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資源,共同為地球“減壓”
- 發佈時間:2015-04-22 05:24:3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2日,我們迎來第46個地球日。每年此時,世界各國都會以各種形式向養育我們的地球表達感恩之情。今年我國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益”。
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對大自然的開發利用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現在,站在這樣一個歷史節點,我們必須回顧歷史、反思現在,思考一下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
綜合利用礦産資源
礦産資源為我們生存發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質基礎,大到飛機輪船,小到礦泉水瓶,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礦産資源。
我國現已發現礦産資源168種,探明有一定儲量的153種,是世界上礦産資源最豐富、礦種齊全配套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雖然我國礦産資源總量約佔世界的12%,但每人平均資源量排名僅在第53位,而且我國礦産資源稟賦並不理想,具有“三多三少”的特點,即“貧礦多,富礦少;中小型礦多,大型超大型礦少;共伴生礦多,單礦種礦少”。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長期以來我國資源利用效率低,破壞和浪費程度嚴重。
據研究,到2020年,我國45種主要礦産中僅有9種能夠保證需求,鐵、錳、鉻鐵礦、銅、鋁鐵礦、鉀鹽等關係國家經濟和安全的大宗礦産將長期短缺。
有地礦專家作了這樣一個比喻,在過去粗放的生産模式下,我們常常只把礦石中某一種我們最想得到的礦産資源提取出來,其餘部分都白白丟掉。同時隨意丟掉的尾礦、廢礦也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
在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今天,如何科學高效地利用礦産資源,成了迫切要解決的難題。中國鋁業廣西平果鋁土礦開發曾是個棘手難題。這裡是我國罕見的特大型岩溶堆積型鋁土礦,礦體貧富差距大,礦、土伴生。在科技攻關後,該礦實現了對鋁土礦中伴生鐵礦和鎵礦的回收利用,讓這些以前不被重視、沒能力回收的礦産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鋁土礦的開發利用上取得了有效突破,開採回採率達到了94.68%,選礦回收率達98%。該礦還建起了壓濾系統處理尾礦,壓濾出來的土不僅滿足了土地復墾的需要,過濾出來的水經過濾清後,可以再進行迴圈使用。
這僅是我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一個縮影。據統計,通過實施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示範工程,我國礦山企業的整體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率普遍提高了1到2個百分點,為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同時,我國致力於摸清家底,了解我國礦産資源儲量和開發潛力。現在,我國已經對傳統資源基地的深部和周圍進行了勘查,目前已有140座老礦山查明瞭新增礦産資源儲量,平均延長開採年限12年。
同時,在主要探區,常規油氣獲得了30項找礦突破。新發現非油氣礦産地1352處,其中大型162處、中型289處、小型901處,重要礦産的保有儲量大幅度增加,初步形成了一批重要礦産資源基地的雛形。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土地是生存發展之本。我國有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總量大,但每人平均數量小;類型多,但耕地、林地少;地區差別很大。同時,在土地利用上存在很大的浪費。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每人平均建設用地面積均高於國家標準和世界平均水準,城鎮有四分之一、約2萬平方公里土地處於低效利用狀態,工業用地面積佔比遠超國外約15%的平均水準,工業項目用地容積率僅為0.3至0.6。
而目前,我國正處於人口高峰期和城市化、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到2020年,我國人口有望達到15億,城市化水準將達55%,土地資源緊缺,人地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大力倡導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實施最為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成為我國土地政策的必然選擇。
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復興鄉的萬畝獼猴桃基地,一排排獼猴桃樹望不到邊際。作為成都市首個土地整理試點項目,這裡14000多畝土地通過綜合整治,新增耕地1948畝。
在江蘇揚中,外向型企業中佳電器因發展需要60畝土地,但由於沒有寬裕的用地指標,在國土資源及規劃部門的引導下,企業利用廠區一塊6畝左右的空地,建起了10層高的廠房,畝均投入強度1300萬元,産出4000萬元,利稅達到600萬元。揚中這個四面環江,全省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每人平均耕地最少的縣級市,利用空間立體化的方式,使節約集約用地成為了一道新景觀。
浙江省制定了《“畝産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提出以“畝産稅收”為杠桿,倒逼“效益低下甚至零産出的企業”進行用地結構調整優化。
廣東省嘗試實施以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為核心的“三舊”改造工程,實現各項建設的節地率達到45%,産業升級項目比重達到68.4%。
開發利用新能源
為更好地利用資源,人類不斷尋找相對清潔、能夠替代傳統能源的新能源。
我國地域遼闊,是地熱資源大國。據調查,我國的地熱資源儲量折合標準煤8530億噸,如果能有效地開發利用,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2.5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億噸。為促進地熱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我國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性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頁巖氣開發利用。2011年,頁巖氣被我國正式確定為獨立礦種,國土資源部開展了“全國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有利區優選”項目,結果表明我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巨大,陸域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可採資源潛力達到25.08萬億立方米。
“可燃冰”是一種深藏在海底和陸域深處的結晶物質,由甲烷和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可燃冰”。2013年6月至9月,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在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鑽獲了高純度新類型“可燃冰”樣品,並獲得了可觀的控制儲量,實現了我國海域找礦的重大突破。
專家分析,按照現在的發展方式和資源消耗趨勢,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達90億,需要1000億噸自然資源,遠遠超出了地球的承載能力。今年3月12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在G7輪值主席國框架下資源效率高級別會議上説:“我們必須問自己,當前的資源消耗量和人口增長速度如果持續下去,會産生怎樣的後果。”
資源有限,我們必須更加珍視我們的星球,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讓寶貴的資源得到更高效率的保護和利用,讓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更加美麗。
變廢為寶 各有高招
德國: 從源頭抓起
德國是歐盟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標桿國家,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最成功的國家。于1991年和1996年先後頒布了《包裝廢棄物處理法》和《迴圈經濟和廢物處置法》,規定對廢物管理的首選手段是“避免産生”,然後才是“迴圈使用”和“最終處理”。
前一部法律明確規定,玻璃、馬口鐵、鋁、紙板和塑膠等包裝材料的回收率要達到80%。後一部法律的中心是産品責任制,即在生産過程和使用産品時要儘量地避免廢物的産生,在産品使用完後可以重新利用,或者其處理不會對環境産生消極影響。産品責任制適用於所有的産品和所有種類的廢棄物,這一制度也成為德國迴圈經濟的基礎。
荷蘭:
充分利用建築垃圾
荷蘭有70%的建築廢物可以迴圈再利用,政府希望將該比例增加到90%。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建立限制廢物的傾卸處理、強制再迴圈運作的品質控制制度。建築廢物迴圈再利用的重要副産品是篩砂。由於砂容易被污染,其再利用是有限制的。荷蘭採用了砂再迴圈網路,由分揀公司負責有效篩砂,依照污染水準進行分類,儲存乾淨的砂,清理被污染的砂。
新加坡:
電子垃圾分類利用
新加坡是東南亞最大的電子垃圾回收市場之一。希世環保公司是一家專門處理電子廢料的公司。公司負責人介紹,那些看似已經不能使用的電冰箱和洗衣機全身都是寶。以一台55公斤重的電冰箱來説,其中63%的重量是鐵皮外殼,17%是外殼塑膠層,2%是玻璃隔板,冰箱底部的壓縮器佔總重量的17%。拆解後的冰箱鐵皮和壓縮器鐵殼能被磁鐵吸起來,而銅和鋁的部分則受電磁波吸引,這些不同屬性的金屬經分門別類壓成碎片後可以重新製成合金或金屬塊。至於塑膠層和隔熱泡沫,則可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工業燃料。
文/劉 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