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頭村的綠色“幸福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4-22 05:24:3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進福建省福清的溪頭村,只見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向遠處伸展,清澈的大北溪從村中貫穿流過,洪寬新村、半島新村中,村民自建的一幢幢獨棟小別墅錯落有致,郵局、銀行、醫院、學校、影劇院、老年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規劃齊整,台灣風情街上人潮涌動,宛如都市般繁華……
“真是大變樣了!”今年79歲的老村民林宏良不勝感慨地説。原來,福清貧窮,溪頭更是窮縣裏的窮村。變化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溪頭籍的印尼僑領林文鏡先生與福清市簽訂了“幫助福清脫貧致富五年計劃”。1990年,林文鏡投資數億元改造溪頭村基礎設施,並在村裏創辦了大陸第一個村辦工業村——洪寬工業村。此後,該工業村迅速成為了大陸承接台灣産業的主要聚集地和前沿窗口。目前,工業村已入駐企業136家,2014年産值超過200億元。
“溪頭村的幸福引擎有兩個,一個是工業,另一個是環境”,村支部書記林和星這樣詮釋溪頭村的“高富美”。他認為,溪頭給人以“兩個村”的概念:溪頭村和洪寬工業村。這兩個“村”,一定意義上來説,指的就是“一工一農”。在發展過程中,溪頭村“兩委”逐漸摸索出了一條“黨建工作聯創,村企發展聯謀,人才雙向聯培,和諧環境聯營”的共建模式。通過兩“村”同創共建、“雙核”引領,既改變了溪頭村的整體面貌,又優化了洪寬工業村的投資創業環境,帶動了兩“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整體實力的提升。
溪頭村工廠多,但漫步在村道上,卻聽不到轟鳴的機器聲,看不到冒黑煙的煙囪。
為保證環境不被污染,這些年來村委會謝絕了不少企業。想入駐的企業必須提供環保方案,環保方案不合格者謝絕入駐;所有入駐溪頭村的企業,首先要驗收污水處理設施,不達標的不準開業。
貫穿全村的大北溪由於泥沙淤積,每年一到雨季就容易內澇。近年,村裏出鉅資對這條溪進行了疏浚,並沿溪砌起了駁岸,對沿線景觀進行了改造。現在,水清了,岸綠了,景觀美了,大家都喜歡在溪邊的綠道上漫步。為了讓村民有個休閒購物的好去處,2013年,村裏又投資1000多萬元建起了一條文化長廊和台灣風情街。這裡還建起了全省最大的村級公園——松濤園。當年,林文鏡先生出資改造溪頭村的亂石灘後,引植泰山古松,種植奇花異木,這就是松濤園。10多年來,松濤園不斷擴建,如今面積已達300多畝。
溪頭村是大陸第一個建立台灣高優農業試驗場的村莊,目前已成為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的核心區,擁有多個台灣高優水果園、藥材園、蔬菜園,已種植各類果樹4萬多棵,主要有楊桃、水蜜桃、樹葡萄等近50個品種,不僅果香飄逸,也給溪頭村添綠不少。
環境整潔了,村民的腰包也更鼓了,2014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已經超過4萬元。“溪頭村已進入一個良性迴圈的發展通道,老有所依,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業有所就,住有所居,這是每個人都期待的幸福,溪頭村的‘幸福引擎’就是發展工業經濟與生態環境”,林和星信心滿滿地説,溪頭村要早日建成“業興、民富、村強”的福建最美麗鄉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