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常態下,中國投資環境更勝過往

  • 發佈時間:2015-04-22 15:30:32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新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日本在華投資企業中,終止投資的與2013年持平,減資的比2013年下降了3.2%;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中,終止和減資的比2013年分別下降了9.6%和19.1%。

  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831家,同比增長38.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4.8億美元,同比增長17%。“不存在外資大規模從中國撤離的情況,外資對中國投資保持在正常狀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説。

  水土不服&調整轉型

  正值春裝上市旺季,瑪莎百貨上海南京西路店卻顯得冷冷清清,與附近人頭攢動的GAP和HM形成鮮明對比。“這裡的服裝價格並不便宜,可款式卻偏老氣,歐版的尺碼也不合身。”逛了半天什麼也沒有看中的黃女士對記者説。

  而且遭遇尷尬的外資零售企業不只瑪莎。中國商業聯合會的資料顯示,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外資零售企業在華進入開店高峰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零售業增長放緩。據聯商網統計,2014年外資在華關店141家。

  專家認為,在中國零售業面臨電商衝擊、消費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洋商店”們更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現象,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消費需求和消費方式升級更快,更個性和多樣化。跟不上消費變化的節奏,關店調整在所難免。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與流通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分析,以前老百姓接觸國外消費品和消費方式的渠道有限,外資百貨、超市進入中國市場後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消費體驗。如今電商快速發展,出國旅遊購物、海外代購越來越便利,尤其是80後、90後成長為主流消費群體,一部手機可以連接全球市場。

  調整轉型是外資撤離另一個關鍵詞。“過去中國土地、勞動力資源相對充裕,但經過30多年高速發展,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供給條件正在改變,傳統製造業投資相對飽和,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上限,外資企業如果不能根據新變化作出新調整,就難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立足。”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佔斌説。

  外資依然看好中國

  由德國巴伐利亞州立銀行投資的德國中心3月31日正式入駐江蘇太倉,這是德國在全球設立的第8個、在中國設立的第3個德國中心,該中心將為在中國投資的德國企業提供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務。

  中國對外資是否還具吸引力,事實勝於雄辯。201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95.6億美元,增長1.7%。而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較2013年下降了8%,也使中國在外資流入量上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佈的《2015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稱,超過60%的會員企業仍把中國視為全球三大投資重點之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認為,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仍然能保證無限商機,在華外資企業將迎來一個長期且可持續的“白銀時代”。

  正在經歷調整的家樂福全球總裁普拉薩對未來依然樂觀,“我們在中國的發展是長期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我們看好這個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外資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統計數據顯示,前兩個月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繼續上升至6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37.3億美元,同比增長30%。

  從這一視角看,少數外資撤離恰恰顯示出中國經濟轉型的力量。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説:“流入中國的資金出現了結構性改變,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從勞動密集型産業轉向技術密集型産業。”

  轉型紅利不可小視

  4月10日,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開始施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這次修訂是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旨在積極主動擴大開放,轉變外資管理方式,構建開放、透明的投資環境。“通過修訂,我國加大了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壓縮了負面清單的條目數,逐漸減少産業涵蓋的領域,更具開放的積極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晉平説。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出臺各類舉措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健全外商投資監管體系。前不久,《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部法律實施後,將取消現行對外商投資的逐案審批體制,採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構建“有限許可加全面報告”的準入管理制度。

  南韓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中國通過簡政放權等措施深化改革,中國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中國政府官員工作更加勤奮,中國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當前,中國同世界的互動越來越緊密,機遇共用、命運與共的關係日益凸顯,中國機遇的內涵在不斷擴充,改革産生的紅利正在召喚全球資本。

  高虎城表示,對各國企業家而言,應該把握住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市場準入、商業創新、服務消費、商品進口等方面的新機遇,加快投資中國。

  剛剛發佈的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投資貿易合作是重點內容。“‘一帶一路’是更高層次、更高水準、更高品質的開放,中國通過與沿線國家拓展相互投資領域、探索投資合作新模式、樹立投資合作新典範,將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説。

  “中國政府提出經濟新常態,意味著經濟上正在發生轉型。這既會給外資企業帶來挑戰,也會提醒我們在投資上作出調整以獲得更大發展,我對中國的未來很有信心。”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雷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