多月;醫調委成立後,糾紛處理過程縮短,保險公司也能提早收集材料,時間能減少一半。

  保險機構盼瓶頸破除

  隨著就診量增加,醫療事故發生量也逐年增加,人身傷害賠償標準也逐年上漲,例如死亡補償金每年都有10%至15%的增長。在部分地區,參保醫療機構總體數量有限、風險難以分散,導致個別風險集中的醫院,繳納保費已與承保限額相當。據業內人士表示:“醫療責任險業務本身,社會責任大於經濟效益,有時收支平衡都難以實現,綜合成本率在110%以上。”

  除此之外,醫療糾紛鑒定方式混亂,也是發展瓶頸之一。據介紹,目前醫療事故鑒定方式主要有醫學會鑒定和司法鑒定。醫學會鑒定由相關醫療單位人員進行,缺乏中立性與權威性。而司法鑒定只考慮侵權後果與醫方過失之間的因果關係,沒有將患者就診“自擔風險”計算在內,且司法鑒定推翻醫學會鑒定的概率較高。

  雖然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並在“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方面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規定,但司法界尚有不同觀點。特別對於未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機構存在一定過錯的事件,醫療機構是否還要承擔賠償責任等問題,司法界缺乏統一尺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